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东
(东山县中医院,福建东山363401)
理气开郁法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
朱宇东
(东山县中医院,福建东山363401)
目的观察理气开郁法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理气开郁法为主治疗,并依症适当加减;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10 mg,3次/d,奥美拉唑20 mg,1次/d,均饭前半小时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6%和72.4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理气开郁法在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上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理气开郁法;柴胡疏肝散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一组症候群,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和早饱感,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有的伴恶心、呕吐、嗳气或食欲不振等,胃镜检查及血生化等未发现异常[1]。笔者在2013年3月—2014年6月采用理气开郁法为主,并依症适当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本院脾胃专科门诊就诊的118例经相关检查诊断为FD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16~62岁;病程半年~5 a。对照组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15~58岁;病程半年~6 a。2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罗马ⅢFD诊断标准[1],必须包括:①以下1项或多项:a.餐后饱胀;b.早饱感;c.上腹痛;d.上腹烧灼感;②无包括胃镜及生化等检查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病变的证据;③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1.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根据《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2]辨为肝胃不和证,主症:①胃部胀痛;②两胁胀满。次症:①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②痞塞不舒;③心烦易怒;④善太息;⑤舌淡红,苔薄白;⑥脉弦。证候确定:主症必备,加次症2项以上即可诊断。
1.4 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理气开郁法治疗,以加味柴胡疏肝散为主,药物组成:柴胡10 g,白芍15 g,枳壳10 g,川芎10 g,香附10 g,甘草6 g,川楝子10 g,玫瑰花6 g,绿萼梅6 g。饱胀明显者加炒莱菔子10 g,厚朴10 g;上腹痛明显者加延胡索10 g;上腹烧灼感、反酸明显者加煅石决明30 g,吴茱萸6 g;伴口苦者加黄连6 g,栀子6 g;大便不易解者加大黄6 g,厚朴10 g;脾虚者加炙黄芪15 g,党参15 g,白术10 g;情志不畅、多虑者加合欢花10 g,百合30 g。每天1剂,水煎2次,合取汁500 mL,分早晚2次服。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西安杨制药有限公司)10 mg,3次/d;奥美拉唑(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20 mg,1次/d,均在饭前半小时口服。2组疗程均为4周。
1.5 疗效观察
1.5.1 观察指标及方法重点观察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烧灼感、上腹痛和舌脉等症状体征变化,参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2]中的标准进行分级和记分。症状分级,0级:无此症状,记0分;I级:症状较轻微,无影响日常生活,记1分;Ⅱ级:症状中等,部分影响日常生活,记2分;Ⅲ级:症状严重,明显影响到日常生活,难以坚持工作,记3分。
1.5.2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2]的证候疗效标准来评定,①临床痊愈: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②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③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④无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运用尼莫地平法进行计算: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6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活习惯。
2.1.5 青春期调护青春期是孩子由少儿向成人过渡的一个重要时期,此阶段少儿生理心理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应当做好生理调护与心理调护,以使少儿能够身心健康地走向社会,具体为:①生理调护:正确面对、处理少儿青春期生理体征变化;注重青春期少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确保营养充分,适当锻炼,积极防治甲状腺肿、痛经等青春期多发疾病。②心理调护:由于少儿在青春期内分泌失调,因此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叛逆思想严重、精神不稳定等,当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并予以正确的引导、教育,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自我,顺利融入集体生活。
2.2 已病早治和成人相比,虽小儿发病率较高,但病后康复快,这与以下三方面有密切关联:①小儿脏腑清灵,精力充沛,活力四射,机体修复能力与再生能力强;②小儿顽症发生率低于成人,且治疗反应敏捷;③小儿发病多为内伤饮食、六淫所致,临床治疗方法多,疗效好,治愈快。对于儿科疾病,我们应做到早诊早治,切勿延误病情,如小儿哮喘多因肺脾不足、痰饮留伏所致,当抓住病机,采用培土生金、健脾益气之法,以做到已病早治,防微杜渐。
2.3 既病防变易病易变是小儿的一大特点,主要体现在寒热虚实的不断变化,而在病位上又易由浅至深,如小儿感冒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为哮喘、小儿肺炎;小儿正气不支,则易出现的心阳虚衰之变;小儿湿热暴泻易引发热盛阴伤,致使小儿久病不愈,进而转为阴寒证等[3];风热感冒挟惊、挟痰,临床表现为泄泻、痰壅抽搐等,当采取“既病防变”原则,掌握外感夹食滞病机,采取疏宣运滞之法进行治疗;小儿易化火生风,若有抽搐病史,发现小儿神情恍惚之时,可取地龙、羚羊角粉及青黛等,以防疾病传变;小儿纯阳之体,易从热化火,热邪伤身,当采取苦寒清热、养阴生津的治疗原则,用药多取地骨皮、芦根、青蒿等。
总之,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小儿易病易变的特点,掌握小儿常见病发展规律。只有做到早期预见,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对症地处理。
从古代中医治疗学到现代中医治疗学均普遍体现了治未病思想,它对各种疾病的防治均广泛适用,尤其是在儿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方面更具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1]李轶璠.王玉玺儿科“治未病”临床经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10(7):1212-1214.
[2]周正.治未病学说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急症医学,2009,18(2):302-303
[3]潘瑛.孟河医派儿科“治未病”学术思想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2,16(12):9-10.
R57
B
1000-338X(2015)06-0070-01
201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