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历史 呼唤和平——评2015年9月4日《人民日报》“阅兵特刊”

2015-04-17 18:50:28■张
法治新闻传播 2015年5期
关键词:特刊荣光人民日报

■张 积

记录历史呼唤和平——评2015年9月4日《人民日报》“阅兵特刊”

■张积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是举世瞩目、举国关注的一个重大活动,必将以其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而载入新中国的史册。《人民日报》敏锐地把握了这个活动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在次日的报纸上推出了名为 《人民日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特刊》(下文简称 “特刊”)。该 “特刊”共有八个版面、7个专题,分别是:“铭记”(第9版)、“荣光”(第10、11版)、“和平”(第12版)、“礼赞”(第13版)、“捍卫”(第14、15版)和“足迹”(第16版)。一方面,“特刊”与当日主要承担报道 “9·3”纪念大会与大阅兵任务的 “要闻版”密切配合,发挥了背景报道、深度报道的功能,提供了延伸阅读的服务,另一方面,“特刊”在其主题确立与7个专题的表现方式上也保持了自身鲜明的特色。

诠释主题记录历史

这次纪念大会中央确定的主题是: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特刊”紧紧把握着这一主题,并通过各个专题从不同的侧面加以诠释和演绎。

“特刊”的 “铭记”专题,以左侧竖栏中习近平主席所讲的“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16个手写体大字点醒纪念主题,成为全刊的纲领。这一版安排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个人署名的评论,从习主席在纪念大会讲话中的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三句话展开,对纪念大会给予高度的评价;另一篇文章是署名 “阅兵领导小组”的专论,以“弘扬抗战精神维护世界和平”的视野立论,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这次阅兵活动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荣光”专题用两个版面,在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的通栏标题的引导下,选取出席阅兵活动的十个抗战英雄典型,一律采用第一人称的口述方式,讲述了他们 (或父辈)当年参加抗战的英雄事迹,把读者带回到70年前的烽火岁月,从而一起缅怀抗战先烈的丰功伟绩。

“和平”专题,集中报道五大洲17个国家前来参加阅兵分列式的军队或代表队的风采,并在“讲述”与“声音”两个栏目中,再现了一些参阅官兵光荣的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家史、参加阅兵的经历以及守望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

“礼赞”专题,在 “中国:东方主战场和平捍卫者”的通栏标题下,集中刊发了新华社发表的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讲话电文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韩国总统朴槿惠、南非总统祖马、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和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梅津采夫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的谈话。他们对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作的巨大牺牲和为战争胜利所作的巨大贡献,都给予高度的评价。

“捍卫”专题,使用了两个版面,通过记者报道的简要文字说明和十几幅艳丽的彩色图片,形象直观地呈现了在阅兵活动中亮相的我军一大批新型现役主战武器装备,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捍卫国家安全和保卫世界和平的实力。

“足迹”专题,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5次阅兵的历程,并选取三个参加过阅兵仪式的官兵典型,畅谈了他们参加大阅兵的幸福感受。

上述7个专题,主要着眼于大阅兵,既从不同侧面诠释和演绎了纪念主题,又积极发挥了记录历史的功能。这次阅兵,诚如人民日报评论员任仲平所说,“这是一场跨越70年的检阅,是一次面向未来的重温”。①对于这样一场规模盛大、意义非凡的阅兵活动,在党中央机关报上留下必要的记录,是它的神圣责任,是对人民负责、对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表现。它的7个专题分工合作,凝结为一个记录整体,不仅勾勒了阅兵活动的基本面貌,而且开掘了相当的历史深度。“特刊”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给予后人与将来一个庄严的交待。

全景展示纵横交织

“特刊”的着眼点主要是大阅兵。这是一次将历史纪念、现实重温与未来思考冶于一炉的重大活动。如何去展现盛大的阅兵场景,揭示它深刻的主题,阐发它丰富的意蕴,并且能够适应大众传媒的要求,造成理想的传播效果?这些问题颇难措手,要解决好并不容易。现在来看,“特刊”的整体把握与细节处理,匠心独运,是值得称道的。首先,它全景式地展现了大阅兵的全貌;其次,避免将历史、现在与未来三者截然分开,作板块化的呆板处理,而是将其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形成全景展示、纵横交织的局面。

