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否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性研究

2015-04-17 07:46:36董楠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5期
关键词:血糖糖尿病功能

董楠

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吉林白城 137000

脑卒中是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引发的一种发病急骤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糖尿病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会严重影响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因为糖尿病会使脑卒中患者产生严重的脑缺血症状,使患者出现乳酸增多等现象,尤其在中老年人中易发生。为此,该研究者随机选取近年来该院收治的具有可比性的单纯脑卒中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脑卒中是否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要及时降低合并糖尿病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水平至正常范围,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病死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近年来该院收治的具有可比性的单纯脑卒中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研究组患者同时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范围在41~74岁,平均(中位)年龄为47岁。入院时对所有患者常规抽取空腹血液标本进行血糖含量检测,对照组患者的全血血糖和血浆血糖含量均处于正常水平,研究组患者全血血糖含量均在5.8 mmol/L以上,血浆血糖含量均在7.7mmol/L以上。两组患者除血糖含量不同外,其余影响研究结果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和病情等影响研究结果因素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该研究的所有脑卒中患者都会伴有脑水肿症状产生,需要及时应用甘露醇进行静脉滴注,当有效控制脑水肿且病情稳定后,及时应用药物进行扩张血管等治疗措施,以显著改善脑水肿患者的微循环系统,很好地控制患者病情。治疗脑卒中一般以氯比格林和阿司匹林等西药治疗为主,同时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配合适量的体育运动和锻炼。对能自主活动的患者,可以坚持每天散步,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还可采用步行上下楼梯的方式,尽量少乘电梯,时间以1~1.5 h为宜。对活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进行自主穿衣、自主上下台阶等功能恢复训练。活动时,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一定要在身旁看护,保证患者安全。

对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要根据血糖检测结果合理选择和应用降糖药物,促进胰岛素分泌,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糖尿病患者应讲究饮食治疗,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饮食时一定要细嚼慢咽,切忌暴饮暴食,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作息规律,劳逸结合,切忌过度熬夜。运动过程中,要注意采取相应预防低血糖反应的措施,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结束后,按照脑卒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判定。根据两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和中枢神经功能的改善程度,可将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变化、恶化和死亡6个等级,相应标准见文献。

1.4 统计方法

统计运算应用SPSS19.0完成。按照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观察例数×100%计算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分别采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按照标准进行判定的两组脑卒中患者疗效结果为:对照组40例患者中,痊愈、显效、有效、无变化、恶化和死亡分别为12例、13例、8例、4例、2例和1例,总有效率为82.5%;研究组40例患者中,各等级的分布分别为 11例、13例、4例、6例、2例和4例,总有效率为70.0%,见表1。

表1 对照组组和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秩和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疗效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c=0.5905,P>0.05);χ2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256,P>0.05)。

3 讨论

锁着我国人群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糖尿病患病水平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引发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疾病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均为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其中高血压为导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最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高血糖疾病加重了脑血管的病理症状,损伤了脑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另外,高血糖还会加速红细胞的凝聚能力,使血流缓慢,易发生血栓现象。加之颅脑CT及MRI等诊断技术手段不断普及,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正在逐年增加。因此,对于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效果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对于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特点就是病灶广泛且多发,同时脑出血相对不足,其病变的多发部位常以基底节区为主,这主要和糖尿病患者的部分系统闭塞有关,如脑动脉硬化、小动脉损伤等闭塞,但最主要的还是豆纹动脉、丘脑深穿支小动脉的闭塞。糖尿病还是引发脑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即动脉硬化的形成和糖尿病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初期时,动脉硬化的细动脉硬化会出现微弱的动脉痉挛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动脉的弹力纤维会逐渐增厚,进一步导致中层增厚、血管变硬,继而会使脏器缺血,从而引发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在该研究中,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单纯脑卒中40例患者中,痊愈、显效、有效、无变化、恶化和死亡分别为12例、13例、8例、4例、2例和1例,总有效率为82.5%;研究组40例患者中,各等级的分布分别为11例、13例、4例、6例、2例和4例,总有效率为70.0%。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c=0.5905,χ2=1.7256,P>0.05)。 血糖控制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中有重要意义,要及时降低合并糖尿病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水平至正常范围,减轻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

