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利用

2015-04-17 17:56:47谢晓丽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诏安县诏安乡土

谢晓丽

(诏安县第一中学,福建 诏安 363500)

高中英语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利用

谢晓丽

(诏安县第一中学,福建 诏安 363500)

文章首先从高中英语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利用的意义分析入手,突出开发和利用乡土教材的重要性,进而通过分析乡土教材在开发和利用上的不良现状和成因,寻求乡土教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的方法来探讨如何改变高中英语乡土教材开发和利用现状,促进乡土教材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乡土教材的重要作用。

英语乡土教材;意义;现状;成因;方法

一、英语乡土教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老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地开发教材资源。英语乡土教材(Local Real-life Teaching Materials)是兼具英语学科特色和地方特色,在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凸显地方文化,展现地方风采,更有助于本土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开发和利用好英语乡土教材对英语教学与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符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1]但单一的一套课本教材并不符合我国国情,也无法体现地方特色。英语乡土教材能够大大弥补课本教材在体现地方特色方面的局限性,使得教材更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英语乡土教材贴近学生实际,都是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合理开发和利用英语乡土教材,促进英语乡土教材与高中课本教材的结合,既能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又能充实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一方面,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来继承和弘扬我们自己的灿烂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英语乡土教材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进而继承和弘扬优秀的地方文化传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另一方面,英语乡土教材这扇大门不仅能使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走出去,还能把对地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国际友人请进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地方文化。

4.促进跨文化交流。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民族所产生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不尽相同。合理开发和利用英语乡土教材有助于学生把课本内容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而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中西方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

二、英语乡土教材的利用现状及成因

英语乡土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长期以来,英语乡土教材却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无法统一英语乡土教材。英语乡土教材地域特点突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为某一个地方单独编写英语乡土教材难度很大,甚至是不大可能的。对于不同地区而言,地区差异也相当显著,一些相对落后和不发达地区很难完成乡土教材的编写。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单凭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力量也很难完成英语乡土教材的编写,这些都制约了乡土教材的运用空间。

2.教师的资源开发能力有限。英语乡土教材取材广、内容丰富,报刊、杂志以及影像、图片等音像资料都可作为教材的呈现方式。其涵盖的内容也包罗万象,包括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概况、地方特产等。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要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提高自身的乡土资源开发能力。这些都有赖于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但事实上,工作、家庭、社交等早已挤占了教师大部分的时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自身的资源开发能力。

3.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依然存在。一直以来,国家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实际上,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依然存在。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依然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不得不以提高学生成绩作为奋斗目标,往往过分重视课本教材,陷于题海练习和解题思路的研究,因而忽略了对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利用。

三、英语乡土教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

如何改变英语乡土教材的不良现状,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教材,进而充分发挥其重要性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组织编写乡土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与当地经济、学校条件、教师和学生的水平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联合地方高等院校,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课程资源;也可以进行校内外合作,甚至还可以进行跨学科合作。乡土教材涉及面广,地理、历史、美术、音乐等相关学科都有所涉及。跨学科合作有助于更全面、更专业地展示乡土特色。为了方便学生使用,在编写教材时还可以借助中英文对照,降低学习难度,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利用此教材;还可以建立网络资源库。电子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教材在呈现方式上进行更新和突破。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1]网络资源库既能方便广大师生使用,又能向更多的中国人甚至外国人宣传地方优秀文化。

2.强化教师的资源开发意识。乡土教材的内容随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延伸。乡土教材编得再好,若内容得不到充实与更新,最终也会被淘汰的。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教师的资源开发意识,是很难实现乡土教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的。以诏安县为例,诏安历史悠久,山海兼备,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文风炽盛,素有“海滨邹鲁”“书画艺术之乡”“花果之乡”“鱼米之乡”美誉。[2]随着青梅质量、产量的提高,出口量的增加,诏安又有“中国青梅之乡”之美誉。近年硒矿的发现,诏安又有了“海峡硒都”“中国长寿之乡”的美誉。如果教师缺乏资源开发意识,乡土教材的内容就得不到更新与充实,久而久之,乡土教材就失去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反之,若教师的资源开发意识不断强化,就会主动地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灵活运用乡土教材,促进乡土教材更好地开发和利用。

3.促进乡土知识与课本知识的结合。高中新教材的内容涉及面广,把热点问题、异国风土人情都融进了课文中。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挖掘教材内容,联系乡土知识,对比乡土文化与异国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实现文化互补。

4.增加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1]因此,英语乡土教材应凸显实践性和活动性,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树立浓厚的本土意识。在教学中,教师也应牢牢抓住这点,增加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乡土,体会乡土,习得乡土。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学生实际,设计出适合学生开展的课外活动。例如:举办以“爱家乡,颂家乡”为主题的英语演讲比赛;举行以“乡土文化”为主题的英语角活动,鼓励学生用英语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英语乡土教材具有“贴近”“新奇”“关联”等特点。教师可以借助英语乡土教材设计有意义的话题,让学生在真实、地道、熟悉的语言环境中参与教学活动,体会语言,习得语言;鼓励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汲取国外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弘扬家乡的优秀历史文化,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福建省诏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诏安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2014-12-10

谢晓丽(1980- ),女,福建诏安人,诏安县第一中学一级教师。

G633.41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3-9884(2015)02-0101-03

1673-9884(2015)02-0101-03

猜你喜欢
诏安县诏安乡土
亲近乡土
科教新报(2024年23期)2024-06-16 07:17:01
诏安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诏安慢生活
闽南风(2021年8期)2021-08-27 02:34:38
诏安县农村水电站生态建设研究
乡村科技(2020年21期)2020-09-01 07:58:23
乡土中国
来一碗“猫仔粥”
闽南风(2019年6期)2019-07-11 18:50:34
台湾同胞的诏安乡愁
党建(2017年4期)2017-04-18 23:05:17
革命火种——纪念中共诏安支部成立九十周年
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48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