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竹产业发展的优势、问题与对策

2015-04-17 05:47宋永全
防护林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竹类竹子云南

宋永全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 650051)

1 发展竹产业的重要意义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环境条件,云南竹类植物异常丰富,是世界竹类植物起源地和主要分布中心之一。现有竹亚科植物29 属250 种(含变种、变型),其属数占世界的40%,占中国的75%;种数占世界的25%,占中国的50%;特有竹属10 个以上,特有竹种100 种以上。据近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云南省现有竹林面积50.5 万hm2。其中连片竹林27.7 万 hm2,零星散生四旁竹调查株数44 369.2万株,折合面积22.8 万 hm2。按起源分:天然竹林 25.3 万 hm2,占 50.2%;人工竹林 25.1 万hm2,占 49.8%。

竹类植物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十分重要的生物资源,又是可再生的经济资源,也是底蕴厚重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竹类资源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富民兴林、改善民生,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重大意义。

1.1 发展竹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核心内容是生态保护与建设。

竹子造林后其经营方式与其他商品林差异较大,采竹、采笋等经营活动对地表破坏程度低,经营期间能保持竹林地较高的郁闭度,竹鞭盘根错节,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止山体崩塌,减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此外,根据相关研究成果,竹子在生长过程中,其固碳能力高于乔木林。加快竹产业发展,对于建设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增加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等意义重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

1.2 发展竹产业是改善民生的需要

云南省山地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4%,涉林农户占全省总农户的92.3%,山区农民发展的优势在山,出路在林。竹子生长快、周期短、产量大、价值高,一年造竹,多年受益。竹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长,涉及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发展竹产业不但有利于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增加林农收入,还有利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沿海发达地区,由于竹加工业的拉动,竹资源大幅升值,农民收入通过竹加工业实现了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增长,竹林成为竹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浙江省安吉县,竹产业每年平均为农民增收达7 000元。因此,加快发展竹产业,对于加快山区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3 发展竹产业是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需要

中共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两强一堡”战略,即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竹产业是云南省极具开发潜力的生物产业,是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重要支撑。竹子为兼用树种,可一次造林,年年择伐,永续利用,是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于一体的最好树种。竹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是低碳、循环的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品的重要原料,在发展循环产业、促进绿色增长、壮大绿色经济中地位突出,作用显著。

1.4 发展竹产业是繁荣生态文化的需要

竹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和精神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并列其中,就是竹文化的具体体现。从竹子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形成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竹子与我国诗歌书画和园林建设的源远流长的关系,以及竹子与人民生活的息息相关中不难看出,我国不愧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竹文化丰富,大力发展竹产业,深度发掘、传承、弘扬民族竹文化,发展竹生态旅游,对我国、我省的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1.5 发展竹产业是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木材和林产品需求急剧增长,目前,每年进口木材类产品折合原木超过2 亿m3,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全球森林面积大幅减少,木材供应日趋萎缩的情况下,为解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森林资源需求量不断扩大的现状,寻求和开发林木供应的替代品已成为当务之急。与其他造林树种比较,竹类植物所特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用途广、经济价值大等优势,使其成为木材资源的首选替代品,以竹代木前景广阔。因此,大力发展竹产业,对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2 潜力和优势

2.1 竹种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

从全国来看,云南的竹类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天然竹林类型数量及面积居全国第一位,发展竹产业特点显著,优势明显,特别是大型丛生竹类独具特色和优势,云南许多竹种,竹叶黄酮含量是江浙一带毛竹的5 倍以上。因此,只要针对我省各竹种分布区域的资源特点,合理规划,并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加强优质竹种的选育推广,引导竹农种植能够满足当地或就近区域竹加工产业集群需要的竹种,避免同质化竞争,我省竹种的资源优势就能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

2.2 以竹代木空间大

竹子具有的先天优势及我国竹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绝对优势,使得竹产品开发和竹产业发展有得天独厚的基础。特别是经过近20 多年来的快速发展,竹产品已经覆盖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6 大类上千个品种的产品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竹产业发展的无限空间。但由于竹加工产业普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产品的劳动密集化程度高,企业规模小,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程度低,生产成本较高,所以竹产品虽然种类多,但每一种类的产品品种相对单一,消费者可选择余地小,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随着产业的发展,国家对于竹产业的重视程度会逐步提高,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会不断加强,龙头企业及企业联盟也会加入到产品研发创新的行列中,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将会不断取得突破,配套机械设备会不断创新,所有这些产业发展趋势都会提高我国竹产业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使我国竹资源优势释放,使竹产品从花色品种、外观设计到内在质量上都实现突破。随着人们对竹子性能的进一步认识,竹产品的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扩展,竹材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的前景十分广阔,以竹代木、以竹代塑将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竹材产品创新空间巨大。

