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细节
——增添习作教学的灵动之美

2015-04-18 00:15:01因福建省平潭敖东中心小学翁绳乐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细节习作情感

因福建省平潭敖东中心小学 翁绳乐

勾勒细节
——增添习作教学的灵动之美

因福建省平潭敖东中心小学 翁绳乐

在小学生日常习作中,常出现不懂如何表达以及有效表达的问题,笔者认为细节观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教会孩子们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交流细节观察心得,是写作课堂的重要任务。勾勒细节,方能为习作添血肉之满、情感之躯、情感之魂、沉鱼之貌。

表达;细节;观察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泰山因为吸纳了每一粒细小的土壤,才有了“一览众山小”的高大之势,大海因为接纳每一支小溪流,才有了波涛汹涌的浩瀚之美。写作也是如此,大多优秀的作品都离不开精彩绝伦的细节描写。不重视细节的教学实践是粗略的、抽象的、迷茫的实践。

关注细节,是一种教学追求和教学品味,它有利于落实新课程习作教学的理念,有利于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关注细节,能够使习作教学具体化、合理化、智慧化。

一、细节观察,添习作血肉之满

细节,对于习作而言,就如它的血肉,恰当、精妙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作品丰满起来,使读者赏心悦目。那么细节何处寻?细节是在春天里,那一江绿了的水;是在微风中,那低头含笑的花骨朵;是在麦田上,那颗颗饱满的谷穗;是在天空中,那绚丽多彩的晚霞。唐代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诗,让人如临其境,“忽”字写出了大雪降临的突然,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感。春天里,梨花绽放,一小朵一小朵紧紧挨着簇成一小团。洁白的雪花落在枝头上,就如梨花压满枝。诗人由冬日里的雪花想到春天里的梨花,不是毫无根据的臆想,而是抓住二者形态、大小等细节上的共通点,以花喻雪,让人忘却冬日的严寒,更生出喜悦与温暖之感。细节,不仅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更在人们的言语中、眼神中、动作中,只要细细研读,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唐代诗人孟郊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句诗中,“密密缝”不但写出了针线的密集,更让人感受到母亲的不舍。细细体味,我们仿佛看到昏黄的灯光下,满脸褶皱的老母亲细细查找衣服上的破口,沿着补丁缝了一圈又一圈。儿行千里母担忧,密密的针线凝聚了母亲浓浓的担忧和恋恋不舍。

从事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多年,我反复思忖着一个问题:较之我的小学时代,现在的孩子可谓见多识广,能说会道,但一到写作却有那么多的孩子“谈写色变”,套话连篇。譬如写“母爱”这样的话题作文,有多少孩子绞尽脑汁,不约而同地写下了母亲陪自己上医院的感人故事,故事的时间都在深夜,所有的父亲都出差在外,所有的出租车都在此时罢工了;故事的结局都是自己的病在第二天全好了,所有的母亲都累倒在床边了……诚然,母亲照顾生病的孩子在生活中时有发生,但每个母亲表达爱意和照顾的方式肯定有不同,为什么孩子们谈到这一话题的内容却千篇一律呢?原因就在于缺乏观察,没有留意细节。

学会留心观察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为作文积累素材,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要求。很多孩子写作时常常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写什么,该怎么写。学会观察,注意细节,能够帮助小学生找到素材,做到有话可说,说得具体。观察细节,不是简单的看,更要调动耳朵和大脑,学会倾听,学会思考。

记得有一次,一条狗闯进了教室,因此很多孩子在周记里都写了那条狗:“许小玲将小狗捧在自己的怀里,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那样呵护着它,疼爱着它!”“昨天,同学们看见了一条流浪狗,看它可怜,被人遗落在墙角,急忙把它带到教室里喂养。大家都对它非常怜悯,恨不得马上回家给它安置家园。同学们急忙拿出牛奶给它喝。大家都计划着中午到食堂拿饭菜,让它饱餐一顿。……看着小狗狼吞虎咽的样子,大家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难道这不是美的体现、善良的体现吗?我们的成绩虽然不是很理想,但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都拥有一颗爱心!”在批改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平时写作水平一般的孩子这次习作却写得异常生动有趣。生活中并不缺乏写作素材,或有趣,或开心,或感动,或美好,或丑陋,只要善于发现,善于观察,都可以从中找到优秀的素材。记得上学期让学生写一写“我的老师”,在孩子们的笔下,男老师总显得帅气,女老师总显得端庄。可事实真如此吗?其中一个孩子却与众不同:“我们的语文老师姓翁,一张香肠嘴,可说出来的话总掷地有声……我还真喜欢老师的这张香肠嘴。”“香肠嘴”三个字,真实地刻画了老师的外貌,虽是丑化,却让读者印象深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如此阐述观察与作文的关系:“没有观察和体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观察,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会用不平凡的视角来捕捉生活中的美丽,并且自由表达。观察日记是训练学生着眼细节,增添习作血肉之满的有力捷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组习作主题就是观察日记。那时我让孩子们培育绿豆芽,并记录观察所得。没想到,那次的习作好多同学一口气写下了五六百字的作文,连他们自己都无法相信。当然,观察日记做为习作训练的辅助手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除了教师进行必要的观察方法指导外,还应培养学生养成自主观察的习惯。每学期开学初,我都会下发一本《观察记录本》,每周列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为老师规定的观察目标,如:观察妈妈的双手、观察放学后校门外的情景。选做题为学生自己给自己定下的观察对象,一周至少写一则观察片断。当然,对于孩子们描写的观察片断要实行“激励评价”,采用多种方式适时鼓励,以提高孩子们的观察积极性,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细节描写不是简单的堆砌,出彩的细节描写一般取材都比较小。以小见大,能够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具体。细节描写不仅局限于视觉,还可以融合听觉和感觉,使之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二、细节思考,添习作情感之魂

