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权 谢明强 蔡辉
摘 要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不同剂量对稻飞虱达到防治指标、2~3龄若虫盛期进行防治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药后3~7 d防效达96%~100%,药后10 d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仍有88.5%~98.83%,极显著优于对照农药77.5%敌敌畏乳油、20%叶蝉散乳油。3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推荐用量为50 mL/667 m2(制剂用量),防治适期达到防治指标、2~3龄若虫盛期前。
关键词 甲维·毒死蜱;稻飞虱;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5.1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3-0-02
农药的剂型很多,新型、环保、低毒的水基化农药是目前替代高毒农药的主要品种之一,3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有效成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5%、毒死蜱29.5%),是江苏奥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最新生产的农药新品种,对抗性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烟粉虱、蚜虫、蓟马及蔬菜和果树多种食叶和刺吸式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剂型新颖,能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对环境影响较小,可大幅度降低化学品的投入,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因此,2014年,3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在水稻上用于防治稻飞虱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3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江苏奥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77.5%敌敌畏乳油(山东大成农化有限公司生产)、20%叶蝉散乳油(河北沧州中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地设在贵州省思南县凉水井镇胡家庄胡家庄组叶承才家责任田。地势通风透光、肥力中等、供试作物:水稻,品种:中优T16。栽培方式:两段育秧宽窄行定向拉绳移栽。试验设置3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40、50、60 mL/667m2,对照药剂77.5%敌敌畏乳油150 mL/667 m2、20%叶蝉散乳油200 mL/667 m2和空白对照6个处理,均为制剂用量。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于2013年8月中旬稻飞虱2~3龄若虫盛期进行施药,采用长江-10型手动喷雾器细喷雾,药液量45kg/667 m2。
1.3 调查方法
采取定点调查,每处理区定点5个,每点调查5丛,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喷药后3、7、10 d分别调查各处理残留活虫数,以对照区自然虫口增减率计算出各处理的防治效果,同时观察记载个小区甘蓝生长情况、药害发生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田间式验结果表明,药后3 d,3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400、50、60 mL/667 m2处理对稻飞虱2~3龄若虫盛期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2.12%、93.13%、99.23%,与对照药剂77.5%敌敌畏乳油处理73.5%、20%叶蝉散乳油处理65.23%显著差异极显著于;药后7 d防效,3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40、50、60 mL/667 m2处理分别为96.19%、99.67%、100.00%,略有上升,对照药剂77.5%敌敌畏、20%叶蝉散对稻飞虱防治效果下降,但总趋势与药后3 d一致;药后10 d,3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40、50、60 mL/667 m2处理对其控制效果与药后7 d基本相近。因此,3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防治稻飞虱以50 mL/667 m2为宜,对水45kg/667 m2均匀喷雾,防治适期应掌握在达到防治指标后的2~3龄若虫盛期为宜。
3 结语
目前,稻飞虱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要措施、防治频率高,长期以敌敌畏、叶蝉散、噻嗪酮等农药进行防治,加之不合理用药,稻飞虱的抗性上升快。合理交替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延缓或克服稻飞虱的抗性倍数的提高,确保水稻的食用安全。3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是江苏奥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最新生产的新型环保农药,与环境相溶,是低毒高效农药新品种[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用于防治稻飞虱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优点,药后3~7 d防效可达96%~100%,明显好于对照药剂77.5%的敌敌畏乳油、20%的叶蝉散乳油;药后10 d,3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40、50、60 mL/667 m2处理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77.5%的敌敌畏乳油、20%的叶蝉散乳油,且对作物安全。3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防治稻飞虱推荐剂量50 mL/667 m2,对水量不低于45 mL/667 m2,防治适期宜掌握在均匀喷雾,防治适期应掌握在达到防治指标后的2~3龄若虫盛期为宜。至于30%甲维·毒死蜱对水稻及其他作物的害虫防治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震.稻飞虱防治经验[J].农技服务,2013(12):1287.
[2]刘庆普.浅谈水稻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J].农家科技,2014(9):86.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