2.3 市场发展空间大

由于长期以来竹产业存在的资源分布不均、政府扶持力度小、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差、企业对国内市场及品牌建设重视不够等问题,造成消费者对现代竹产品的认知程度低,接受度差,消费潜力远未得到释放。

随着土地和森林资源的供给紧张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竹子成材快、可再生、自然生态等优势将会越来越多地彰显。目前在造纸、纺织、家具等领域,以竹材为原材料进行加工的产品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比重还很低,而这些产业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大,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木材资源的缺乏及林粮争地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生产企业对竹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而消费者会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越来越多的竹产品,消费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变。

另一方面,随着竹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和物流产业的发展,产品品种及品质将得到丰富和改善,生产和经营成本下降,竹产品消费将越来越摆脱过去区域消费的特征,更多的符合绿色、生态、环保、健康理念且性价比高的竹产品会越来越多地进入消费领域,特别是竹笋、竹饮品、竹纤维等产品的市场需求会以较快速度增长。

同时,随着产业的充分竞争,行业标准会得到完善,市场竞争会得到规范,企业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会逐步提高,一些真正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和品牌会出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信任度增加,消费时能有明确的导向,市场需求潜力会被进一步激发。

2.4 低产低效竹林改造潜力大

全省约85%以上面积的竹林处于粗放经营状态,近13.3 万hm2低产竹林适宜改造,通过改造、设施栽培、集约经营,效益可提高到4 500 元·hm-2以上,笋用林增加到7 500 元·hm-2以上,全省可增加效益8 亿元,尚有很大的增产增收潜力。同时,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主管部门对竹产业的重视程度加强,资金及技术支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会不断完善,第二产业布局与目前低效林分布形成呼应,低效林改造的经济价值将会逐步显现出来。

2.5 区位优势明显

云南省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三亚之枢纽”,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云南正积极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为我国竹产品对外贸易提供新的畅达通道,这为云南逐步成为竹产品商贸物流基地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提供难以替代的区位优势,同时为云南竹产品迈向国际市场创造良好条件。

3 存在问题

3.1 竹类资源分散,规模化利用难度大

从全国竹产区的产业发展来看,云南竹产业的发展目前仍较滞后。据《全国竹产业发展规划(2013 ~2020年)》,云南省竹林面积(成片面积)在全国处于第10 位,仅为第1 位(福建省)的1/5;综合产值更低,与发达省份差距十分巨大,还不及浙江省的十分之一。云南虽为竹类种质资源大省,但竹类资源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竹林面积中很大部分为天然生态竹林和竹木混交林,其主导利用方向以生态保护为主,开发利用困难。人工竹林分布散乱,经营管理粗放,规模化利用程度低。

3.2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

云南竹加工企业遍布全省各地,但企业规模小,没有形成产品关联度高、规模较大、精深加工及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加工企业。全省有竹产品加工企业364 户,省级龙头企业9 户。绝大部分竹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开发的高精深竹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全省竹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产值约6.6 亿元,企业平均年产值仅180 多万元。

3.3 缺乏特色品牌产品

目前,竹资源利用多为原竹利用,竹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单一,缺少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产品,制约产业发展。

3.4 国内消费者认知度低

国内竹产品市场整体消费氛围尚未形成,竹产品市场需求不旺,目前竹产品以出口为主。相比较而言,在欧美众多国家和地区,竹纤维、竹地板、竹质家具、竹炭、竹制日用品等因其自然、生态、性价比高等原因,竹产品得到普遍接受。

3.5 竹工机械研发滞后

云南竹子以大中型丛生竹为主,与毛竹的物理、化学性质有较大区别,目前市场上基于毛竹的竹工机械不适宜云南大中型丛生竹的生产加工,竹产业的发展急需研发制造适用于云南大中型丛生竹加工的竹工机械。

3.6 科技支撑不足

科技支撑产业化发展尚有很大差距,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率低且推广应用滞后,实用技术成果偏少。

3.7 扶持力度不够

云南竹资源开发较晚,每年投入竹产业开发的资金有限,竹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鼓励竹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薄弱。

3.8 竹文化资源发掘滞后,竹生态旅游尚未形成气候

优秀竹文化,特别是优秀的少数民族竹文化发掘滞后,文化宣传力度弱,尚未与生态旅游形成有机结合。

4 对策与建议

4.1 明确发展思路

云南省竹产业的发展应该坚持把竹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生态环境保护等结合起来,加大竹资源培育力度,调整竹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创建知名品牌,延伸产业链,挖掘和传承少数民族竹文化,发展竹生态文化旅游,立足区位优势提升竹产业开放水平,推动云南竹产业跨越发展。

