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县西城中心小学 邱 彬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实践活动是学生写作的基石与沃土,没有这一基础,就不会有兴趣的源泉,也不会有思维的源泉。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感兴趣。那写作的最好刺激也就是对写作素材的浓厚兴趣,一个好的素材能强烈激发孩子写作的热情与欲望。
在开展实践活动中,不要把它作为一个作文教学任务来下达,而是以开展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在游戏、操作、实践中进行游戏、玩耍,动动脑、动动手,收集资料。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地玩耍,自主地体验,把自己的感受、疑惑、收获自然而然地记录下来。这样,情动而辞发,学生的感受与发现就是自发的行为,主动参与实践,深入生活实际,有感而发,信手拈来,而不再成为一种负担与任务。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热情,习作更为主动,从而变成学生自己的一种需要。
例如,为了指导学生练习场面描写的作文,我和其他班级一起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引导学生选拔选手、分配选手比赛的位置,观察比赛的同学和场外观众的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等。比赛结束后,进行一个小小的交流,总结经验。最后,比比看谁能用准确的语言将比赛的盛况转达给家长,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回顾比赛的过程,进行比赛后的交流,漫谈参赛者和观众的表现,适时进行表达指导,如何确定主题;指导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说说拔河时大家的表现,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同学,哪一个场景……此时此刻,他们有太多的话要说,个个争先恐后,畅所欲言。每个人的视角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见所闻”,有自己的发现和独特的感受。学生早已没有了往日的“怕”与“难”,纷纷迫不及待提笔刷刷地写起来,文思如泉涌倾泻笔端。这是因为我们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与兴趣,它如同一副催化剂,不断激发学生去实践、探索、感悟和思考,从而不断催生他们的创作灵感。
人的心理、意识是在实践活动的体验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加强实践活动能全面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为例,只有在活动中加以体验与训练,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从而更好地考察他们观察力的水平。我在培养观察力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在开展实践性活动过程中,首先要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任务、观察目的。当学生有了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任务,就能在实践中发现事物的特点、变化、发展,发现细节。带着思考,带着疑问,就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对事物的认知,为作文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生活素材,让作文教学最终实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在开展实践性活动过程中,通过要进行相应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确定观察的方向,使他们有序地记录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学习和掌握观察的顺序。学生形成了有序、细致的观察习惯以后,就掌握了观察的方法,有利于促进了积极、活跃的思维习惯,从而通过积极活跃的思维带动表达的欲望,最终达成具体、生动的表达。
只有亲身体验,亲自动手动脑,做一做,想一想,通过实践,才能有切身的体会,有独特的感悟。这样的观察才能从实践中获得获得丰富、全面的感性经验,他们写作时才有真情实感,才有与众不同的情感经历与发现。
在开展实践性活动过程中,教会并指导学生运用观察的方法,掌握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入细微,结合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观察,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开阔观察的视野,提高观察的水平。
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就设计了一个听声音,编故事的活动。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声音,然后组合起来,让学生认真倾听。学生把听到的声音组合起来,编成一个故事。许多学生的故事都很有创意,如《田野里的音乐会》《山乡夜话》《月夜》《青蛙嫁女儿》等等,内容新奇,故事曲折动人,富有情趣。也可以通过几个符号、图形或者几个词语,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编一个故事;根据一个开头,或者一个结尾续写故事等。学生看了这样的主题,个个踊跃尝试,其想象力令人拍案叫绝。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想象空间是无限大的,我们要相信学生,给予一个想象的平台,引导孩子无拘无束的天马行空,放开胆子去想,放开胆子去写,写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愿望,孩子的真情才会得到宣泄,他们的思想才会得到开放,手脚才能真正得到解放,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最本真的、最质朴的、最吸引人、最有价值的。
另外,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资源,让孩子们有想象的天地。如补充课文留白处,课文结尾续写,改编文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等。这样的小练笔,就地取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习作的能力,培养了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