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前处理

2015-04-17 16:03:10许颖琦吴湘济
纺织服装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前处理科技成果转化高校

许颖琦,吴湘济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服装学院,上海 201620)



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前处理

许颖琦,吴湘济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服装学院,上海 201620)

摘要:从国内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研究出发,提出强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前处理工作对提高转化率具有重要作用,论述科技成果转化前处理的对象、内容、实现方式、表现形式,以及前处理结果的推介和跟踪改进。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前处理

一、 科技成果转化前处理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1]。统计资料表明,高校作为我国科技成果的一个主要来源,与企业、个人或科研机构相比,在成果转化方面不尽如人意,因此,选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具有普适性和代表性。

近年来,国内文献从不同角度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有许多论述,如科技成果转化中涉及的机制创新,包括融资机制、评价机制、人才机制及激励机制等[2];高校科技园区结合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包括高科技产业政策的选择、高校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高校技术产品的研发及企业对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化等方面[3];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和转化平台的设立推广,以及各种区域性成果转化校企协会联盟的组建等。也有基于各高校所属公司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证研究。总体而言,以上研究多侧重于科技成果转化后的运行,而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前处理工作则较少论及。笔者认为,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前处理工作是后续成功转化的坚实基础,对提高转化成功率具有重大作用。

二、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前处理的对象

如同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一项科技成果的产生和转化之间也有相应的滞后周期。我国高校每年新取得的各项科技成果数量远远大于当年被转化的数量,所以相应地需要进行转化前处理的有许多历年积累下来的存量科技成果,也使这些高校将历年来积累下来尚未成功转化的项目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前处理的主要对象。

三、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前处理的内容

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各项科技成果产品化后能获取利润的时间比以往大大缩短,因此,选取近期的科技成果作为优先处理的对象更能满足经济性和时效性要求。同时,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差距巨大,从技术上说,最先进的项目未必就一定适合某些地区,因为要求的配套产业化技术条件和资金可能会阻碍其成功转化。因此,在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前处理时,需要研究的内容包括:成果转化所需的设备及人员情况;成果顺利产品化的一般周期和资金要求;产品化后带来收益可能适用的行业或典型企业;对成果产品化后进行规模生产要求的资金。以上内容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理论推测和实际考察,加以汇总精炼后成为一份类似可行性报告的主要部分。简单地说,前处理的内容就是对成果转化所需的资源进行预测。

四、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前处理的实现方式

科技成果转化前处理的内容并非某一个机构组织可以单独完成的,然而,高校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先天优势。一般而言,高校科技成果来源于这所高校的某个院系,该院系的学生群体可以是完成前处理的理想人员。作为高年级学生,他们本身有社会实践的要求,从而为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已经完成,对本学科相关的科技成果在理解上也不会有太多困难,而且能够在完成转化前处理工作过程中了解更多的产品知识,对他们的就业不无裨益。将一项科技成果转化前处理工作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也是完全可行的,可以将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这项工作,而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员可以作为指导教师一起参与。由于这些人力资源的配置主要是在高校内部进行的,所以在科技成果转化前处理过程中参与人员的交流和进度控制会比较顺利。

五、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前处理结果的表现形式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前处理结果也是科技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本质上和目前我国的期刊数据库并没有大的区别,只需要添加分类库即可推出面向市场。高校既可以选择与相关机构合作构建数据库,也可以将科技成果的详细内容出售给专业文献数据库公司在其平台上发布。有意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方可以通过数据库或者校方来获取具体信息。

六、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前处理的推介

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前处理结果采用标准的格式在统一的推介平台上展示,将有助于相关单位对科技成果信息的获取。这一平台在对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提供信息资源的同时,更需要对广大个人用户开放,从而面向更多的潜在合作伙伴。该平台需要有关部门的投入和维护,在具体功能的设置上可以参照淘宝等电商平台。而且该平台也可以作为企业和高校进行交流、确定科技开发方向的渠道,从源头引导和培育符合企业需要的科技成果。

七、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前处理的跟踪改进

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提炼出具有通用、共性的指标,会有助于前处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提高,这需要高校配备人员进行后续跟进。此外,在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之后,可以组织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前处理工作的信息进行补充、更新,对于顺利开展转化直至取得效益的项目情况加以统计,并对项目的前处理参与人员给予奖励。

八、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其他工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前处理工作难以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如人员组织不到位,各环节处理时间太长,以及人员知识结构欠缺导致前处理质量低下等。但是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和改善,必定将大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从本质上说,转化过程中的科技成果和一般商品并没有太大差异,但是高校不能仅仅依靠企业自己去寻找未转化科技成果,因为这样的转化率必定很低。完成前处理的科技成果还只能称为待转化科技成果,需要通过特定的平台和企业进行对接,适合企业实际需要的成果完全有可能被转化吸收,进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可以说,前处理把科技成果变成更适合转化的半成品。有意愿的企业往往清楚自身的需求,对于成果转化的选择更有针对性,因此企业的意愿更能决定转化最终的成功与否。中介机构在得到前处理结果信息后,以其拥有的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和所掌握的企业需求信息,可以提高推介项目与企业的适配性,从而提高成果转化成功率。

此外,由于地区差异以及考虑到资源、人力的综合成本,科技成果不一定适合就地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转化环境对于同样的科技成果往往会有不同的结局。

科技成果前处理作为转化过程的重要一环,尽可能为找到合适的候选者提供便利,增加成功转化的可能。但是后续转化的顺利运行才能实现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

总之,科技成果转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加强与企业合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障碍会不断减少,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一定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Z].1996-05-15.

[2] 万彭军.宁波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3-4.

[3] 彭炳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10-11.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3860(2015)06-0439-02

作者简介:许颖琦(1980—),女,上海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纺织工程。E-mail:xyqq911@hotmail.com

猜你喜欢
前处理科技成果转化高校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权利归属与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办学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土壤样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
LIMS系统在橡塑制品检测行业中的应用
浅析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制约我国科技中试发展的问题研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