云南竹产业发展应以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生态文明和“森林云南”为契机,以实现“兴林富民”为目标,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竹资源培育为基础,充分吸纳境外竹资源;坚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相结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坚持种质资源保护与专题园建设相结合,促进竹文化建设和竹生态旅游发展。强化科技支撑与产业经营体系建设,加强与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构建以加工业为核心,资源、市场两头内外结合的国际化产业,形成“提升一产、壮大二产、打造三产”的竹产业发展新思路,把竹产业建设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为建设“美丽云南”做出新贡献。

4.2 编制发展规划

通过编制发展规划,可为云南省竹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具有宏观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决策依据,可避免盲目性,促进云南省竹产业健康、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云南竹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方案是:建设“一个竹产业服务中心、一条竹产业发展核心带、四大竹产业集群”。以昆明为中心,建成集竹产品贸易、科技服务、国际合作、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竹产业服务中心;以玉溪、普洱、西双版纳一线为载体,打造以竹日用品加工、竹材人造板生产为主体,集竹食品加工、竹材制浆造纸、竹化工、竹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竹产业发展核心带;以昭通为中心,发展以竹食品精深加工为主,同时发展竹制日用品生产和竹化工的滇东北竹产业集群;以德宏为中心,发展以竹材人造板为主,集竹日用品加工、竹食品加工、竹化工、原竹利用为一体的滇西竹产业集群;以临沧为中心,发展以竹日用品加工为主体,集竹材人造板生产、竹食品加工、竹材制浆造纸、原竹利用、竹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滇西南竹产业集群;以红河为中心,发展以竹浆制造为主,集竹食品加工、竹材人造板生产、原竹利用、竹化工为一体综合发展的滇东南竹产业集群。

4.3 选择优良品种

由于云南自然条件和生境复杂多样,竹类种质资源又极其丰富,适宜发展的优良竹种较多,各地都有传统栽培或天然分布的优良乡土竹种。建议把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和利用目标相似的优良竹种划分为龙竹类、甜竹类、薄竹类、慈竹类、笋竹类、散生竹类6 个类型。各地根据具体生产实践,按因地制宜、适地适竹的原则,发展适宜当地的特色竹种。

4.4 建立和完善竹产业扶持政策

建立和完善竹产业财政补贴制度,统筹各级财政和基本建设投资。除给予林农和企业竹基地造林补助外,对竹良种选育、竹林灾害监测和防治、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竹工机械器具等给予专项扶持。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畅通信贷渠道,扩大信贷规模,建立面向林农和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与贴息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竹产品生产企业上市融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竹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森林政策性保险,扩大保险覆盖面,探索保险风险分散机制,增加竹产业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企业和资本的投资风险。

4.5 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发展竹产业,必须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以“云南省竹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西南林业大学竹藤研究所”为核心,加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建设支撑竹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针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计划;通过鼓励和支持开展工业性试验(中间试验)、中试生产,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好竹业领域重大应用成果转化前期的关键技术、工艺、标准等问题,有效缩短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此外,云南省应该重点加强适合丛生竹加工机械应用,市场上基于毛竹的竹工机械不适宜云南大中型丛生竹的生产加工,竹产业的发展急需研发制造适用于云南大中型丛生竹加工的竹工机械。

[1]薛纪如,杨宇明,辉朝茂,等.云南竹类资源及其开发利用[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5

[2]辉朝茂,杨宇明.中国竹子培育和利用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杨宇明,辉朝茂.中国竹类:文化/资源/培育/利用:英文版[M].国际竹藤组织 (INBAR)出版,2010

[4]辉朝茂,辉宇.少数民族竹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辉朝茂.云南竹林基地建设应重视竹种选择和发展区划问题[J].云南林业,2004,25(5):24 -25

[6]辉朝茂.云南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若干问题的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1999,18(2):42 -49

[7]辉朝茂,胡冀珍.突出特色 发挥优势 推进大型丛生竹产业化[J].竹子研究汇刊,2002,21(1):18 -22

[8]辉朝茂,杨宇明.关于云南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J].林业科学,2003,39(1):145 -152

[9]刘蔚漪,辉朝茂.云南省竹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世界竹藤通讯,2007,5(1):38 -42

[10]宋永全,陆玉云,董建昌,等.云南省竹产业发展规划[R].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014

猜你喜欢
竹类竹子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中国竹类资源与分布
和竹子在一起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
竹类植物分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