“特刊”抓住大阅兵的几大看点,以点带面,营造出阅兵活动的全景面貌。总起来说,大阅兵引人注目的看点主要有:

1.抗战老兵。当年他们是血气方刚、英勇杀敌的战士,如今多数已是九十多岁甚至年过百岁的老人。他们作为抗战老兵代表出席阅兵仪式,既让人们瞻仰了英雄的风采,又为大阅兵增添了悲壮的豪情。

2.英模方队。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抗战英模部队,组成10个气势恢宏的方队,在20名将军率领下接受检阅。

3.外国方队。共有17个国家的军队方队或代表队的一千多名官兵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显示了世界和平事业的雄厚力量。

4.外国嘉宾。出席大阅兵的外国嘉宾,数量甚多。其中,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俄罗斯总统普京、韩国总统朴槿惠等,尤其引人注目。

5.新型武器装备。此次受阅的新型现役主战武器装备达500余台,84%是首次亮相,充分展现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6.空中飞行梯队。此次受阅的空中梯队,分属陆海空三军航空兵,展现的各种战机达183架。对于6大看点,“特刊”通过各个专题的版面,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给予生动的介绍和展示。应该说,读者读过以后,对于大阅兵都可以留下完整的印象。

在全景展示阅兵面貌的同时,“特刊”的整个内容通过纵横交织的手法,实现历史、现实与未来三者紧密的联系。“荣光”专题是反映10个老英雄抗战事迹的专版,而 “和平”专题则专门报道参加阅兵的外军方队与代表队的情况;“足迹”专题集中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15次阅兵的历程,而 “捍卫”专题则专门展现大阅兵仪式上亮相的新型武器装备。

这样一种纵横交织的形态,不仅表现在各个专题上,而且在同一专题中也有所表现。在 “荣光”专题,版面中间是一张鹤发童颜、胸襟上挂着累累军功章的老战士们举手致意,乘车接受检阅的大幅照片,而在这张照片两旁则各放了五个老战士一组的彩色近照与他们年轻时候的黑白老照片。“和平”专题,尽管主要在于报道参加阅兵的外军方队与代表队的情况,但还是通过几个官兵的 “自述”,回顾了他们的祖父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光荣历史。这样的处理手法,铭记了历史,又不限于回顾历史,而是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从传播功效来说,它确实起到了揭示纪念主题的作用,也有益于读者的阅读体验。

“典型”呈现“故事”叙述

选取典型人物的事迹与经验进行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经常采用的方式,为读者所熟悉;讲故事,则能够避免枯燥的评论与空泛的描写,直接呈现生动鲜活的内容,从而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这样一些呈现新闻的方式,如果运用得当都可以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特刊”即大胆进行尝试,其经验值得关注。

例如,“荣光”专题,从来京参加阅兵的众多抗战老兵中选取10人,作为抗战英雄 (或英雄后代)的典型代表,一方面用新、老相片营造历史的沧桑感,凸显英雄勇赴国难的不屈形象,另一方面,则用第一人称口述故事的方式,撷取他们抗战岁月中一段难忘的往事。老八路刘书才老人讲述的是他自己 “少小报国灭敌寇”的故事;新四军老战士何孔才老人讲述的是新四军在巢县利用自造的地雷打击日寇,最后与敌人拼刺刀,终于获得胜利的故事;华南游击队的谭尧老人讲述了一举击毙日寇少将的故事;老八路马法古老人讲述了在冀中的游击战中仅用三发子弹就拔掉一个敌人据点的故事……10个老人的所讲的故事,篇幅短小,内容集中,不论叙述战绩、诉说苦难还是抒发革命英雄主义的豪情,都给人以真实而亲近的感觉。“和平”专题,在 “讲述”与 “声音”两个栏目中,同样抓典型、讲故事,把外军一些平凡官兵的并不平凡的经历呈现出来。如俄罗斯参阅方队士兵德米特里,讲述了 “我的曾祖父参加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斗”的故事;白俄罗斯参阅方队指挥官、仪仗队混合连连长帕维尔·施帕尔罗讲述了 “我家的传家宝是战火中留下的一台缝纫机”的故事,而吉尔吉斯斯坦参阅方队士兵阿曼则讲述了他家祖孙三代做军人的故事:“我爷爷曾经在莫斯科参加过反法西斯作战……战争胜利后,爷爷参加了1945年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我的父亲曾经在莫斯科当海军”“现在我也成为一名军人”“我们祖孙三代从军,对军人的荣誉的珍视是一样的”。“礼赞”专题,虽然发表的是普京的讲话电文和潘基文、朴槿惠、祖马等外国政要接受记者采访的谈话,不过由于减少了许多惯常所见的套语,话语中“我”来“我”去,个人色彩非常浓厚,同样给人以话语实在、感情诚挚之感。

