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大田玉米施肥试验简报

2015-04-16 01:21庞容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施肥技术玉米

庞容

摘 要 大田种植是我国农作物种植的主要模式,大田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高产性对农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玉米的大田施肥为例,从施肥种类、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方面对大田的土壤施肥配方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施肥技术;重庆市涪陵区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3-0-02

若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不能达到作物生长的需要时,就要及时对土壤的养分进行补充,这一过程就成为施肥。土壤的物理结构也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由固态、液态、气态三个物理相组成的[1]。总的来说,在适宜玉米生长的土壤中,固相的比例要50%以上,剩余的部分由气体和水填充。这些物相的组成会影响作物的吸收功能,另外,也对水养的运输产生作用。

有些肥料除直接增加土壤养分,还能通过调节土壤反应,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2]。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在大田栽培过程中,要保证底肥的充足,注意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根据其生长规律追加不同比例不同含量的肥料,以保证高产丰收。

1 作物需肥规律以玉米为例

要研究大田施肥的方法,必须先了解所要种植的作物的各个时期的营养需求。玉米在雄花开放的时候对氮素的需求量还是比较稳定的,在成熟期的需求量降低,但是氮肥是玉米整个生长期必不可少的元素,从始至终都在吸收;对于磷的需求则是集中在抽雄吐丝时期;玉米对钾的吸收,以拔节至孕穗期最多,开花期达到最高,以后停止吸收钾,反而由于钾素外渗植株体外,钾素有减少趋势。所以,对于玉米的施肥来讲,播种前,施好底肥并结合后期合理追肥才能有效的管控好玉米的大田生产。

2 施肥方法与用量

2.1 施肥方法

2.1.1 施足底肥

在作物栽培前,在土壤中施加的肥料被称为底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还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化肥。将所施加的肥料充分混匀,可采用穴施或者是条施,与耕地一同进行,将肥料翻入土壤中。靠近玉米的播种穴,易于作物养分的吸收。施用前再掺合氮肥,可以减少土壤固定,提高肥料利用率。宽行套种玉米将基肥条施于玉米播种带中[3]。

2.1.2 种肥

在玉米播种时,随播种一同放入播种穴的肥料叫做种肥。一般以速效化肥为主。应根据所使用化肥的性质决定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的施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对作物无害的。种肥一般选用氮磷钾肥的综合施用。

2.1.3 分次追肥

做好追肥工作,分不同时期施不同量的肥料。全部追肥按6:3:1分配。攻穗肥需在拔节期至抽雄穗之间追施,夏玉米在11~13片展开叶,正值雌穗小花分化盛期,这个时期,营养器官的生长伴随着生殖系统的成熟,需要更多的养分和水分,是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应该进行追肥,最好再用速效氮肥,以保证养分的快速吸收,并结合中耕的田间管理效果更佳。攻粒肥需在抽雄穗前后10~15 d进行追施。此时,植株叶片即将完全展开或已完全展开,雌穗完成受精,玉米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阶段。

2.2 施肥量

2.2.1 有机肥量要充分

有机肥量要充分,土壤的肥力对玉米的产量有明显的影响,要从分的利用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养分和物理结构,综合来说,有机肥的施用量要求在60 t/km2以上[4]。

2.2.2 氮肥

玉米要施好底肥,调控追肥用量,夏玉米要施好追肥。在单产达500 kg以上的高产田,施氮应稳定在150 kg/km2;单产300~500 kg的中产田,施氮应稳定在120 kg/km2;单产小于300 kg的低产田,施氮应稳定在6~8 kg/km2。同时,合理调整施用时期和方法,提高氮肥利用效果。

2.2.3 磷肥

磷肥主要指的土壤中,作物可以利用的磷的含量,也就是有效磷含量。底肥中还有丰富的磷肥,一般在后期追肥过程中,为保证磷肥的充足,施加的量在100 kg/km2以上。其应该深施、早施。

2.2.4 钾肥

玉米对钾肥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如果不对土壤中的钾肥进行补充,土壤会出现肥力下降的严重后果,会导致玉米大幅度减产,在大田作业中钾的含量应该保证在120 kg/km2以上。氮磷钾的比例应该为10:5:6。

2.2.5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很少的一类营养物质,并不是说需求量少就不重要,而微量元素往往是必需的,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补施玉米锌肥,可在玉米浸种、包衣等方面配施,也可在玉米播种或苗期追肥时,普遍施用1~2 kg的硫酸锌,还可在玉米专用肥中或玉米苗期叶面喷药,喷肥中添加锌肥等[5]。

3 结论

作物从种子萌发到种子形成的整个生育过程中,要经过许多不同的生育阶段。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土壤中的养分对玉米的产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物都要通过根系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断提高,到成熟期,又趋于减少。对养分吸收的高峰期和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需求,不同作物也是不一致的。在大田生产中,应科学合理的根据不同的作物的不同的生长时期,对作物施加不同种类的肥料。

参考文献

[1]王伟妮,鲁剑巍,李银水,等.当前生产条件下不同作物施肥效果和肥料贡献率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9):3997-4007.

[2]吴永常,王道龙.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变化趋势及中长期预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3(1):20-25.

[3]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化肥区划[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6:15-26.

[4]尚金霞,李军,贾志宽,等.渭北旱塬春玉米田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效果与增产增收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3):2668-2678.

[5]介晓磊,韩燕来,谭金芳,等.不同肥力和土壤质地条件下麦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8,24(6):884-888.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施肥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我的玉米送给你
节水灌溉施肥技术在商丘市的应用研究
浅析烟草栽培的技术要点
吐鲁番设施早春番茄绿色生产施肥技术要点
分析我国咸阳地区苹果施肥技术
最饱满的玉米
七穗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