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祥
资源共享时代更需独家视角——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新闻报道的几点感悟
■李万祥
对于长期参加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记者而言,每逢双月底都会铆足了劲准备一场 “新闻比武”。虽然它没有每年一次的 “大会时刻”轰轰烈烈,但也是充满挑战,含金量很足。
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上会记者来说,单兵作战是常态。每次上会、听会、领取会议材料,或在会场迅速翻阅、寻找与自己报道主题相关的内容,或是迅速敲击键盘将重要消息第一时间传递出去……这些往往需要一个人扛下来。
除了程序性报道之外,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上会记者还要从厚厚的会议材料中挖掘新闻,努力做到 “不一样”。因为上会记者所掌握的会议素材,都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统一提供的纸质报告或电子版。可以说,这是一个资源充分共享的竞技舞台,在其中找到新闻报道的独家视角就显得尤为关键。资源共享时代,如何获得 “共享成长”?以下是笔者的一点从业心得,与大家共享。
作为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人大宣传工作是对党的主张有力的宣传,同时也是对人民心声的真实反映。尤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这一点尤为重要。作为一名上会记者参与其中,见证着我国立法的进步,在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书写制度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精神,这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
一般来说,会议新闻就是报道会议的新闻,通过对会议的报道,及时将国家大政方针等各项工作的信息传递到社会各界,积极地引导社会舆论,这始终是新闻媒体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能。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而且与会人员包括各行各业,可谓是新闻报道的一座 “富矿”。
以今年8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为例,本次会议议程多达22项,其中既有审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修订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 (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 (草案)》等法律草案,也有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批准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议案、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等重要内容。
然而,正如有人所指出的,富矿、优质矿不等于露天矿,不等于俯首即拾。于是,大力开挖、深挖、巧挖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这座新闻富矿,应当是新闻记者的责任。同时,这座 “富矿”还是考验其水平、提升其技能的训练场。
笔者认为,在挖掘会议新闻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是体现群众民主参政议政的发表意见的平台。我们一方面及时地将政府的决策过程公之于众,让群众对决策内容看得明明白白;另一方面,我们还为群众提供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平台,让群众对决策内容充分讨论,说个清清楚楚。我们的目的就在于使决策与民意在平等对话中达成共识。这也是媒体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责任。
人们常说,会议新闻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如何让这座桥梁变成“连心桥”,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是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对新闻报道的一种考量。
以 《我国将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刊发于 《经济日报》2014年12月24日头版)为例,记者从当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挖掘新闻线索,通过简洁的文字,拎出“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两个热点话题,用客观数字和事实说话,向社会传递这两项重大民生改革事项。
此消息在报纸头版头条位置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各大门户网站、重点新闻网站都在显著位置转载,并通过 “两微一端”和网站二次传播推送后,进一步扩大了传播范围,加强了宣传效果。
人大新闻是座富矿,关键在于如何挖掘。以前,因为具有政治性、权威性、法律性等特点,人大新闻宣传稿件大多给人以严肃刻板、脱离大众生活的印象。如何增强人大宣传稿件的趣味性、可读性是对每一位上会记者的要求。
笔者认为,做好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新闻报道,就要不断 “挖新”,仔细“找亮”。所谓 “挖新”,就是从会议材料中发现新情况、新思路、新举措、新目标、新突破;所谓 “找亮”,就是从会议材料中找出亮点、炫耀点,既打眼又入眼,营造适度的 “噱头”。
2014年8月25日至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听取了有关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保险法等5部法律的修正案草案说明,同时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情况的报告等。从修法到审议报告,一大亮点就是,修法引领保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的作用日渐突出。
据统计,截至此次会议,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已3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改法律22部,4次一揽子修改行政法规63部,废止3部。一年多来,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
围绕这些事实,记者发现,舞动政府这只 “有形之手”,就必须于法有据。一年多来,国务院在大刀阔斧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坚持依法行政,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不仅取消了一批行政法规规定的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而且在推进改革中及时修改相关的法规,或向全国人大提请修改相关法律。
遵循这条思路,一篇名为 《为简政放权铺就法治轨道》(刊于 《经济日报》2014年8月30日5版)的新闻稿件就这样诞生了。版面上再配一幅本次会议相关立法项目明细的图表,可读性进一步增加。
除具备基本素质外,新闻记者还要掌握党的方针、政策,要精心策划、精心准备。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最大特点就是预先确定性,因为每次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前,都有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会议,以确定会议召开时间和具体议程。于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报道也就相当于 “命题作文”,更多的是靠媒体和记者的策划组织。
会议新闻既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领域,也是新闻业务改革的突破口。最后,结合纸媒的特点,笔者选取一个侧面具体谈谈对常委会会议的报道的认识。其实,每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幕前,各家媒体都会做好报道计划,安排报道重点,预留重点稿件版面,加强采编对接。
2013年10月2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闭幕会议。会议以150票赞成、2票反对、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实施近20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首次大修。
由于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老百姓,法律草案的每次提交审议,都会在社会上掀起热议的浪潮。闭幕会的当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人民大会堂广西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了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工商总局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新消法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这一做法现如今已成为全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中的 “惯例”。
如何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一部新通过的法律?如何在有限的版面上清晰呈现?
记者根据当天从发布会上获取的信息,结合法律条文,通过新老对比的方式,梳理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的5个亮点。其中,针对每个亮点,都尽量做到简洁明了,将字数控制在400字左右,包括了专家观点、法律条文、事实举例等内容。如此,加上导语部分,整篇报道字数在3000字左右。
一篇3000字的稿件,对于报纸来说,版面布置相当重要,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视觉效果和传播效果。尤其是当天写稿当天拼版,时间非常紧张。由于采编对接顺畅,夜班编辑对这篇稿件在版面上的处理方式是成功的。
编辑的做法是:通过 “视点”栏将稿件导语部分突出,每个小标题都用数字显著标明,左下还配图解,倒头条用专访文章。整个版面布局与稿件文体结构结合后,显得相得益彰,既有针对性,又有服务性。由于当天夜班给予彩版处理,更见美观大方。
在速读时代,视觉传播的效果不可低估。抓人眼球,才能有机会传而播之。在稿件与版面之间,在报纸与读者之间,作为传统媒体,不光是要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同时还要有新颖的视觉冲击。
“效用并不是指有用性而是指一个人所享受到的愉悦和快乐的持续性。”如何让读者在报纸阅读上获得这种 “效用”的最大化,一直是纸媒长期探索的课题。在笔者看来,这也是如何做好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新闻报道的追求所在。只是,这个追求更具有政治性、法律性、确定性。
(作者系经济日报社文化新闻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