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
用法治思维创新人大例会报道
■王萍
我们知道,人大工作注重程序,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大常委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行使国家权力。那么,如何做好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报道?作为一名跑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报道多年的 “老记者”,笔者认为,人大常委会会议宣传报道应该成为依法治国的重要推动力量,用深入浅出、鲜活生动的报道传递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各项信息,并有效引导整个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每一位参与人大常委会会议报道的记者在新闻宣传中,要自觉树立法治意识,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问题、找准角度、开展宣传报道工作。具体而言,结合会议报道实践经验,笔者抛砖引玉,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强人大常委会会议新闻报道力度,挖掘亮点,采写出高品质的新闻作品。
2014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170多名组成人员聚首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
笔者在2014年6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报道时,敏锐感觉到了这次会议与以往的诸多不同。比如正值年中,从这次会议开始重新调整常委会会议分组人员名单,以便常委会组成人员能更充分审议各项议程,审议意见能更充分表达和交锋。再比如,这次会议特别安排了半天集体阅读会议文件的时间;张德江委员长参加决算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和财经委中央决算审查结果报告的分组审议等等。
事实上,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的 “例会”。正是因为有了多年人大宣传报道工作的积累,笔者通过细心抓取这次会议的四个方面新意 (会议新风扑面来;审计监督着力解决问题;护航经济健康发展;重大改革、立法先行等)进行报道,并及时进行采访充实内容,最后生动饱满地呈现出一篇人大工作新意迭出的报道文章 《“例会”中的民主新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印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篇文章刊登后,得到了很多积极正面的反馈与回应。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关注到这篇报道,告诉作者说,“会议报道容易程式化,但这篇报道却难能可贵从常规会议报道中跳出窠臼。对每个读者是一种特别好的深入学习,阅读非常有知识获得的愉悦感。”多位媒体同行都向 《中国人大》杂志反馈这篇文章提供了报道人大工作的新视角。网络上对这篇报道的转载以及网民对文章的关注、点赞与点评也明显高于同期刊登的其他会议议程报道文章,获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总结经验,笔者认为,要善于发现例会中的民主新意,做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报道的有心人。正是因为有了记者平时对常委会会议特点的记录、观察和积累,文章提炼出的 “‘例会’中的民主新意”才会鞭辟入里、让人耳目一新并从中获益。可以说,这篇文章尝试探索一种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报道的新模式和新方向,那就是在对会议各议程分别进行报道之外,媒体还可对常委会会议的总体特点进行一个汇总的、综述式的报道,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推进人大工作与时俱进、通过人大工作形式与内容的各方面创新以更好推进中国改革与发展的 “中国民主进行时”及时正面地向社会公众传递出去。
参加过人大常委会会议报道的记者知道,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会议各项议程提出的审议意见,是会议的重点报道内容,如何让各议程中委员们提出的审议建议更鲜活生动?笔者认为,应该在会议报道中多做拓展报道、延伸报道,巧妙将会议报道拓展到会场外,有效提升报道信息量,并可用讲故事方式跳出会议报道窠臼、增强报道生动性。下面可举一个报道实例说明。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力的增强,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又多了一个维度,那就是环境保护。2014年4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作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要的外宣平台,《中国人大》(对外版)面对同样的新闻素材,在相同报道时间内采写出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及时回应国际关切的新环保法外宣稿件 《中国环境立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环境保护法修法之路》。
首先做足会议立法选题报道的前期准备工作。稿件在前期策划时选定一个角度,即 “讲述环保法的修法故事传递中国环保法治理念”;并从修法过程中梳理出6个方面特征:“曾经 ‘超前’的立法确立基本制度”“20多年来环保法迎来首次大修”“从 ‘修正’变为‘修订’充分吸纳民意”“首次将法律草案二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历经四审条款变化体现社会公众呼声”“出台前评估进一步凝聚各方共识”;接着及时对环保法自1979年实施环保法(试行)以来30年间的法律实施和修法情况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并采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环保专家、普通民众等各方人士对这6个特征进行全方位解读。
在经过以上的总体策划构思、结构布局、采访素材等层层酝酿和准备,稿件最后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结束后,一气呵成成篇,成功出炉。
因为前期策划和采写充分,在2014年4月底掀起的新环保法报道热潮中,此篇报道从大量铺天盖地的新环境保护法的宣传报道中脱颖而出。有媒体同行打来电话,希望转载这篇文章,有读者打来电话,将这篇文章称作 “讲述环境保护法修法背后的故事和再现修法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在网站上关于这篇文章的点击率也较之以前有明显提高。无论是从读者来信来电、从网络上对文章的反馈,还是从外媒同行对文章刊登当期的 《中国人大》(对外版)杂志关注度的提高,都能看出,这篇报道文章为中国树立正面的经济发展大国、负责任环保大国的国际形象积极发声,并得到了各方认可和肯定,取得了多元宣传效果。
这篇文章在众多的媒体报道中,因为选定 “讲好中国的环保法治故事”的这一新颖角度,向国际及时传递了中国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对环境保护法进行全面修订、出台 “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有力声音。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有了充分的采访和资料搜集来丰富内容,这篇稿件才能有血有肉,讲述视角条理清晰同时也生动易读,便于外国读者所喜爱和接受,值得推荐。
有这样一个比喻,立法和监督,就好像人大工作的左手和右手。这一比喻形象说明了立法和监督工作在人大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常委会会议中也不例外。立法的报道上面讲到要将报道拓展到会场外,提升报道立体感、含金量和可读性。那么,人大监督工作如何报道才能推陈出新呢?笔者认为,应结合监督工作主题,及时采写具体事例,讲好人大常委会会议中的监督故事。下面可举例说明。
听取国务院的专项工作报告,是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积极回应百姓文化关切。会议关于文化的议题和内容一经发布,不仅让全国文化战线工作者们倍感振奋,而且迅速成为公众关注和热议的焦点。《中国人大》杂志不仅及时采写了常规的委员们审议报告报道稿件,还及时采写了 《让 “文化惠民”唱响东城》这一实例文章,通过采访讲述东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故事,让读者深入浅出地理解了委员们居 “庙堂之高”审议报告时关注的各个焦点和提出的建议。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国涌现出了许多创新经验。在报道前期准备中,我们了解到,2011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启动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2013年11月,北京市东城区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议名单。于是,我们及时和东城区联系,东城区文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文化是东城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和最宝贵财富,也是东城区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民生需求,东城区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我们在突出规划引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突出资源整合、实现公共文化多元供给模式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听到这番话,坚定了我们采写东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信心。于是,初步了解情况后,我们及时赴北京市东城区实地采访,了解东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情况。在采写中,抓住东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四个特点:“整合区域资源,实现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共建共享”“突出文化惠民,构建辐射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借助新技术,让群众与文化亲密接触”“群众满意了,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一气呵成形成文章。文章刊出后,在同类报道中因为有了鲜活事例的支撑,一下脱颖而出,文化的报道题目显得立体生动了。
笔者认为,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加强新闻采写,再用法治思维去统领整个人大常委会会议报道,善于发现,勤于采写,笔耕不辍,就能带动人大常委会会议报道创新!
(作者系中国人大杂志编辑二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