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南门学校 郑丽霞
小学数学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编写的,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全部或唯一的依据。在教学前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在充分理解、尊重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灵活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地构建教学内容,实现创造性、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数学素养。
教材的编排有着严谨的科学性和广泛的使用性,正所谓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服务于实际。《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合理地整合教材内容,设计出学生需要的、乐于探究的、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内容。例如,人教版修订教材三年级上册第43页例4(如上图),教材意在通过两个问题的解答,巩固万以内的加减法,并使学生明白“收银员应收多少钱?”要精确计算,而“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不用精确计算,只要估出大致范围就行,从而让学生懂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但细究此题,教材把“小红的爸爸要准备多少钱?”安排在“收银员应收多少钱?”之后,解题顺序是先精算,再估算。这样学生在解答第一个问题后不用估算就能知道“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用“估算”的策略解决第二个问题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有悖于常规思维。我们可以把教材中的问题调整成:(1)爸爸准备1000元钱够吗?(2)收银员应收多少钱?这样学生在解答第一个问题时自然想到用“估算和精算”两种方法。反馈交流时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发现两种方法都能解决第一个问题,而估算明显方便多了,生活中遇到这种问题大都用估算而不需要用精确计算来解决。在解答第二个问题时,再问学生:“这个问题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解答吗?为什么?”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知道:收银员收钱要准确,估算不行。估多了吧爸爸要多付,估少了收银员要赔钱,只能通过精确计算。调整后的教学内容安排既符合思维常规和生活实际,又让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灵活选择解题的策略。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生活经验,正确合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
教学内容的可用之“材”除了教材以外,还要在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自身的课程资源来重组教材,使教材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是活用教材的核心,也是重构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例如,人教版修订教材五年级上册第39页例10“求商的近似值”,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解决生活问题。教材设计了两个不同的例题:(1)小强的妈妈要将2.5kg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kg。需要准备几个瓶子?(2)王阿姨用一根25m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m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让学生明白,实际生活中要根据需要取商的近似值。教材这样编排需要通过解决两个不同的问题,进行两次不同的计算,时间花费较多。对这一内容,笔者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尝试重构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算式80÷6编出不同情景的应用问题,然后选择其中三道题让学生解答:(1)一辆小车每小时行驶80km,一个人步行每小时约行走6km,小车的速度大约是人步行速度的多少倍?(2)王伯伯把80千克葡萄装进纸箱运走,每个纸箱最多装6千克,需要多少个纸箱呢?(3)郑教师要用80元钱买同样的笔记本做运动会的奖品,每本笔记本6元,她最多可以买几本笔记本?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发现:第(1)题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取整数;第(2)题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用进一法取整数;第(3)题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用去尾法取整数。通过这三道题的比较,学生很快发现虽然算式相同,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在取商的近似值时采用的方法却不同,从而真正明白了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构建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突破教学重难点,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更透切,而且能节省课堂计算时间,留出足够的时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如何取商的近似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教师应努力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人教版修订教材四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教材例题通过“某地区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城乡人口统计表”安排学生根据统计表先自主完成简单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再探究怎样把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并根据合并后的统计图提出简单的问题,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这个例题素材一方面在时间上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遥远,另一方面学生在解决“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时感到吃力,这说明学生在如何把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张复式统计图的过程中体验不够充分。以下是一位教师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三个让学生充分体验新知形成的活动。这样设计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更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活动一:创设“近年来农民进城务工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感受到城乡人口的变化情况,分别填写两张单式统计表。
活动二:把统计表用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并体验统计的过程,复习了旧知,又为下面的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三: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让学生在理解“如何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复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如何把两张单式统计图也合并成一张统计图”。
在完成第三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操作讨论充分体验到了“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之间的异同”。这三个活动教师都精心预设,学生则根据活动中提出的核心问题饶有兴趣地整理、经历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过程,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围绕课程目标,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活动素材,改造教材内容,这样学生就能更充分地体验新知形成的过程,从而增强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信心。
灵活使用教材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定。当今的数学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求知欲望强。教学中如果探究的内容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教师就可以多创设一些情境,多留一些时空,丰富教学内容。例如,人教版修订教材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材的知识点没有涉及“季度、上半年、下半年、星期”和“平、润年的产生”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但又与年、月、日密切相关的内容。一位教师在教学时,为了把这些常识性知识补充进去作为教学内容,在练习环节巧妙地设计了一个“信息发布会”。
(1)教师要发布的第一条信息是:一年12个月,分为四个季度,第一季度包括1月、2月、3月,谁能接着来发布第二条信息?
(2)教师要发布的第二条信息是:一个教师家去年上半年的用水量是120吨。对于这条信息,你有哪些话要说?
(3)教师要发布的第三条信息是:教师出生的月份正好只有4个星期,知道教师出生在哪个月吗?为什么?
在发布的这些信息中,教师智慧地把“季度、上半年、星期”这些教材没有出现的知识点补充融合在学生的学习之中;此外,教师还用课件介绍“平年、闰年的产生”以及“百年不闰,四百年又一闰”的天文常识。这些补充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还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兴趣盎然,视野开阔。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如果可以不动声色地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补充进去,而不费吹灰之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教学内容不仅依据教材,来自教材,还来自其它课程资源。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现状与进程的把握,是灵活、合理、科学使用教材的核心依据。实践证明,正确处理好“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是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我们将在实践中继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一条有利于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路子,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它独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