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明
一、缘起
上学期初,因为一位老师调动工作,王老师作为初二(四)班的新班主任接手了这个班级。刚接手时,别的老师就反映,这个班不太好带,有不少问题学生,学生纪律差、成绩差、凝聚力差,自由散漫惯了。听到这些反映,王老师心理打了个结,顿感压力倍增。
开学一周后,她就发现了班级的种种问题。第一天升旗,很多学生迟到或者未到,也没有请假,询问原因,各种理由。制定了值日生表,但不少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时间和职责,尽管值日表已经张贴在教室墙上的公告栏里,且开学第一天班会课已当众宣读。对于已经初二的学生,王老师感到很是恼火,在班会上狠狠地批评了大家。学校安排三月份雷锋月活动,她让班委组织同学想想有什么好的活动开展,响应的人聊聊无几。大家都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大多数班级学生的卫生意识差,喜欢带零食或饮料到教室,吃完喝完之后的包装袋等垃圾抽屉里乱扔。教室玻璃上的灰尘很多,也没有人去擦。学生的纪律意识很差,不少学生上课时喜欢拿着手机上网玩游戏,老师上课经常要停下来强调纪律,课堂教学被多次打断,影响了教学效果。班级学生平均成绩在整个年级中最差,同学们自暴自弃的氛围很严重。同学集体层面的沟通很少,除个别小团体喜欢下课聚在一起,与其他同学交流很少。在集体性活动中,学生参与积极性很低。作为一个班集体,几乎没有获得过集体荣誉。
面对这样一个班集体,王老师心想既然班级纪律差,我就抓纪律,她让班委天天考勤。然而,虽然同学们来的比以前人多了,但大家心里颇有微词,对老师和考勤班委的意见很大。王老师看这些学生不怕老师,心想那我就要树立权威,让他们畏惧老师。于是对表现不好的学生,她当着全班的面,狠狠地批评,做到杀鸡儆猴。然而,一个学期过去了,似乎班级学生上课的纪律好了一些,但同学们的凝聚力还是不强。期末考试中,成绩并没有提升多少,仍然是年级最差。王老师感到了一种挫败感,抓了一个学期的班级管理却成效甚微,且她觉得很多学生心理变得更加抗拒为此,她又陷入到深深的困惑之中。
通过分析该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没有目标,消极散漫,缺乏沟通,凝聚力差的班级。王老师的班级管理虽然有心,但是无力,效果并不好。这也是中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经常会碰到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陈旧,强调权威,喜欢批评,总把学生当成被管束的对象,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陷入管理困境。
二、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困境
班级作为学校的一个基层组织,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影响巨大。然而,就像王老师一样,不少中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会碰到许多现实困境,突出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班级管理机制
不少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常常以问题为导向。因此,很多班主任是带着一副查找问题的“眼镜”来审视学生。在理念上通常把学生当成被管束的客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班主任没有树立起真正“以生为本”的学生观,仅仅通过考察出勤率、活动参与、学生违纪情况、学生的成绩等量化班级工作。有的班主任对学生管理甚至主要以批评教育为主。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着眼点是班级发生了什么问题,哪些方面做的不好,然后去“管束”和“纠正”,而没有想过如何去激发和挖掘出整个班级的积极正面的力量。
(二)班级缺乏共同的目标
班级管理中,不少班主任没有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仅凭经验或自己的主观臆断来管理班级。很多班级没有制定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没有了共同目标,班级发展就没有了方向,就像行驶在海上的帆船,漫无目的,无法到达彼岸。然而,共同的目标就是班级组织共同期待的结果,是大家共同的梦想。一个有目标的班级,集体就会充满向心力,就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没有目标的班级是缺乏凝聚力、竞争力和活力的。案例中的这个班级就没有共同目标,表现出凝聚力差,像一盘散沙。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优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所以,一个良好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奋斗目标。当然,有的班级尽管也制定了共同目标,但更多是班主任个人的决定,并不是班级成员集体决定的,自然不能得到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内心认同。
(三)班主任的管理方式绝对权威化
