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 婷
(泉州市实验小学洛江校区,福建 泉州 362000)
如何将品德与社会教学贯穿德育其中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话题,也是现代教育本身的需求。《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在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1]文章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三个回归”的评价策略。
学校德育本质是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服务。品德与社会教学只有遵循贴近学生的生命需要,倾听孩子的声音,才能真正回归对生命的关注与尊重。
“民族团结”是一个历史内涵较深厚的话题,五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他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什么是民族团结,怎样做才是民族团结,我们为什么要倡导民族团结?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依托教材,辅以图片、文字、音像等多种载体手段全面呈现文本的内在价值目标。如采用情境渲染法,用课件展示“玉树地震感人画面”,让学生初步体验在大灾大难面前,各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抵抗天灾的精神力量,唤起学生的手足情。
教学不是简单意义上言语方面的你来我往。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是教人化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深处。”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孩子们,藏族同胞此时急需要救援,我们怎么办?——让学生帮忙出谋划策。在这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与体验被尊重、被信任的过程,充满生命感受,反映学生现实,这样的教学才是真实的,有生命力的。
教育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遵循发展规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心悦而诚服也。”品德教学追寻一种真实的教育,回归生活本源的教育。
例如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中“56 个民族是一家”这个主题活动。文中通过一段主题文、一幅民族分布示意图以及一些民族儿童服饰图、一组情景对话引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团结友爱亲如一家”这样的主题。通过主题文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简要分布情况和一些相关的民族知识,知道各民族之间是平等的,初步感受各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民族感情。
三年级的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仍处于品德发展的启蒙阶段,民族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有些抽象,而且所了解的仅限于几个比较常见的,所以整合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资源至关重要。笔者以班级、学校、社区现有的环境资源为载体,设计了学生喜欢的各种活动。“比一比”让学生了解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及分布情况;“猜一猜:我是谁”让学生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相关知识;“贴一贴”是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少数民族在中国版图上的分布情况,让学生从这些少数民族的名字、动作、服饰等判断他们所属的民族;“听歌曲,谈感受”通过观看各民族团结友爱,共建中国的画面,让学生感受56 个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民族感情。
在热烈开放的活动中、学生们快乐着、收获着,在求疑创新中依靠自主的活动来获得切实体验,各环节层层递进,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最主要活动形式是学科教学,知识摄取、能力提升、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是在学科学习中实现的。校园的生态即每天现实可见的课程、活动、互动,以及抽象的校风、学风、教风等。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尝试施行成长记录袋评价机制,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学生成长记录袋展示学生某一时期的成长历程,主要收集和记录学生参与活动的资料,教师、家长、同伴的评价的相关材料。如收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的各种作品,包含各个阶段的计划、总结、成果、奖状、学习反思记录、违纪反思记录、亮点卡、家校联系簿、学生成长手册等。它不仅是学生经过努力获得的成绩,更是学生全面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成长的见证。在五年级组举行的“晋江水资源”的调查研究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就在开展的个人成长记录袋展评活动中,展示《我活动我成长》的反思日记:作为“雏鹰小队”的队长,在整理我们研究小组的“活动个人成长记录袋”时,笔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资料一点一滴的积累不就是我们小组成长的足迹吗?再翻看其他研究小组的个人成长记录袋时,笔者也清醒地看到了我们小队的一些优势和不足。比如在活动方案设计上设计得还不够详细,工作没有具体到人,活动的主要参与还局限在两、三个平时成绩优秀的同学身上。“人人有事干,个个都参与”这是笔者作为小队长,以后要注意的。如此,在成长记录袋中设计学生的自评,突出了学生地位的主体性。
评价对于学生本人来说,是一种积极的主动行为,“是纪实、是自省、是表达,也是自我设计”。学生的自评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自律成长的过程。与此同时,学生的自评其实是一种对教学过程的反馈,也给教师正确评价学生,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因此,回归生态,关注人的评价,才能实现适应现代社会的道德素质,取得合社会性的发展。
总之,回归生命、回归生活、回归生态是当代德育的发展性理念。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过程中,转变观念,对提高学科教学实效意义重大,引领着整个教学过程的方向。关注“三个回归”,加强实践研究,必将推动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促进学科教学的发展。
[1]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威威.回归生命个体的人文关怀:高校道德教育的人本取向[J].江苏高教,2012(5).
[3]田国秀,张立静.释放学校德育测评功能[J].中国德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