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 胡耀群 邵先笋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
指导:夏永良
夏永良运用补中益气汤验案6则
王 璐 胡耀群 邵先笋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
指导:夏永良
补中益气汤 治疗应用 验案
夏永良是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国家级名中医陈意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先后师从李德新教授、晁恩祥教授及宋康教授。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以补中益气汤为补气之纲,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取得了明显疗效。该方出自李东垣《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书中记载:“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黄芪味甘微温,入肺脾经,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是为君药。人参、白术、炙甘草甘温补中,辅君药以加强益气健脾之功,为臣药。气虚日久,气不生血,当归味甘性温,以此养血和营;气虚则胸中气乱,陈皮辛温行气,以此调畅中焦气机,使清浊之气各行其道,并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俱为佐药。再配少量轻清升散之升麻、柴胡,协助益气之品以升提下陷之中气。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作使药。诸药配伍,脾运气充,清阳得升,浊阴得降,诸症可除[1]。目前此方多用于治疗子宫脱垂、不明原因低热等弛缓性疾病,然夏师认为此方不独治“中气下陷证”,只要辨证准确,增损应用,可用治外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等多科疾病。现将夏师运用补中益气汤验案6则介绍如下。
黄某,女,4岁。2012年3月23日初诊。
家人代诉患儿肛门胀裂,大便秘结,数日不行,便时努挣,挣则疼痛剧烈,伴少气,鲜血不多,粪便或粗或呈颗粒状,质不硬,平素挑食、口臭、五心烦热。观其面色少华,身形较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诊为脾胃亏虚,升降失常,浊阴不降之证。拟升清降浊之法。处方:
生黄芪10g,生白术25g,升麻3g,柴胡3g,葛根15g,枳壳9g,杏仁6g,紫菀9g,郁李仁6g,连翘6g,槟榔6g,炒麦芽12g,炒鸡内金6g。常法煎服。
2012年3月30日复诊:家人诉肛裂好转,大便已行。效不更方,续服半月,缓解。
按:肛裂者,有虚实之分。实者乃热结肠燥,大便难行,久则损伤肛络,致气滞血瘀;虚者,阴虚津亏,肠道失润,排便不畅,而伤及肛门[2]。本例患儿年幼,加之平素挑食,饮食失调,故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不足,气不足则大肠传导无力,血不足则肠道失于濡润,便秘日久则损伤魄门;气机升降之枢机不利,则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内生阴火,故见口臭、五心烦热。用增损补中益气汤,配合宣肺调气、消食导滞之药,使清阳升浊阴降,则诸症除。
施某,男,62岁。2012年7月3日初诊。
诉耳内鸣响多年,鸣声尚轻,如闻蝉声,渐至耳聋,平素感神疲乏力,鼻塞时作,观其面色无华,耳轮淡白,舌淡苔薄,脉沉细尺弱。诊为肝肾亏虚,清阳不升。拟补益肝肾,升清降浊之法。处方:
黄芪15g,炒白术15g,太子参15g,升麻6g,柴胡10g,炒黄芩10g,半夏10g,山药15g,山萸肉12g,肉苁蓉10g,炒杜仲10g。常法煎服。
服用7剂后感神疲好转。随症加减,续服3月后,诸症明显好转。
按:耳鸣者,有新久之分。新病者,实者居多,大抵为湿热、热毒上攻于耳;而久病者,往往为虚,不外精、气亏虚之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此例患者,耳鸣日久,神疲乏力,结合舌脉,虚故也。年过六旬,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则耳窍失养;脾气亏虚,清阳不升,则耳窍不通[3]。故以补中益气汤补脾升阳以开窍,小柴胡汤调畅气机,直达病所,再加补益肝肾之药以养精血,标本兼治则疗效佳。
徐某,女,61岁。2013年1月20日初诊。
诉鼻塞不通,清涕量多,色白不臭,嗅觉稍减,晨起及入夜尤甚,遇刺激或冷风即喷嚏频频,伴鼻咽、眼睛瘙痒,平素体虚易感,畏寒肢冷,咳嗽痰白。观其面色白,肌肉不充,舌淡红苔白,脉细弱。诊为脾肺气虚,清阳不升。治以益气健脾升阳,祛风通窍。处方:
黄芪30g,党参15g,炒白术15g,升麻5g,柴胡5g,桂枝9g,白芍9g,白芷9g,蝉衣5g,僵蚕10g,荆芥10g,防风10g。常法煎服。