以往的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大部分班主任处于班级管理的绝对权威地位,在班规的制定、班级事务的管理、对学生评价等,都由班主任说了算。班主任充当着“管家”、“警察”的角色。学生作为被管制的对象,没有参加班级管理的机会。这种权威式管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防范与不信任,而且缺乏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殊不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权威化管理,很容易就扼杀了班级的民主,没有了民主就不可能有平等,而学生是渴望平等,渴望民主,渴望尊重,渴望信任的。权威化管理要求学生服从和执行,也导致班主任没有从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也无法对学生这些方面能力进行培养。
(四)班级管理的过程过于僵化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班主任过分注重监督;二是管理中过分依赖班委,班主任通常依靠班委进行事务传达和汇报,班委都是对班主任的命令服从和执行者;三是缺乏激励机制。有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只是重视事情的完成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激励;四是缺乏透明的考评机制。透明度不够就会影响班级团结。事实上,很多决定都是班主任单方面的强调,僵化的自上而下式的管理过程,缺乏对班级每一位成员的调动,无法体现团队集体决策,相互协调,共同推进的过程。其结果是班级活力和潜能无法激发出来。
面对这些现实困境,班主任如何带领班级突破困境,积极地转变和发展?欣赏式探询的理念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域,带来全新的思路。
三、欣赏式探询:强调组织积极的变革与发展
欣赏式探询(Appreciative Inquiry,简称AI)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大卫·库珀里德(DavidL.Cooperrider)提出的。它是当今社会组织发展和变革的一种崭新模式。欣赏式探询是当前管理领域内一种以激发、动员、探询优势为导向的积极的变革管理模式,由发现组织及其成员的优势(核心专长与战略优势)开始,确保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共同设计未来,并最终实现组织效能的显著改善。[1]
欣赏式探询强调挖掘组织中的优势和特长。传统的组织管理多是以问题为导向,大家都默认的一个规则就是如何修正错误,而对组织中的优势和特长却鲜有问津,关注较少。然而从人的心理来说,肯定优势比修正错误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欣赏式探询基于人们和组织都有积极的潜能的假设。每一个组织系统都有许多尚未开发的、激动人心的积极资产。实践表明,将这些积极的资产组合起来,不仅可以改善绩效,还可以促进组织变革,实现成员与组织的双赢。欣赏式探询就是要终结传统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变革方法,而代之以激发、动员、探询优势为导向的积极变革模式。 [2]
欣赏式探询从操作上来说包括四个关键阶段,称为4D循环模式。[3]首先是发现(Discovery),发现就是要调动整个系统中的利益相关者都参与进来,找出各种优势和最佳实践及其相互关系,找到“我们过去与现在最为成功的要素”。其次是梦想(Dream),这一阶段就是基于已发现的潜能,围绕更高的追求,创造清晰的结果导向的愿景。第三步是设计(Design),设计就是要理清理想中组织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进行组织设计,以使人们可以利用并放大“积极的变革核心”,实现全新的梦想。最后一步是实现(Destiny),就是进一步强化整个系统积极肯定的性征,满怀希望和动力,去实现更为远大的组织目标。4D循环中围绕乐观的主题进行学习、分享和行动。乐观的主题是欣赏式探询的起点,决定着整个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内容与任务。
另外,欣赏式探询过程中需遵循五大积极变革原则,即建构主义原则、同步原则 、诗意原则、预期原则和乐观原则。欣赏式探询过程中,只有组织成员深刻地理解和遵守这五条关键原则,才能够灵活的设计和运用欣赏式探询,创造性地实践积极的变革。[4]
四、班主任如何运用欣赏式探询开展班级管理
通过以上班级管理困境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无论是班主任的管理理念,还是从具体管理的方法、目标以及过程,都存在不少问题。实际管理过程中,不少班主任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尽管我国新课程改革中也提出了班级管理的合作、自主、探究等理念,但很多班主任不知如何具体操作。而欣赏式探询的理念与新课改班级管理的理念不谋而合,都把组织视为一个成长和发展的组织,而不是仅仅接受外在控制的管理性组织。这个契合点为欣赏式探询运用于班级自主管理提供了基点。[5]而且,欣赏式探询具体操作方法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提供了重要借鉴。具体可以按照欣赏式探询的4D循环模式步骤开展班级管理。
(一)发现班级正面力量
