栾 林
(福州金山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是作文,同时作文又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一直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大问题。其实质是:单调而封闭的校园生活屏蔽了学生们对外界和社会的关注,剥夺了他们品味生活内涵、扩展生活外延的权力。千篇一律的生活,自然写作灵感枯竭,致使写作文时“难为无米之炊”。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应让学生的习作灵感,飞出课堂,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天地去体验真正的生活,寻找作文的源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向导。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成功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就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走进生活,去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事物。
毛泽东曾说过:“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学生的作文虽然比不上文学创作,但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那么习作也就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环境。无论谁写文章都离不开生活这片沃土。小学生习作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必须从观察生活开始,每一个细节,只要被感兴趣的眼睛捕捉到,就可以成为美妙故事的开端。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用心去体味生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让绚丽多彩的生活开启他们智慧的大门,激发起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消除惧怕作文的心理。如,我们学校校园非常美丽,大花坛四季如春,植物园景色宜人,地理园内涵丰富,模拟生态馆奇妙无穷,可写的内容非常多。我就利用这得天独厚的素材,要求学生写一写《美丽的花坛》《参观模拟生态馆》《植物园里找春天》等。学生虽然天天在学校里学习、生活,但是由于平时不注意观察周围事物,不识庐山真面目,下笔时不知该从何写起,写什么,怎么写,作文难的心理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这时,笔者把课堂从教室内搬到教室外,为学生创造一种习作环境,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指导有序地观察。由于学生观察目的明确,教师指导得法,注意沟通生活体验和写作内容的联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作文难的畏惧心理自然就荡然无存了。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在实践中去感受生活的真谛,才能激发起强烈的写作热情,因为人的感受是在参与各种活动中产生和升华的,有感受才有表达的需要。
1.在观察中感受。观察是写作的敲门砖,所以信息的来源都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观察是对生活的直接感受,是获取材料的主要途径,它能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能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正如赫伯特·斯宾塞所说:“如果一个人要在写作上有所发展,就应该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周围的人、事、物。”学生生活的广阔天地就是由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构成的,当学生亲身感受到周围的人给予的亲情、友情和爱心,亲身参与的妙趣横生、难以忘怀的事,亲眼目睹的美妙无穷、绚丽多彩的美景时,他就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学生在观察中有了较丰富的表象积累,教师要及时发现和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因势利导,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再引导他们将自己在观察中最感兴趣的、感受最深的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就能使学生以十分自然的心理状态进入作文天地。如指导写《妈妈的星期天》,可让学生周末在家观察妈妈在这一天中,都做了些什么,说些什么。大多数孩子平时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并不能体会到母亲为孩子为家庭所付出了多少辛苦。这就需要孩子对妈妈进行细致地观察,捕捉让自己感动的作文素材。当孩子们在观察中亲眼见到妈妈为家人默默付出的劳动时,对妈妈的辛劳,母爱的伟大才会有更深的感悟。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万花筒,充满了七彩阳光。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的细节,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看似很不起眼儿的小事,实则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2.在实践中感受。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实质上就是以生活为基础。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实践性活动要求的是全员参与,人人动手,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吸取养料,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和家庭度过,所见所闻和生活经历都是习作素材的重要来源。比如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优美,小河环绕,垂柳依依,非常美丽。可周边一些居民不注意环保,乱倒垃圾,污染河流;一些小贩受利益的驱使,在学校围墙外摆摊设点,垃圾乱扔,严重污染校园周边的环境。针对这些现象,笔者就“环保”这个话题,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实践学习,让学生们三个一组五个一群结伴调查校园周边的环境,并把调查过程中的感受记录下来,最后展示调查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并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不乱买零食吃,注意饮食卫生,保护环境。通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近现实的生活,交流中既发展了言语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
3.在活动中感受。活动为学生提供信息,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兴趣越浓,感受越深,占有的材料就越多,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越全面。如,有一位老师,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父母在其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开展了一项别具特色的活动,即让每个孩子在校的这一天中要保护好一个鸡蛋,一天的学习生活结束后把完好无损的鸡蛋交给老师,学生们为了保护好这个鸡蛋,想尽了办法,有的把它放在书包里,有的把它放在口袋里,有的甚至把它挂在胸前,尽管自己小心翼翼,还是免不了要破碎。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们深深体会到自己保护鸡蛋,就像父母保护孩子一样,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父母为了哺育、培养孩子不知要耗费多少精力,倾注多少心血。“情动而辞发”,试想在这样的情境下,在这样的体验中,学生还会“情动而不发”吗?
作文教学从根本上讲是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学生参与生活、认识生活并不等于就能表现生活。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到创造生活再到表现生活,有一个吸收与倾吐的循环过程,积累是吸收,写作是内化后的倾吐。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开源拓流,促进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在学生有了积累的同时,及时引导学生为我所用,培养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作文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1.利用图形,诱发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孩子的天性就是爱想象,想象越丰富,就会常有绚丽多彩的景象在脑海中萦绕,写作的思路就会越广阔。图形是由线条组合而成的,它不像图画那样直观、具体,呈现的只是物体的外表现状,单调而抽象,因而图形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也就更加广阔了。如,有一位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上课时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竖线“1”,让学生想象,学生把“1”想象为一棵树,一根旗杆,一支笔,一条笔直的路,远处立着的一个人……学生兴趣浓厚,想象越丰富,这时教师在“1”上再添一笔,变成图形“ǐ”,学生的兴趣再度被调动起来,想象犹如插上了翅膀:把它想象成树梢站着一只小鸟,旗杆上的旗帜飘扬,演员在杆上表演杂技……一个想象就演绎成一个故事,借助想象,单调抽象的图形再现了生活的丰富性,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由于学生敞开心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构思,创造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这时,他们笔下的文章就不仅仅是一个个字,一句句话了,而是一道道充满情感,注入生命活力的情景交融的亮丽的风景了。
2.绘图配文,描绘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可把美术引进作文教学,让学生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绘成图画,再配上文字,就是一篇图文并茂的“看图学文”了。笔者曾听过两个教师的作文指导课。上的内容一样,均是写“校园一角”,但指导的方法却不大一样。一位老师是按常规先指导学生观察校园后便指导写作,反复交代了要按观察顺序,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结果不少学生仍然是愁眉苦脸,咬着笔头苦苦思索,写出的作文不是顺序混乱,就是把握不住特点。而另一位教师的作文指导课却突破常规,将美术引进课堂,先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用笔画下来,并涂抹上色彩。学生的兴致很高,从物体的静态到人物的动态,无不画得生动、鲜明。议一议时,让学生看图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景物,互相补充画面内容;最后要求学生给自己画的图配上文字,就成了一篇很吸引人的“看图学文”了。由于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画面的内容也各具特色,因此所写的作文不但内容具体、生动形象,而且千篇一律的现象也没有出现。可见绘图作文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演练结合,入情入境。好说好动好表现是孩子的天性。她们喜欢看表演,也喜欢到舞台上展示自己。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给他们提供表演的天地,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以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如自编自演的课本剧,戴着头饰表演的童话剧,一个小游戏,一个小实验,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表演的人非常投入,看到的人乐不可支,时而捧腹,时而落泪,表情、心理会随剧情的发展而变化。看后再让他们议一议,说一说,最后写一写,效果非常好。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充分挖掘生活素材,丰富生活积累,才能使学生走出“无米之炊”的困境,才能使写作成为学生的乐事。一句话,生活就是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叶圣陶.作文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