情感是习作的灵魂,真正的好文章必定是能够打动人的。要做到以情动人,作者本身就必须做到胸中有情。生活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清晨的阳光,春雨里洗过的青草,路边不知名的小花,烈日下劳作的环卫工人,操场上奔跑的身影,收到礼物时的惊喜,遭遇挫折时的失落,分享时的快乐……这些无不是很好的细节素材,无不饱含真切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留心身边的事物,用一颗探寻美的真心去看待事物,让他们情不自禁地去发掘一粒平凡石子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在日常交流中,教师也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孩子们的情感流露与变化,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使学生爱上表达,主动写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暑假前,我要求孩子们在暑假期间学做家务活,用日记的形式写下心情。“听了爸爸的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菠菜和豆腐是不能同时烧的。原来,看似简单的一碗菜,竟蕴藏着课堂上都无法获取的科学知识。”“我帮爸爸妈妈洗衣服……爸爸妈妈的衣服都很脏,有斑斑污渍,还有浓浓的汗臭味。爸爸妈妈每天早出晚归,进城打工,搬水泥、挑砖头,磨破了好几件衣裤,我搓着衣服,不禁掉下了眼泪……从这天起,我决定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爸爸妈妈。”由于孩子们经历了劳动过程,关注了细节,引发了思考,触发了情感,才使简单的日记焕发出真情的魅力。

三、细节表达,添习作沉鱼之貌

正如一个人,有了血肉,有了灵魂,但未必算得上是个“美人”。所以,要使习作拥有沉鱼之貌,细节表达非常重要。小学生在接触写作之初词汇都比较匮乏,表达方式单一。当他们感到快乐时,一般只会重复使用“很开心”“很高兴”等词汇,当他们描述花朵时,总会冠以“很美丽”、“很漂亮”,当他们感到炎热时,总会说“我好热”“我超级热”,类似的表达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缺乏细节描写,使得表达无枝可依,没办法具体化。这样的表达虽然情感真实,却缺乏感染力。

要解决这一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我首先采用“摘抄法”,虽然这是最传统的方法,但也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孩子们通过阅读,摘抄优秀习作中的好词好句,模仿表达,并定期复习,内化为自己的表达素材,日积月累,必定有所收获。

其次,句式转换训练也是我经常采取的一种表达训练方法。转换句式可以优化学生们的表达,尤其是反问句的使用,例如“我喜欢吃冰淇淋”,若改成“我怎么可能不喜欢吃冰淇淋”,句式转换后喜欢的程度加深,意思更加清晰。同理,陈述句改双重否定句或者设问句也有相同的效用。作为语文老师,要教会学生们学会句式转换,感受不同表达带来的不同效果,而后信手拈来,自由表达。

第三,学会模仿能够有效促进细节描写。小学教材的很多篇章都是经典之作,结构清晰,文采斐然,是学生们模仿的好例子。《桂林山水》中的山水描写,结构分明,语言优美抒情,还多用排比、比喻的手法。说实话,回忆起我小学时读过的课文,最难忘的莫过于这一课。此后有关写景的文章,我也时常模仿着这样的形式来写。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细致地和学生们分析教材,让学生们领会表达的奥妙,让孩子在模仿中取得成长。

总之,厚积才能薄发。我们应该注重细节,让学生用独到的眼光去挖掘生活中的美,用细腻的手法表达最真挚的情感,让他们的个性在细节中凸显。勾勒细节,只愿添习作教学之如画风景!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细节习作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 19:59:58
习作展示
圣诞节的四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