这一阶段,欣赏式探询的核心做法就是要发现班级和班级中每一位成员的正面力量。这些正面力量就是组织的积极因素,是班级的正能量。这些因素可以使每一位成员感到振奋和鼓舞。可以由班主任通过班会等形式开展。以积极乐观的话题引导学生对班级的过去、现在的成功要素进行梳理,挖掘出班级的优势和潜能,并将已有优势和可能的竞争优势结合起来,发现新的潜能和更高的目标。发现的过程是一个深入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它是消除焦虑,消除彼此防卫,增强信心,提升积极性和提高效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应是一个共同体,教师一方面应该在与学生的深度对话和互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潜力、优势、希望和梦想等特质,为学生个人成长和班级目标达成积聚能量;另一方面,对学生的不足与劣势也不能作诊断式的、先验的评价,避免形成不客观的“刻板印象”。[6]例如:
我们班级如何变得更加团结?可以深入挖掘班级发展过程中团结的事件。比如,运动会拔河比赛中同学们齐心协力赢得比赛;接力比赛中同学们超级啦啦队的呐喊助威;广播操比赛前大家的刻苦训练;班级中有同学生病住院后,大家的集体探望等等。这些与班级团结相关的积极事件需要同学们通过头脑风暴,把它们充分挖掘出来,共同体验和分享。
整个过程应该是积极乐观,鼓舞人心的,欣赏班级和每一位学生的优点,让每一位同学都感到是有价值的。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建立学生对自己和班级的积极自我认知,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有利于发挥集体的内在力量。
(二)构筑班级共同愿景
构筑共同愿景就是梦想阶段,共同愿景是班级的共同目标。它是将已经发现的班级和学生的优势进行深入探讨和组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描绘出班级发展的美好未来愿景。通过积极地对话,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充分地描绘自己的愿景,同时聆听他人的美好愿景。描绘的未来愿景应该逐步清晰化和具体化,或者以“故事化”的方式呈现。例如:
让同学们想象一下,你心目中的优秀的班级是什么样的?能否用文字或者画图的方式形象地描述出来?
如果我们按照我们的计划执行,一年以后,我们的班级将会变成什么样?它应该是同学们共同期待的美好蓝图。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认真聆听每一位学生发出的声音,及时地鼓励和尊重学生充分表达和对话,尽可能地从情感上给予学生积极支持。
(三)学生参与下的班级共同愿景的设计
这一阶段,就是要在同学们构筑了美好的愿景前提下,需要回归到具体的现实中,通过班级共同愿景来充分地调动组织积极正面的潜能,根据组织共同愿景实现的条件和基础,精心开展组织设计。这个设计是全体同学共同参与、深度对话、集体探询的过程。设计阶段需要明确组织开展活动的原则,并对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职责和角色进行清晰定位,以保证组织采用最佳的结构与恰当的方式来实现全新的梦想。
(四)通过团队合作实现班级共同愿景
相对于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的僵化,欣赏式探询强调通过团队合作过程实现班级共同愿景。它强调要构建扁平化的班级组织。班级成员之间打破界限、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彼此按照设计的步骤和角色定位行动。所有成员要努力地向共同愿景不断靠近,通过相互支持和鼓励,强调团队作用,创造出积极的实践效果。在整个愿景实现阶段,所有的组织成员应该是积极地、主动地行动,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接受命令。这完全不同于以往班级管理中的行政命令导向的管理方式。愿景实现阶段注意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合作与共同创造的网络组织。在这个组织行动过程中,大家彼此是开放、信任、共享、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的。
另外,在整个欣赏式探询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班主任是活动的领导者,这里的领导者不是权威的管理者,而是班级积极变革的发起人和推动者。班主任首先要学习并且认同欣赏式探询的理念和方法,给班级播下欣赏式探询的种子,自始至终都与学生以平等身份参与其中。学生要认识到自己是组织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与整个班级组织的生命息息相关,所有的学生共同期许班级的美好未来。除此之外,欣赏式探询实施的过程还需要学校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需要师生们的加倍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班级的共同梦想。
参考文献
[1]钟志农."欣赏式探询"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中小学管理,2009(12).
[2][3][4][美]大卫·库珀里德,戴安娜·惠特尼著.欣赏式探询[M].邱昭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6,6-9,64-70.
[5]王学伟.欣赏式探询:促进班级自主管理的新视角[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3).
[6]张新平.欣赏型探究及其对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4(3).
责任编辑 戴双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