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2015-04-17 10:51夏小欢李腊梅陈旭东
绿色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茶油植物油油茶

付 杰,夏小欢,黄 磊,李腊梅,陈旭东

(1.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绍兴312003;2.绍兴市农业局经济特产站,浙江 绍兴312000)

1 引言

油 茶 (CamelliaoleiferaAbel),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L.),是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油茶与油橄榄、油棕、椰子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茶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目前,我国油茶种植面积约有5 700多万亩,约占全国木本油料作物总面积的45%,年产茶油约40万t以上,产值超过390亿元。油茶栽培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4个省(市、区)。江西、湖南、广西三省占到全国油茶总面积的75%以上。浙江省油茶种植面积已经超过300万亩,已经稳居全国第4位。

油茶籽经过加工制成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高档食用油,在中国已有数千年食用历史。茶油的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接近,油脂稳定性强,不易氧化,具有“东方橄榄油”的美称。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油茶产业发展日趋重视,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大大调动了各省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中国油茶产业迎来发展新契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 我国食用油生产、进口与消费量

2.1 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量消费需求量

全球油料作物总产约3.86亿t,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供给总量已接近3 000万t,总消费需求量超过2 500万t,人均年消费18kg以上。

2.2 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品种和数量

2013年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总量约850万t,约占全国总需求量的33%。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品种有:棕榈油、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菜籽油和芥子油。具体进口数量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进口食物植物油品种和数量

近年来,中国食用油安全危机四伏,每年需要进口食用油800多万t,相当于增加6亿亩耕地种植油料作物才能解困。油脂压榨产业也多受控于外资,仅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四大国际粮商,便掌控中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现在我国消费的植物油主要是严重依赖进口的大豆油等,急需开辟新的植物油供应源。我国有大面积荒山、荒地和退耕地可用来种植油茶,原有油茶林改造的空间也很大。发展油茶产业,可以在不占用常规耕地的情况下弥补全国食用植物油产能的不足,符合国计民生的发展需要。

2.3 我国茶油的消费量

统计表明,我国人均植物油消费量接近20kg,其中茶油的消费量却仅占其中的1.2%。茶油人均年消费量仅0.2kg。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保健型食用植物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采用物理冷压榨、物理提纯的方式生产的纯茶油产品,正好顺应这一市场需求。仅按我国城市人口年人均消费10kg茶油测算,全国对茶油的年需求量就达到600多万t,而目前生产供给能力不到45万t,茶油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2.4 浙江省茶油消费前景

浙江省年产茶油5万t左右,按全省人口5 700万人计算,按总人口的1/10食用茶油计算,人均年消费茶油8.7kg左右,而人均植物油消费在18kg以上,茶油消费仅占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的1/2,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作为一种高档的植物油,茶油消费市场空间广阔。

3 油茶在我国的分布与产量

3.1 油茶在我国的分布

我国目前共有油茶树种植面积5 700多万亩,主要分布于淮河、长江以南的14个省(区、市)。最适宜栽培区包括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安徽8省(区)的292个县(市、区)的丘陵山区。浙江省最适宜栽培的地区有衢州、丽水2个市的15个县(市、区);较适宜栽培的有绍兴、杭州、金华、台州、舟山、宁波、湖州、温州8个市的48个县(市、区)。

湖南省是油茶树的集中种植区,全省现有油茶林面积1 778万亩,占全国油茶树林总面积的39%,茶油产量12万t,两项均居全国第一位。江西油茶林面积1 120万亩,广西油茶林面积552万亩,与湖南一起位列全国前三。截至2015年,浙江省油茶面积已超过300万亩,主要分布在衢州(近150万亩)、丽水(92万亩)和金华(55万亩)等地市,其中仅丽水市青田县就有27万亩以上的油茶林,属于浙江油茶面积之最。