服药7剂后,诸症稍减,随症加减,继服1月,诸症明显改善。
按:过敏性鼻炎即中医“鼻鼽”,症状发作快,消失亦快。此病与肺脾肾三脏相关[4],鼻为肺窍,主通气司嗅觉,肺气虚寒或肺经伏热,则宣发不利,肺精不化,致鼻塞不通、清涕不止。脾居中焦,主运化,为气机升降之枢,若脾气虚弱,上焦之气不通则鼻窍不利,津液失布则清涕频频。肾为一身之本,若肾阳不足,五脏之阳均难发越,温煦失职,津液失于化生和输布,亦会出现鼻塞流涕之症。此例患者鼻塞日久,体弱易感,为肺脾气不足之体,以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升阳开窍为主,辅以桂枝芍药调和营卫,荆防轻浮祛风,即可奏效。
李某,男,17岁。2013年5月6日初诊。
患者诉哈欠频频,时时欲睡,餐后尤甚,寐时不酣,醒来体力不复,注意力分散,学习倦怠,汗出易烦。观其面色少华,面发痤疮,以两颊、鼻部为主,舌淡苔薄腻,脉细。诊为中气亏虚,清阳不升。拟补益中气,化痰开窍之法。处方:
黄芪20g,炒白术12g,炒党参10g,当归6g,陈皮10g,升麻6g,柴胡6g,石菖蒲10g,远志10g,五味子6g,半夏10g,丹参10g,炒麦芽15g,天麻9g。常法煎服。
此方加减1月后,嗜睡之症明显缓解。
按:“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醒”,嗜睡患者,往往由阳虚阴盛,阳不出阴所致,治应补虚泻实,调理脏腑阴阳为主[5]。此例患者中气亏虚,清阳不升,神失所养则嗜睡、神疲;学业紧张,烦劳则阳气张,出现汗出易烦、面发痤疮。故用补中益气汤补脾气,升清阳,消阴火,配合菖蒲、远志等化痰开窍宁神,神养明净,则精神振作,反应灵敏。
李某,女,32岁。2013年4月5日初诊。
患者结婚多年未孕,各类妇科检查均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平素月经先期,经量较多,色淡红,行经时小腹空坠,痛经不显,有少许血块,伴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大便质稀,排出不畅,观其面色淡白,舌淡红、苔白,脉细弱。辨为脾气亏虚,精血不足,兼有气机不利之证。拟健脾益气为主,辅以疏肝行气之法。处方:
炒党参10g,生白术40g,黄芪12g,升麻5g,柴胡5g,葛根30g,枳壳10g,佛手10g,梅花6g,制香附10g,肉苁蓉10g,菟丝子10g,制首乌10g,干姜5g,杏仁10g。7剂后,患者感神疲稍减,增减此方续服1月后竟经停妊娠。
按:不孕症的病因复杂,辨证要点为脏腑、气血、经络的寒热虚实。临证中常常把重点放至肾中精血及冲任之气血是否充足。本例患者,素体虚弱,从行经周期、经量、经色及舌脉,大抵可断为脾气亏虚。脾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失运,则气血不足,冲任失养,难以孕育胎儿。此处以补中益气汤补脾益气为主,联合疏肝解郁药调畅气机、促排卵,再配合补益精血之药充养胞宫,故旋即有孕。
钟某,女,33岁。2012年11月17日初诊。
诉产后感神疲乏力,肢倦懒言,时时胸闷,腹胀不舒,平素畏寒肢冷,腰膝痠软,大便偏溏,观其面色黄白无华,舌红苔薄白,脉细弱。诊为脾胃亏虚,肾阳不足。拟健脾益气,温补元阳之法。处方:
黄芪20g,生白术30g,生晒参9g,升麻6g,柴胡6g,当归10g,陈皮10g,炒鸡内金10g,炒麦芽15g,焦山楂10g,砂仁5g(后下),苁蓉10g,菟丝子12g。常法煎服。
服药1周后,感诸症稍减,随证治之,加减续服半月余,诸症愈。
按:产后妇人,由于分娩时用力、汗出等亡血伤津,元气受损加之创伤,脉络受损,往往有“多虚多瘀”的特点,此例患者亦不例外。素体肾阳亏虚,加之产后失于调摄,脾胃亏虚,故阳气、精血不足,肢体失于温煦、濡养,而出现肢冷、神疲、倦怠。脾虚,中焦气机斡旋不利则胸闷、腹胀。故以补中益气汤补益脾胃,化生气血,充养四肢,再配合补肾益精、消导行气之药,效如桴鼓。
[1] 连建伟,李冀.方剂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1
[2] 蔡而玮,韩文华,游志华.陈民藩教授论肛裂的中医治疗.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8):1639
[3] 史凌云.耳鸣耳聋治五脏.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8):960
[4] 曲静,支楠.过敏性鼻炎的古代文献研究.中医学报,2013,28(7):1093
[5]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4
R289.5
A
1672-397X(2015)01-0050-03
王璐(1988-),女,硕士研究生,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研究。263810781@qq.com
2014-05-23
编辑:傅如海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13ZB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