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两会报道创新

2015-04-17 18:50:28岳改玲
法治新闻传播 2015年5期

■岳改玲

大数据与两会报道创新

■岳改玲

大数据是海量数据的总称,其特点被归纳为四个 “V”:巨量 (Volume)、高速 (Velocity)、多样化 (Variety)和有价值 (Value)。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给传统新闻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推动现有的新闻生产模式和报道机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2014年,大数据首次被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被媒体应用于两会报道。2015年的两会报道中,大数据同样得到了重视和运用:新华网开辟 “炫数据”专栏,光明日报推出图解融合产品 《“据”焦两会》、中央电视台创新“数字两会”……大数据与两会报道联姻,给两会报道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具体而言,大数据给两会报道带来的创新体现如下:

一、大数据致力于挖掘藏在数字中的秘密,创新了新闻来源

大数据时代,新闻是可以从数据中挖掘和发现的。“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 “通过仔细分析大量数据来解释有意义的过程”。②设计特定软件或程序进行数据挖掘,再通过数据处理,开掘隐藏于宏观、抽象数据背后的模式、关系或趋势,有助于记者得出 “人无我有”的新鲜选题和报道视角。喻国明曾指出,大数据新闻创新在于给媒体增加“一条腿”。以往媒体新闻来源只有记者一条腿,大数据为媒体提供了新闻富矿,记者编辑用数据解读相关信息,从而成为媒体新闻来源的另一条腿。③

每逢两会,各大媒体都会挖掘各种资源,努力做出特色,以在两会新闻大战中崭露头角。其中,独家的选题和独特视角的新闻报道成为吸引受众的关键。近两年的两会报道中,各大媒体通过与亿赞普、百度、新浪、腾讯等大型数据供应商或网络公司合作,分析网民两会期间在互联网上自发留下的海量信息,得出了许多新鲜有趣的选题和报道视角。

以海量网民行为数据为基础的数据搜集整理带来的是不一样的观察视角和内容。2015年两会期间,新华社联合百度搜索指数,透过从2011到2014年四年时间里 “法治”一词搜索指数的变化,展示了普通民众对于 “法治”的关注度。通过与历年数据对比发现不同,并从中挖掘新闻价值,新华社在 《大数据视角下的法治中国》报道中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法治中国。

亿赞普公司为中央电视台提供的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两会期间,百姓心目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收入分配,最容易解决的是交通出行,认为医疗改革和就业问题难以解决的人数都大幅下降。这些内容都被央视融入了 《搜两会最热话题:百姓心中的难和易》一文中。因为难以依靠主观来判断百姓关注些什么问题,上述内容在过去的报道中很难体现。而大数据的分析,让百姓关注的热点在新闻报道中得到了客观且有说服力的展示。

二、大数据实时、鲜活,提升了报道速度

大数据速度快、效率高,改变了传统会议报道依靠调查统计获取相关信息,时间长、时效性差等问题。两会上大家最关心什么话题?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人们最关注哪些内容?以往要回答这些问题,记者必须先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调研,去搜集整理资料。如今,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上述话题依托 “云计算”的方式便可以得到准确且快速的解答。

实时、鲜活的大数据统计,使媒体不仅能在第一时间获取第一手数据,同时能实时感知受众心理期待,极大提升了两会报道的速度和质量。2015年两会期间,在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同时,亿赞普公司对网民的反应进行了实时抓取,绘制了一张网民关注点的实时变化图。大数据分析发现,当总理提到大众创业时,网民的搜索、讨论、留言的数量飙升至1600多万,成为一个冲高点。④当天,中央电视台 “数字两会”栏目就制作出专题 《中国迎来创业时代》,第一时间对网民关注热点进行回应。报道不但采用了亿赞普提供的大数据,而且结合了创业意愿调查和百度指数进行分析,发现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校大学生、海归人员排在创业意愿前三位,并详细说明了政府为鼓励创业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满足了受众的心理期待。

三、大数据全面客观,有助于展示真实民意

以前的两会报道中,也有媒体进行过热点话题征集或民意调查,但由于技术手段等限制,样本量小,代表性差,呈现的只是模糊而非精确的民意。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人们点击过哪些新闻,搜索过哪些词汇,发表过哪些言论,都会被大数据分析工具挖掘出来,大数据提供了望民意的极佳窗口。

2015年两会期间,新华社通过对大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制作出图表新闻《2015年两会5个民生关注点》;人民网发起 “2015年两会热点调查”,总参与人数达3729008人次 (统计时间2015年10月6日);央视与微信合作,实现了移动互联网与电视的实时互动,使用微信的“摇一摇”功能,网民可以摇出两会内容,同时也可参与 “2015全国两会你最关心什么”调查。借助社交网络、网上问卷调查、微信 “摇一摇”等手段,民意数据被搜集并及时呈现,会场外的民生话题达成了与会场上热点的呼应,实现了真正的 “民有所呼、会有所应”。

与常规会议报道采访个别民众获知其态度和观点不同,上述大数据展示的民意来自于亿万网民在网络上的自然行为,数据量大,且具有极高的真实性。这些民意来自于网民在互联网站搜索、点击、评论等,没有统计者的人为加工或选择,比个别人或群体的观点或意见更客观更接近真实民意。相对于被动接受调查或采访,在某种程度上大数据更能准确反映民众的状态和意愿,展现真正的民间舆论场。