3.2 油茶以及茶油的产量

湖南省林科院经济林果研究所先后培育出90多个油茶新品种,结束了油茶低产的历史,将亩产量从5kg左右提高到50kg,最高达到75kg以上。目前,浙江省茶籽油产量每年5万t左右。湖南省茶油年产量达16万t,江西茶油年产量11万t。

3.3 油茶的加工情况

按我国城市人口年人均消费10kg茶油测算,全国对茶油的年需求量就达到600多万t,而目前生产供给能力不到45万t,茶油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目前,高品质的茶树油仅占食用油总消费量的1.2%,人均年消费量仅为0.2kg。全国14个油茶主产省(区、市)现有油茶加工企业659家,油茶籽设计加工能力可达到424.83万t,年可加工茶油110.79万t,加工能力在500t以上的企业有178家,具有精炼能力的企业达到200多家,油茶加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一定基础。

3.4 茶油的消费区域

中国茶油的传统消费区,也是茶油的主要生产区域,包括南方各省,主要有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14个省。而大部分北方的城市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消费茶油较少。另外,居民的经济水平直接影响着茶油的消费。城镇居民的收入相对较高,对食用植物油的消费就比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收入相对较低,食用植物油的消费也相对较低。茶油的价格高,只有在高消费人群中才会有较高的需求量,即使茶油作为一种健康的保健油,中、低消费人群的需求量也是十分有限的。

4 浙江省鼓励油茶发展的政策

4.1 国家木本油料作物战略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建议,将木本油料产业与粮食、油菜生产等同列入国家发展战略。

我国食用植物油缺口较大、对外依赖程度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落后。木本油料作物油的品质好、营养丰富;树种抗干旱、耐瘠薄,不与粮争地;一次投入,多年受益;种植成林能发挥生态功能。一方面,我国90%以上的食用油来自油菜、花生、大豆等草本油料,受到耕地面积限制,提高木本油料作物单产潜力有限。另一方面,我国木本油料资源丰富,发展木本油料生产,不仅能提高食用油供给水平,而且能巩固和扩大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有利于增加山区农民收入,是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的战略选择。

木本油料发展前景虽好,但早期投入大,山区农民不易接受。产业发展需要政府大力支持。此外,各方面对发展木本油料重视程度不够,科研基础薄弱,对良种繁育、栽培技术、深加工利用研究不足;管理粗放、加工简单、产业链不完善等原因都制约着木本油料生产的发展。

认识发展木本油料的重要性,利用0.13亿hm2适宜发展木本油料的丘陵荒山和30万km2的喀斯特(石灰岩)地貌,因地制宜发展木本油料,启动科技、推广专项,出台对农民、龙头企业的相应扶持政策,建立有效的资金投入、科技支撑、标准生产等机制,促进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各省区也应摸清资源状况,科学规划,上下联动,整体推进。

4.2 浙江省木本油料作物政策措施

浙江省2013年度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木本油料产业提升项目继续以“扩大良种与技术推广规模,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木本油料生产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总体目标,进一步促进浙江省木本油料产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4月,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林业厅共确定两批38个项目县(市、区)开展,有17个项目县(市、区)同时实施两批木本油料产业提升项目。两批产业提升项目计划项目总投资合计为2.8亿元,两批产业提升项目计划新建良种示范基地总面积133020亩,其中油茶86870亩;计划新建良种繁育基地560亩;计划技术推广油茶面积31810亩。浙江省对油茶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5 浙江种植的油茶品种、产量与效益分析

5.1 油茶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

浙江省推广栽培的主要是长林系列油茶,以长林53号油茶为例,该品种粗枝大叶,枝条硬,而叶子浓密,果梨形,黄带红,大果,盛产期能达到74.7kg,叶厚宽卵形,枝条粗壮,发芽晚,始花期为11月初,花期持续20 d。如果实现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改植换种和推广,必将大大提高油茶的产量。广大油茶种植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来种植合适的油茶品种。

