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莲
(吉林化工学院 教务处,吉林 吉林 132022)
从《论语》看儒家的德治思想
周桂莲
(吉林化工学院 教务处,吉林 吉林 132022)
《论语》作为儒家的代表著作,体现了其代表之思想,即以德修身、齐家、治国,从而实现儒生们所追求的大道。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个方面简述《论语》中所体现出儒家德治精神的影响力及其社会功能。
论语;德治;修身;齐家;治国
《论语》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典籍,是“四书”之一,可以作为探究儒家思想的重要依据之一。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一方面符合当时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地主阶级要确立合理统治秩序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因其所具有的科学性与进步性,几经波折,最终成为影响深远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内涵也是相当丰富。但是纵观《论语》全书,不难发现,儒家传统的德治思想都是为怎样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服务的。个体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而成君子,构建出合理的家庭伦理制度,从而以德治国寻求大道,这三项是环环相扣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括了历代儒者们的入世道路和人生理想。这三点本是出自《礼记·大学》,主要是论述自我修养、整顿家庭、治理国家三者之间的的关系。个人的道德修养受到历代儒生们的重视,因为无论是整顿家庭还是治理国家,都是由作为个体的人去完成的,个人是德治的基本载体。而作为德治精神载体的个体,又可以分为三类,即为政者、士、民[1]。
对于为政者,他们的范围比较广,上到国君、诸侯,下至各级卿大夫。他们承担着治国的重任,是实行以德治国的主体,所以他们首先要具有崇高的美德风范,才能去治理臣民。简言之,就是必须要以身作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者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认为统治者除了正身外,还要具有其他的美德。其实,儒家德治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孔子也一直以仁为追求目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在这段话中,孔子阐述了仁的五个具体方面,加上前面的“正身”,就可以归结为统治者应具有的品德了。孔子深知如果为政者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就会对民众起表率作用,所谓上行下效,进而也会使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合谐。而继孔子之后的孟子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上》)的表述。汉代的贾宜亦指出:“君能为善,则吏能为善;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新书·大政)[2]。总之,为政者是臣民效仿的榜样,推行德治,必须让贤者或君子居于统治地位,为政者个人的美好品德能够对民众起到道德感化的效果。社会稳定与否,取决于民风的好坏,而民众对德行导向取决于为政者对德行的态度和自身的表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为政者对亲人厚道,不弃故友,民众就不会淡薄冷漠。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荀子说:“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荀子·君道》)。只要统治者能自觉地行仁义,民众也就会跟着做仁义之事,社会风气就会好。孔子深知上层风气对民众生活风气的影响,“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孔子把为政者的道德比作风,把民众的道德比作草,风往哪吹草就往哪倒。但是,《论语》的德治模式中,儒者们对为政者德行的要求过于理想化,过于高,是不现实的,这也是当时统治者排斥德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士这个阶层,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没有为政的资格,却又不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关于对士德论述的句子,《论语》中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例举了,但从以上的这些句子就已经可以看出,孔子对士德的期望,虽不象对为政者那样高,但是有令他们向为政者转化的趋势。士修养品德的最终目的还是有朝一日能步入为政者的行列[2]。当然,《论语》也力赞那种不与世争,独善其身的品德。“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看来,对于士德,一部分让其向为政者之德转变,另一部分则使其具有安分守己的顺民之德。
而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所要具有的品德,即民德的表现,就是要使其成为执政者统治下的顺民。因为在《论语》所体现的德治模式中,民众是德治的客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孔子一直都提倡中庸之德,因为在孔子看来,中庸体现的一种道,道是本原,德是外在表现,所以,孔子希望民众们都具有中庸之德,成为顺民,以早日实现他所追求的大道,他曾感慨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3]。这也是孔子理想与现实的极大差距,也是孔子德治思想无法在先秦时得以实施的原因之一。
在儒家看来,齐家就是要构建出合乎封建统治秩序的家庭伦理制度。中国人素来认为,有国才有家,那么家国同构也就成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齐家是伦理,治国是政治,而齐家就是为了更好的治国。
在齐家上所需的道德,并不单单是要修身之德,更需要的是伦理道德。首先,在家庭道德规范中,“孝、悌”是最重要的内容,亦作为个人修养的重要方面,对规范家庭伦理道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常讲,百善孝为先,只有对父母孝,对兄弟悌,家才能成为家。“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4]。孝是子女对父母长辈尽心奉养并顺从,强调晚辈对长辈的尊从,进而被扩展成为处理宗族内部上下关系的标准;而悌则是兄弟之间的道德规范,后成为处理宗族内部横向关系的准则。治家是治国的前提,只有先把家治好了,才有可能去更好的治国,因为对父母的孝,扩展到对君主身上就是忠了,而对兄弟的悌,可以发展成友善待人。因此,治家在儒者们眼中也就具有政治意义。
《论语》中提出的孝被后世的儒者们继承发扬光大了,《孝经》中的“孝治”、孟子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糼有序,朋友有信”都是对《论语》中“孝、悌”思想的继承发展。《孝经》作为儒家关于孝道的专著,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它的核心不在于阐述孝道,而是阐述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要用孝来立身理家,从而实现“以孝治天下”的目标。(《孝经·孝治章》)[5]
儒家主张以德来齐家,也是为了更好的以德治国,规范家庭伦理道德,不只有合睦宗族的作用,更有稳定社会之功能。
“为政以德”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以德治国。德治思想是孔子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政治理念。“孔子之言政治,亦以道德为根本。”儒家的“德治”观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和高度评价。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意思是说,为政者用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如同北极星那样,即使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也会有众多的星辰拱卫在它的周围。为政者如果能用道德为治理国家,那么四方之民自然就会归附而来[6]。也就是倡导把道德规范作为治国之本。孔子还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他认为,如果单用法律条令和刑罚来限制和整治民众,民从由于畏惧刑罚会暂时不去犯罪,但因缺乏廉耻之心,终究会在某一天而突然暴发;如果为政者能够用德行和礼仪来引导、教化民众,民众不仅有廉耻之心,还会真心臣服。因为法律只是依靠外来强制力来维持社会秩序,虽能立竿见影,却有消极的外控性,能实现的也只是表面的、瞬时之治。道德主要依靠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它能唤起人们的羞耻心,使人们不愿意为恶,所以具有积极引导和内控性的作用。在孔子看来,为政以德是治国的上上策,取信于民乃治国之根本。