四、宏观数据与微观细节相结合,有助于拓展报道视野和深度

掌握海量的数据信息并不困难,然而庞大的数据仅仅是前提和基础,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深刻的洞见,达到数据的增值,才是大数据对两会新闻报道的真正价值。

央视基于大数据制作的 《“一带一路”世界新期待》节目,从决策出台的背景、国际社会的反响以及对区域内百姓生活的影响等角度,介绍了 “一带一路”的内涵,展示了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的不同热度以及不同期待,既立足国内,又放眼世界。报道不仅通过分析不断变动的数据找到隐藏其中的价值,挖掘 “一带一路”战略的巨大意义,也致力于使读者了解到报道内容与自己的相关性,以及对自己的重要性。借助相关分析,数据与社会、数据与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得到展示,也有利于受众以宏观的视野来看待 “一带一路”这一重大战略与当前生活的潜在关联。

新华社记者联合 “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等团队采用大数据挖掘女性与两会的相关话题,并带着这些数据和问题深入采访女性代表委员,制作了 《两会“她”时间》。报道中不仅有大数据提供的群体素描——通过背景、年龄、经历等标签,呈现女性群体对两会的关注,同时也详细讲述了四位女性代表委员的参政议政历程和生活故事。报道既有群像分析又有个体观照,既能了解整体状况又能看清个性化细节,实现了宏观展示和微观细节的完美结合。

由此可见,在会议报道中,如果能实现传统的 “新闻鼻”、讲述扣人心弦的故事的能力与大数据信息的结合,将会极大优化报道资源,大幅拓展会议报道的视野和深度。

五、多种可视化手段创新大数据表达,提升了传播效果

两会报道属于重大时政报道,要求极其准确,骨子里呈现的是一张严肃面孔,再加上大量的数据,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生涩难懂,不利于受众的理解和接受。借助多种可视化表达手段,“干巴巴”的大数据变成了 “活生生”的内容,冰冷的大数据被赋予了生命力,也改变了以往会议新闻过于严肃的形象。

近年两会报道中,多种大数据可视化表达手段,如可视化信息图表 (如条形图、折线图等)、多媒体互动等方式的应用使得大数据信息更明晰、更形象,出现了许多文字少、图片多、动画多、形式活泼的新闻作品。

2015年的 《数字两会》栏目中,央视创新了大数据的可视化呈现方式,将先进的大数据挖掘技术和虚拟演播室技术综合运用于报道之中。主持人欧阳夏丹在三维空间中实现了与大数据的互动,各种曲线、标签云等成为了她手中的小道具,她时而信手拈来相关数据,时而抓出一个虚拟物品,各种数字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力。《数字两会》实现了严肃的数字文本和多媒体手段的结合,一项项政策的解读不再枯燥无味,反而成为一场视觉盛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光明日报推出图解融合产品 《“据”焦两会》专栏。《“据”焦两会》根据网友的关注度,提取和数据,将7000多字的 “两高”报告用图表进行呈现,结合案例进行解释说明,形式简洁,但是囊括了普通民众所有应知及想知的内容。

除此之外,各媒体利用HTML5技术创造出的虚拟记者同样开辟了数据可视化的新路径。新华网的 “小华”、人民日报的“小明”、中新社的“小新”、光明日报的“小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笙”等卡通人物伴随着两会报道出现在受众面前,给两会报道带来新鲜的气息。这些虚拟人物不仅能带领大家看懂大数据,还会为大家讲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故事,原本冷冰冰的数字和两会报道被赋予了青春、时尚的色彩。运用“常人”视角,从生活事件入手解读,虚拟卡通人物的引入降低了会议报道的接受门槛,提升了两会报道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总的来说,大数据促成了会议新闻的变革,丰富了两会新闻报道的呈现形式,让受众从此类报道中不仅能感受到理性之美、深度之美,同时也感受到了形式之美。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在《第三次浪潮》中将 “大数据”赞颂为 “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会议新闻只是开启了这一华彩乐章的序曲,大数据同样会在其他各项新闻报道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

(作者系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讲师,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新媒介语境下争议性科技的风险沟通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喻国明等:《传播学研究:大数据研究的新范式》,《新闻记者》2013年第6期。

②王光英、蒋平:《数据挖掘综述》,《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③刘东华、关玉霞、魏力婕:《大数据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以央视“‘据’说”系列节目为例》,《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4期。

④央视新闻:《数字两会中国迎来创业时代》,2015年3月7日。

观点速递

所谓的 “法律的归法律,舆论的归舆论”,是指法院的裁判结论不因舆论对其有不同看法而受影响,但媒体的记者、编辑们在行使舆论监督权时,依然对司法判决是“有可为”的。媒体正确的做法是,在一份法院的生效判决书形成后,媒体可以约请学者从法理的角度对法院司法文书,包括判决书进行学理与学术评价,无论观点是肯定、否定或折中,都是对判决文书的意见分析和理性表达,这也是媒体对司法监督的必然使命。同时,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共话语平台,理应做遵守法律的表率,对司法判决的评论应是合法、理性、平衡、善意的,决不能做诉讼一方的代言人,更不能贬损法官的人格。如此,媒体才能更好地维护司法的公信力、权威性。

——韩芳,《记者生活》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