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
(身份证号:130104198209061338)
浅谈园林色彩的配色原则和方法
王辉
(身份证号:130104198209061338)
本文通过对园林色彩配色原则及方法进行阐述,希望能为园林设计工作者在园林色彩设计过程中提参考,使现代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彩和更具有时代气息。
园林色彩;配色原则;方法;运用
1.1协调统一原则
在园林景观中,色彩的配置必须符合环境的整体协调统一。遵循协调统一的原则关键是要正确处理景观中基调色与支配色的对比关系问题。当植物、建筑、小品、铺装、水体等景观元素一起出现时,我们可以利用色彩的造型能力,使景观小品或建筑成为视线的焦点或成为景观的标识。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植物大面积或小面积作为单独观赏对象出现,在选择其色彩时一定要谨慎,这里,我们要分析的是当植物处于支配地位和作为单独观赏对象时的配色处理,不仅从单体上要得到协调的色彩效果,与周围环境更要协调统一。一个好的建筑群体色彩需要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创造生动、优美的居住区空间景观。
1.2主题鲜明原则
现在的园林景观设计种类繁多,博采众长,不过在设计前应详细了解主题要求,在研究色彩的组合时,应该尽可能服从园林主题思想,注意对主体色彩的把握,周边环境彼此尊重,才能达到“和平共处”的原则,使设计更能深入人心。
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美的色彩关系,称之为色彩的配置。园林的色彩配置,是通过对深度空间组合中立面底色、平面底色、点缀色以及调和色的运用,以明暗深浅的变化和色彩强弱的变化与色彩冷暖的感觉在画面中造成前、中、远三个主要层次的深度视觉空间。总的来说色彩的配置要遵循从面到点,从整体到局部的理性配置顺序。
2.1确定立面底色
从各园林要素中可以看出,远山、蓝天、高大背景植物均可以像天幕一样充当景观的立面底色,就像绘画一样,首先明确画面的主环境色调,下一步的景观色彩配置都要受到主环境色的影响。园林中的主色调是随时令而改变的。重色调在园林空间色彩构图中所占比重应是最小的,但其色相的明度和纯度应是最高的。当立面背景是暖色调时,如在砖红色的墙根或屋角布置时,作为前景的植物色彩应是冷色调的;当背景是冷色调时,前景应为暖色调;绿色背景主要是利用观叶植物,选择枝叶紧密,叶色浓暗,终年常绿的树木为背景效果最好灰蓝的天幕或绿色的背景,前面可以放置一些明亮色的花坛或小品,总之要是补色或是邻补色,使其色彩跳跃出来,显得生动夺目。
2.2确定平面底色
铺装、水体颜色、地被植物一般作为平面的底色出现在景观中,这些底色在人的视野范围内面积大,观看时间较长,同样作为景观设计中色彩配置的重要背景颜色。园林中的平面底色主色调主要是以植物开花时的色彩表现出来,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如杭州植物园的主色调,在早春白玉兰盛开时为白色,在樱花盛开时又变为粉红色。
设计中,要把底色和其它的景观元素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来安排园林景观色彩构图,究竟哪一种色彩处于底色地位是由设计所追求的色彩效果决定的,要与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统一。
如不是为了特殊的效果,其它色彩一般作为点缀色而出现,即在天空、水体、铺装等色彩基调上的合适部位适当的点缀些对比色,这时,我们可以将建筑、小品、灯光的色彩加进来,从明度上划分层次,营造空间效果,形成多种色相的配合,给人一种生动欢快活泼的感觉。公园、广场、绿地中,从整体来看都是以深浅不同的绿色植物组合作为背景色的,其它的景观元素的色彩一般都是穿插其间作为点缀色而出现。但在一些主要活动场所,植物材料的比重可以有所降低,其它的硬质元素的数量增大或者很大,这时从局部来看,绿色就会成为点缀色。与园林环境关系取得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布置在园林植物附近的建筑小品,应以对比为主,在水边和其他建筑边的色彩以协调为主。
为了避免色彩衔接得过于生硬,在点缀色和底色之间,还要设置一些过渡地带来缓和。即在前景和背景之间应该有适当中明度或低明度的色彩过渡,当色彩设计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发现色彩过于单调或是对比过强,可以加入其它颜色使色彩趋向丰富和柔和。我们可以在色彩构图中加入无彩色、白色、灰色、黑色等,都能取得较好的调和效果。如果加入有彩色时,则应选择色相接近,但能通过明度或彩度加以区分的色彩,或是明度、彩度接近,但能通过色相区分的色彩。
我们在园林景观应用中必须仔细观察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牢记配置原则和方法,把色彩的物质载体进行科学组合,才能使其体现出丰富、协调的时代感,营造出一个多姿多彩多彩的生态景观世界。
[1]吴国荣著.色彩视觉思维[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聂庆娟,孟朝著.色彩在园林中的应用[M].河北林果研究,2002.
[3]金涛著.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营建[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4]薛健著.绿化空间与景观设计[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6.
[5](美)麦克哈格.苗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TU986.2
A
1673-0038(2015)31-0223-01
201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