执政者如何做到为政以德是孔子在《论语》中着重阐述的问题。笔者纵观全书,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 “正己”作则
说是为政者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对民众起表率作用,关于这点,在前面已经有详细论述了,在此就不再做过多的表述了。
(二) 复礼正名
在《论语·子路》篇中,孔子与子路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孔子认为,春秋时期社会动乱的原因根本在于“名不正”,即道德纲常败坏,以致出现了诸侯林立,周室衰微,诸侯、大夫乃至家臣越礼犯上之事层出不穷,而使得社会动荡不安。只有恢复了古代的“礼”,重新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等级观念,才能使社会安定。而孔子所期望恢复的社会秩序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纲常秩序。正名的宗旨,是要使君真是君,臣真是臣,父真是父,子真是子。不君的君,不臣的臣,不子的子是错谬,必须更正,建立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只要人人都恪守自己的名分,社会秩序就能安定和谐。
(三) 养民教民
孔子极力主张为政者要“养民也惠”、“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一方面要善待老百姓,合情理地役使他们。孔子坚持“使民以时”的观点,春秋时战争频繁,民众饱受战乱之苦,经常饥寒交迫。孔子深恤百姓之疾苦,主张为政者要“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孔子认为,不但要惠民,还要富民,要藏富于民。富民是教民的前提,也是为政以德的实在内容。
在孔子看来,教育国民是统治者必须要做的,而教民的方式和内容则应该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了。仁道和礼制是孔子思想的主体,如果对百姓能施以仁政,恢复礼制,使老百姓都能够用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的言行,也就达到为政以德的目的了。
(四) 举贤任能
千金易得,人才能求。孔子认为,能够任用贤能之人,是实现德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要想得到好的治理,就必须“举贤才”(《论语·子路》)。“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也就是说,任用贤才之人,不计小的过错,以保证政务能有效地贯彻。所以孔子特别重视发现人才,当孔子去看望任武县宰的子游时问道:“女得人焉尔乎?”子游回答:“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从上面的对话来看,儒者们推崇的贤才首先必须是正直无私、光明磊落的人。孔子特别看重这一品德,并多次阐述为政者具备这一品质的重要性。他分析道:“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7]。因为他坚信,只有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才能得到民众的信服。另外,提拔作用正直的人,还会压制歪邪之气,使小人不敢枉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论语·颜渊》)。
儒家的社会理想,集中表现为“大同”。《礼记·礼运篇》是这样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的: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德才兼备的人来治理天下,人和人之间讲信任。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也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儿女,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青年人能有贡献才能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一残疾的人也能得到供养。男子各尽自己的职分,女子各有自己的夫家。人们不愿让财富用在无用之地,但不一定要收藏在自己家里。人们担心有力使不上,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因此,阴谋诡计被抑制而无法实现,劫夺偷盗杀人越货的坏事也不会出现,所以连住宅外的大门也可以不关,而不担心有盗贼。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而要想实现这种理想的“大同”社会,必须要借助德治。这也是为什么儒者们一直倡导德治的缘故。但是,尽管儒家主张以德修身,以德齐家,最终还是为了以德治国服务的,也就是说,儒家倡导的德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为当时的统治者如何构建一个等级明确的社会而确立的。当然,随着朝各代的儒者们对《论语》中德治的继承发展,它对中国两千多年传统的伦理和政治思想还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今的社会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1] 余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48.
[2] 余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51.
[3]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3.
[4] 熊艺.《论语》德政思想探微[J].大众商务,2009(8).
[5] 段珂.由《论语》看孔子的德治思想[J].甘肃高师学报,2012(17).
[6] 东方朔.养与教的次序-对孔、孟、荀养民教民主张的一种理解[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
[7] 曹胜高.图说儒家文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91.
On Rule of Virtue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ZHOU Gui-lian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Jilin City 132022,China)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nfucian writings,embodies the representative thoughts of Confucianism: rule of virtue in morality cultivation,family harmonization and governance and it represents the ethic the Confucian scholars pursued.This paper shows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 morality and its social function from three aspect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rule of virtue;morality cultivation;family harmonization;governance
2015-07-23
周桂莲(1983-),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吉林化工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1007-2853(2015)10-0090-04
I 209
A
10.16039/j.cnki.cn22-1249.2015.1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