图片担纲版面活泼

图片对于纸媒传播的重要性,毋庸多言。不过,能够充分调动图片语言,通过对图片色彩、规格、位置等因素的合理把握,进而与报道文字或评论文字密切配合,尽收左右逢源、相得益彰之效,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喜的是,“特刊”的图片运用与处理,手法纯熟,值得圈点。

若从版面的视觉冲击力来说,“特刊”的担纲者非图片莫属。8个版面的“特刊”,除第一个版面(即“铭记”专题)只用了1张图片外,其他7版都在4张以上。“荣光”版、“和平”版和“足迹”版,其图片非常醒目,足可以和文字部分平分秋色;而 “捍卫”版则是一个图片专版,集中展现了大阅兵仪式上亮相的一部分新型武器装备。

除了图片数量多这一特点以外,黑白老照片与彩色照片合理配合,交相为用,从而营造出具有一定厚度与深度的视觉环境,也是 “特刊”图片运用的一个明显特点。“荣光”版使用了10张黑白老照片,它们都出自硝烟弥漫的年代,留下了抗战岁月的印迹,与该版老英雄们的彩色近照形成鲜明的对比,对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论断,做出形象的说明。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5次阅兵活动的 “足迹”版,也配发了多张黑白老照片,它们和反映大阅兵活动的一张彩色巨照一起,共同描述了阅兵活动的历史进程。

此外,从 “特刊”图片的运用还可以看出,编辑在图片规格与位置安排这些细节方面,同样力求适应读者的视觉需求,避免落入近年来照片选用一味求大的俗套。“荣光”“和平”“足迹”诸版的图片,不论大小,既有历史感与整体感,又有审美趣味。“特刊”图片的合理运用与安排,也激活了整个版面,使得各版活泼灵动,生机盎然。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见 《守望历史为了和平——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2015年9月2日第一版。

观点速递

与新闻、媒体、新闻从业者的分化同步,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新闻媒体、新闻从业者客观上呈弱化趋势。媒体成千上万,但新闻媒体并不多,专业新闻、严肃新闻在多元勃兴的舆论场中分量和力量在减弱;媒体人众多,但真正的专业的新闻人并不多。目前是媒体繁荣而不是新闻媒体繁荣,是媒体工作者壮大而不是新闻工作者壮大,是实用信息服务者、社区服务者、娱乐制造者壮大而不是舆论引导者壮大。

——观其,《青年记者》2015年8月上

猜你喜欢
特刊荣光人民日报
追寻“荣光”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28
百年荣光
心声歌刊(2021年5期)2021-12-21 06:33:24
荣光
您是我的幸福是我的荣光
青年歌声(2018年5期)2018-10-29 03:18:32
两会特刊
中国火炬(2012年4期)2012-07-25 10:44:06
奥运特刊
中国火炬(2012年9期)2012-07-25 10:37:26
奥运特刊
中国火炬(2012年8期)2012-07-25 09:29:53
两会特刊
中国火炬(2011年4期)2011-08-15 06: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