5.2 种植油茶的经济效益

种植优良油茶品种以后,全省油茶林质量将得到全面提高。稳产后,通过抚育改造的油茶林年亩产茶油可达25kg;更新、嫁接和新造油茶林年亩产茶油可达到40kg以上。按全省300万亩油茶林面积计算,届时全省茶油产量将达到7万多t,按销售价格4万元/t计算,年产值达28亿元。除获得主产品茶油以外,每年还可得到茶枯、茶壳等茶油副产品近60万t,销售价格平均按0.2万元/t计算(目前价格),年产值可达10多亿元。因此,浙江省种植油茶年总产值可超过40亿元,对丘陵山区来讲,产值不可小觑。

5.3 种植油茶的生态效益

发展油茶产业在提供茶油等产品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外,更有不可忽视的生态效益。通过荒山荒地造林和对现有退化林场改造将逐渐增加森林覆盖率,不仅增加了林地产出,而且能改善小气候,减少自然灾害。同时,随着油茶产业的不断发展,主产区周围将形成油茶林森林防火隔离带,对其他森林资源形成了有效保护,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5.4 种植油茶的社会效益

发展油茶产业既可提高林地产出,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出口创汇,促进林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通过优化整合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将充分调动企业、农民参与油茶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提高油茶产品的产量、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建设油茶资源基地,扩大油茶加工企业生产规模,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安置社会闲散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发展油茶产业不仅能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健康水平,而且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6 对浙江省油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6.1 发展产业基地,增加资源量

目前浙江省油茶总面积仅300万亩,距离油茶产业大省还有很大差距。要大力扩大油茶产业基地,努力增加油茶资源总量,否则,产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要紧紧抓住国家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机遇,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和政策,把推广的苗木选育好,把基地建设好,把栽种的油茶培育好,使新基地早见效、早受益。加大对现有低产油茶林改造,促进品种更新更换,鼓励油茶林的垦复和管理,提高油茶林产量。积极扶持油茶专业合作社和油茶种植专业大户,推行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大户(农户)的新型种植模式,利用产业大户示范带动,来解决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列服务问题。

6.2 推进综合开发,提高经济效益

结合浙江省实际,引导农民对油茶林进行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发展间作套种经济作物,提高基地综合效益。引导科研机构开展油茶综合利用研究,与加工企业有效衔接,不断推进茶油产品高档化、提高油茶附加值,研发出市场欢迎的特色新产品。在质量控制方面,强化产品质量控制,加强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制定,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引导企业开展油茶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开展油茶副产品综合利用,开发高档日化用品、生物农药和其它新型产品,开发油茶系列产品,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6.3 精心打造品牌,争夺发展高地

利用浙江省适宜发展油茶地市的地方特色,发挥浙江省油茶资源有机的特色,瞄准高端消费群体与旅游市场,努力在产品品质、包装和营销方面创新思路,打造市场知名品牌,抢占整个华东地区油茶产业发展的战略发展高地。

6.4 加强政策引导,促进良性发展

产业要发展,企业、产品、基地和市场缺一不可,支持产业发展,项目、政策、环境和宣传不优不行。必须下气力整合各级各部门油茶产业扶持政策,支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市、区县政府要认真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优惠政策,创新发展机制,依托永定区粮食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扶持一到两个重点企业和品牌发展,扶持一批油茶专业村镇和基地发展,扶持众多的油茶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发展,突出重点,形成政策合力和推动力。

[1]魏振巍.遂昌县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绿色科技,2009(6):41~47.

[2]蔡春燕.遂昌县油茶产业提升项目的现状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0(11):67~68.

[3]浙江省政府.加快发展油茶产业的若干意见[J].新农村,2009(4):112~114.

[4]郭瑞华.福建省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9(2).

猜你喜欢
茶油植物油油茶
广东省油茶种植技术与发展前景分析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林安娜 茶油飘香 绿色扶贫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茶油果
茶油飘香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