在该病治疗过程中,不论是否合并糖尿病,都要特别强调康复训练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首先,要做好语言训练。脑血管病患者言语障碍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能力,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要想方设法恢复其说话能力,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措施。在语言训练的漫长过程中,要根据患者实际,做到热情、细心、耐心地对待和鼓励患者,使其克服困难,将语言功能得到最大成都的恢复。如患者不能说话,应先从最易恢复的唇音训练开始,要教其用喉部发“啊”音的技能和技巧,或训练用嘴吹火柴诱导其发音。如患者能发音,使其随康复训练者念字和词汇,按照由易而难,由短而长的步骤,逐渐独立练习。还可让患者对着镜子,随时矫正与别人发同样音口型不同之处。当患者基本能独立完成读音时,应让患者听熟悉周知词句前半部分,使其接续顺畅地说出后半部分。如患者不能很好地辨别和理解语言,要做言语刺激训练。锻炼方法为:摆图片在患者面前,使其按照口令辨认并指出相应图片,当所有图片的指误率仅为30%时,图片数量和词汇要逐渐增加;同时给患者看图片,使其并说出名称或命名;还可训练患者的听语指字能力,患者听训练者读出的字或词后指出相应图片。如患者失读,应训练其将卡片上的字词准确读出来的能力。如患者不能正确书写,要训练其较强的抄写、听写和书写能力,要强调笔顺的正确性。如有的患者同时出现视觉障碍,这时患者不能看见物品,要让其通过接触实物逐渐训练其叫出物名的能力。如患者的一音障碍,这时患者出现异常或功能失调的的言语器官和肌张力,此时应训练患者保持一定呼气时间说话的呼吸能力,应训练患者呼气与声带运动和振动协调的自然发音能力;为恢复患者的下腭舌、唇的运动功能,要训练患者调音器官运动的能力。

其次,要进行心理护理和训练。脑卒中患者突然发病,脑神经功能受到损害,由此带来的功能缺失使患者出现程度各异的负性心态,甚或造成心理创伤,可见心理护理和训练有助于患者功能恢复。这要求护士要教会患者心理调节和控制的技能和技巧,开展积极的心理护理活动,让患者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态,正确面对恐惧和悲观,摆脱一切杂念,正确对待疾病,树立与疾病作长期斗争的勇气和信心。进而让患者能够坚持积极有效的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医生开展各项治疗活动。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中,为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创设的治疗护理环境应安静、整洁和舒适,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稳定患者情绪,不断提高心理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同时要有良好的家庭资源支持,家庭成员要时刻为患者着想,关心、体贴、尊重和谅解患者,不能表现出烦躁、讨厌的态度,甚或在一定情况下训斥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各项合理需要和需求,使其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对自己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充分支持。患者脑神经功能的恢复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来实现,必须根据患者认知能力等情况的不同,按照从简到繁,由此及彼的方法,重新认识周围事物,指导患者不断提高患者的归纳、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要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只要病情许可,应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锻炼,尽量做到日常生活自理,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逐渐适应社会,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及早恢复。运动是偏瘫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恢复下肢的正常功能,因为整个下肢运动感觉的最末端在足趾,恢复其运动感觉可对整个下肢运动感觉程度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刺激诱发所需背曲肌肉反应可以提高踝关节的背曲能力,功能恢复的关键是足趾的运动和训练。这项训练应在危险期过后即进行,应进行伸展足趾和踝关节以及膝关节运动以及内收外旋髋关节和上肢关节运动等全方位的运动功能训练,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最大成都恢复。训练数量一般掌握在每次做20次,频次为2~3次/d。在训练过程中,医师或家属应帮助患者进行初期足趾功能训练,训练者双手将患者的脚趾握住,使其对足趾的屈和伸动作反复体会,通过足背面肌肉摩擦刺激患者足趾屈伸的感觉。足趾屈伸位置为患者感觉到后,要指导患者逐渐加大其自主运动力量,使其能自我完成伸展足趾和背曲踝关节动作,进而带动背曲整个足,促进功能恢复。患者必须每天坚持锻炼,家属要积极配合,按照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完成锻炼任务。

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要使患者认识到脑卒中对自己的危害和严重性,要尽量做到疾病的二级预防,达到防治脑卒中疾病,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目的。①第一级预防。如果存在一种或几种危险因素,但是并未出现脑卒中的先兆或表现,应根据其存在的危险因素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②第二级预防。如存在相应危险因素且已有脑卒中先兆性改变,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③第三级预防。对现症脑卒中病人,要区分不同的发病时间,开展积极的早期治疗或超早期治疗,对重症病人开展积极的康复、对症和支持治疗,降低致残程度和病死率。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史洪润,杨玉庆,孟昭水,等.高血糖时红细胞聚集与急性脑梗塞关系的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16(3):159-160.

[4]张红梅,方向华,刘宏军,等.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糖尿病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对脑卒中复发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121-4123.

[5]吴硕琳,石玉芝,王春雪,等.高龄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对不良预后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2):163-166.

[6]阳振山.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预后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1):1909-1909.

[7]宋颖,李启富.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9,38(18):2292-2294.

[8]李明,高仲尧.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38例疗效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3):213-215.

[9]包柄楠,周迎生,刘军,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相关危险因素特征分析[J].中国医药,2014,9(6):769-773.

[10]胡志兵,丁冬梅,曹莹,等.脑卒中后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6(5):505-507,516.

[11]单燕敏,何晓雯.脑卒中合并糖尿病51例的低血糖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3,12(10):955-957.

[12]江华.糖尿病相关脑卒中98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5):128-129.

[13]李黛.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128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22):64.

[14]周承姝.糖尿病性脑血管病204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0):1120-1121.

猜你喜欢
血糖糖尿病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中华诗词(2022年6期)2022-12-31 06:41:24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42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56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6:34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20
糖尿病知识问答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0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