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周文
(永泰县第三中学,福建 福州 350708)
长期以来,政治科课堂缺乏活力,名义上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实际上仅仅充当“机械主体”而已,这就需要激活政治课堂的生命活力。
政治科教学应根据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新编的中学政治教材形式活泼,图文并茂,除有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事实、基本结论这些主体内容外,也有穿插其间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探究活动,还包括“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名人名言”等栏目,既丰富教材的信息量,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又关照不同学生的差异。
当然,如果不作要求和引导,学生自学时可能流于形式,或者不去深入思考探索,对问题一知半解,无的放矢,被动应对。改变学生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引领,发挥新编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尝试采用自由式和目标导学式两种。
例如,笔者在上必修1《经济生活》第二课〈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框时,课前布置学生自学,通过独立思考,编写自学提纲或写读书笔记。告诉学生编写自学提纲,可考虑四个方面:一编写一般思路:是什么 (影响价格波动有哪些因素),为什么 (为什么这些因素会引起价格波动),怎么样 (这些因素如何引起价格波动);二划出关键词 (供求关系、价值),突出主要内容;三对课本进行述评 (学习本课有何收获,对现实生活有何指导意义等等);四将各自的疑惑或问题作简要记录课堂上师生围绕以上四个方面平等对话、讨论交流,教师点拔归纳,分析重点,突破难点,最后,当堂检测。基本程式是:精读课文——编写提纲或写读书笔记——平等对话——点拔归纳——检测巩固。在操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表达不同的看法,比如有的学生会提出“艺术品为什么会拍到几千万一幅”,“房价为何居高不下”等值得探究又非常有现实意义的问题,通过讨论式、启发式、对话式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地讨论、切磋,获得惊喜的结论。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编写“导读提纲”,可在课后或课前布置给学生,学生根据“导读提纲”自学。基本程式是:出示“导读提纲”——学生自学——课堂合作学习——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明确学习目标——检测反馈。
“导读提纲”一般包括:本课学习目标;本课重点和难点的剖析;联系学生生活和时政热点的实际,有思维深度的思考题和能力迁移的训练题;自学过程中发现的疑点、难点等记录。编写“导读提纲”能够实现编写教学内容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的融合,因此,它既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导读提纲,也是课堂合作学习的载体,为学生架起了一座从“学会”过渡到“会学”的桥梁。
“小组合作”是激活政治课堂生命活力的有效方式,是学生学习的有效形式,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所采取的行动。它的特征在于增加学习的互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合作、交流、质疑的精神。
这一环节由小组长主持,教师巡视和引导。内容包括:第一,把握本框的主要内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思路对本框阐述了哪些主要内容进行交流、讨论,达成共识。第二,探讨各自的困惑或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尽最大努力解决在自学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并把无法解决的困惑或问题提交班级交流讨论。第三,述评本框课本内容。通过述评明确学习本框的目标,体会学习本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这一环节由教师主持。内容包括:第一,由小组长汇报本组合作学习成果,也可以汇报针对导读提纲中的某些思考题或训练题本组交流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或想法。还可以由教师就讨论的问题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正确意见,纠正学生的不足或错误,对有争议的问题允许学生保留;第二,由小组代表提出问题,让全体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可以是自学过程中发现的疑点难点,也可以是小组讨论后仍然一知半解的问题和困惑;第三,教师可根据导读提纲,运用多媒体或其他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在组织班级讨论、互动交流中,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讨论和讲解交叉进行,但应该是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学生通过自学或讨论能够解决的问题或困惑,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精神领袖”的成就感,奏响快乐教育的音符,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克服学生惰性思维。
在教学中既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发地探求知识。在课堂上设计趣味教学情景,挖掘教材内容,精心设疑,启迪学生思维,这样就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必修1《经济生活》中〈影响价格的因素〉一框时,笔者就安排了一些鲜活有趣的教学内容:有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生活中商品价格变动情况;有许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合作探究问题——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价格是不是固定不变的?房价为何居高不下?等;有插入生动有趣且富含道理的故事、漫画、笑话、俗语等;有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火箭蛋”“算你狠”“逗你玩”“将你军”等,即寓教于乐,极大地迎合了学生求新、探索的心理,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实。
还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设置情境,如设置生活中价格变化的多组镜头,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忆生活活动,得出商品价格是经常变动的结论,思考讨论它为什么变动,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还尽可能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如教学论坛:假如我是企业家,辨论赛:价格变动的利与弊,拍卖会:艺术品的拍卖,另外还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对话等等,让学生在平等、快乐的氛围中去探索知识、接受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学生勇于探索、质疑问难、大胆求异,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教学效果很理想。
总之,政治科教学倡导学生大胆质疑,激活课堂生命活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索任重而道远。
[1]张珍宁.实施有效参与教学 彰显互动课堂魅力——思想品德课“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