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中街小学 施雅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可见,作文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经历大量的读写实践。因此,要提高学生作文能力,除上好课程安排的作文指导课外,还应该让学生多练笔。教师可以灵活地抓住一些机会和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巧练、乐练,从而提高作文能力。
“教科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凭借,而且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凭借文本这一资源进行习作教学。每当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对文本的人文精神与表达方法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思考与领悟。而这种思考与领悟如果能及时地通过练笔加以强化,就可以内化生成学生自己的东西。可见,阅读教学加强“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学生学文后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练笔形式。
任何技能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模仿的阶段,而模仿又是孩子的天性。正如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所说过:“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因此在教学一些优美的写景文章时,我经常在精学某一段落或学完篇章后,布置学生模仿写。
例如,巴金的《海上日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从颜色、亮光、形状变化等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天气里的海上日出景象。这种细腻的、按一定顺序的、多角度观察的方法是非常值得学生学习的。因而学完课文后,我便引导学生用这课学到的观察方法,观察地处山区的龙岩的日出景象,之后写成一篇属于自己的《日出》。学生因为有前面的学习作铺垫,写起来兴味盎然,效果自然是比较好的。
经常设置这种模仿写,对学生来说,难度不会太大,学生乐练。而学生要完成这样的练笔,不仅要更深入地阅读文本,而且还要有观察实践活动,在这过程中既训练了学生读书能力,观察能力,也使文本的表达方法或多或少地迁移到了学生身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对于价值取向明显,与学生关系密切,或使学生受到深刻思想启迪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以进一步升华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表达自已情感和观点的能力。
在教学完《倔强的小红军》后,我让学生写《我眼中的小红军》或《我眼中的陈庚将军》。学完《她是我的朋友》后,我让学生写《我与朋友》,学完《放弃射门》,我让学生写《我评福勒》等等,收效甚好。
为吸引读者,许多文章留有空白,虽然学生学完课文,却意犹未尽。这时应捉住机会,引导学生扩写或续写,从而充实了文本内容,丰富了人物形象。
学完《穷人》我让学生想象桑娜一家抱养西蒙孩子以后的生活,续写《穷人》。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让学生想象写《小女孩来了》。学完《小抄写员》后,让学生拓展写我与父亲之间最难忘的一件事等。
通过这一类习作,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经常性的培养,创造力得到了尽情发挥,写作水平自然有了明显的提高。
生活瞬息万变,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不能按部就搬地进行。好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进行灵活的练笔。它既有利于开拓学生写作的题材与思路,又能提高学生心灵的敏感度,而这些正是学生写出好作文的必备条件。一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自然界千变万化,春夏秋冬季节更替,阴晴雨雪突然而至,无不冲击着我们人类的感觉和知觉器官。教师如果能经常地、及时地抓住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想象,无疑对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有一次,我正在指导学生写毛笔字,突然之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电闪雷鸣,天地间混沌一片。学生们有的尖叫,有的感叹,有的好奇……许多学生不由自主地停下了原来所做的事情,教室里异常喧闹。见此情形,我没有斥责学生,而是相机激发:“同学们,这是大自然的宏伟杰作,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请你们充分调动自已全身的器官,用心去体会这动人心魄的景象……”过了一二十分钟,风停雨住,学生们议论纷纷,热烈交流,此时我让他们再观察这时的天地景象与原来有什么不同。之后,我让他们把暴风雨前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按一定顺序记下来,学生都非常乐意。习作也十分出色:有的视觉独特,有的联想丰富,有的笔触细腻。
社会是一个无比广阔而又复杂的天地。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们也时时刻刻感受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一些突发事件,都会给学生心灵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我们能抓住学生情感的兴奋点,及时指导学生练笔,就既可以让学生积累许多的习作素材,又可以教育学生认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例如,一次,我校一学生在校门口横穿马路,被一辆疾驰的摩托车撞倒,致使该生严重骨折。针对这一突发事件,我首先引导学生对该事件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遵守交规的重要性,之后围绕“交通安全”的练笔,便有了以下篇目:《安全时刻记心中》《遵守交规人人有责》《遵守交规从我做起》等。后来恰逢“福建省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征文征画大赛”,我把学生练笔稍作修改,推荐三篇上去,结果有两篇获奖。我想如果我当时忽略了那一偶发事件,要学生完成征文,恐怕就有较大的难度了。
总之,教师巧抓练笔,可以消除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使学生的习作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久而久之,既可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又可使“真实做人”“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的理念深入学生心灵,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以突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