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汇 福建省大田县桃源镇畜牧兽医水产站 366101
湖羊乳房皮肤炎症主要发生于舍饲的哺乳母羊及妊娠后期母羊,由于舍饲养羊密度比较大,挤压、碰撞、摩擦等因素,而且羊群整日整夜呆在羊圈,使得羊圈内细菌病毒没有净化的时间,消毒很难做到彻底。加上舍饲的羊饲草饲喂单一,运动不足导致抵抗力相对于放养的羊较弱。因此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导致炎症的发生。现将2014年5月大田县桃源镇某规模湖羊场羊群发病和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该湖羊场存栏1 800只,其中生产母羊900只,每个月产羔将近200只。因此几乎每天都在产羔,羊圈始终都有羊,没有空栏的时间,养羊密度偏大。在5月中旬陆续发现羔羊断乳体重有所下降,还出现个别羊死亡。母羊发病期间使用青链霉素、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治疗,部分患羊得已康复,还有部分无效。至就诊时发病母羊20只,死亡羔羊3只,7只母羊采食量下降,很多羔羊处于饥饿状态。经观察该羊舍坐落于山上,地板用松木心做成。自5月份开始天气处于梅雨季节,日照逐渐延长,而且经常暴风雨漂打,栏舍周边潮湿,蚊子苍蝇横飞。
患羊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脓疱增多时乳头破溃,个别羊继发感染乳房炎。母羊拒绝哺乳,造成羔羊饥饿,甚至死亡。此病主要发生在哺乳期湖羊,而且多由乳房的后下方开始,这是因为哺乳期羊只乳房膨大,易与地面等污物接触,尤其是乳房的后下方。最初乳房皮肤表面形成散在的浆液性水疱,2~3 d后由浆液性转为脓性,内含黄色浓稠的脓汁,脓汁仅在皮肤上皮层内,在毛囊口处形成粟粒大到豌豆大的栓塞。4~5 d后表皮坏死,脓疱破溃,形成一薄层痂皮。再经4~5 d痂皮脱离,初脱痂时遗留红色痕迹,以后痕迹则完全消失,与周围皮肤无任何区别,当脓疱增多时,在乳房体及乳头上均可发生脓疱,有的则呈扁平或者圆锥形,呈突起的乳头状,个别病例在脓疱里面有蒂,而且大的脓疱在排脓时常发生出血,受微生物感染而使病程延长。尤其在乳沟内较多,聚集成片,只是局部发生脓肿,稍有疼痛,拒绝哺乳羔羊,造成羔羊乳水不足,甚至出现羔羊饿死现象。但患病母羊并无全身症状。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对饲养环境的综合分析,诊断为乳房皮肤疣(又称皮肤乳头状瘤)与乳房毛囊炎的混合感染。
1)当发现乳房上有个别或少数毛囊炎时,及时给局部涂搽5%碘酒,可以阻止其病情发展,而使病程缩短到5~6 d。并且一般情况下只涂碘酒就可使大部分病例获得痊愈。必要时,每天用抗生素软膏涂抹2次。
2)如果脓疱很多,除了采取局部治疗措施外,再配合肌肉注射青霉素80万u、黄芪多糖5 mL、每天2次,连用3 d为一个疗程。
3)采用高锰酸钾或者食醋清洗创面,每天2次。灌服维生素C、维生素 B2各0.6 g,病毒灵片0.8 g,连用3 d为一个疗程。
4)对于乳房出现较多的乳头状瘤时,可采取静脉注射患羊血清或者全血10 mL。
经采取以上措施7 d后,疫情得以遏制,羊群未再有新增病例,患病羊基本痊愈。
1)发现患羊及时隔离,并实施母子分栏饲喂,防止长时间抢乳而弄破脓疱,造成感染。
2)每只母羊最多哺乳2只小羊,多余的应进行人工哺乳,以免因为抢乳咬破乳头造成感染。
3)每天上下午用火碱等消毒药对羊群、羊舍及饲喂工具等能够接触到的物品进行彻底消毒,以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
4)严禁从疫区购买或引进羊只。当从外地调羊时,要确认无病后才能与自养羊群合群。
5)加强妊娠母羊的营养,并让其经常运动,增强其抗病能力。
6)及时关注最近天气情况,做好雨前防护措施,避免圈舍遭暴雨侵袭。
7)及早训练羔羊吃食,采取母仔定时哺乳或“昼离夜合”的管理办法,减少羔羊吮吸抢乳造成脓疱破溃。使母羊更有时间休养,促进炎症的愈合。
8)严格控制饲养密度,避免羊群过于拥挤。
1)乳房毛囊炎是由于圈舍潮湿和不洁,使环境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并入侵毛囊和皮脂腺引起的感染。而乳头状瘤病毒则有很多有利的因素,如日晒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缺乏色素的皮肤比有色素的皮肤容易发病,年纪大的比年纪小的容易发病。而且这两种病的混合感染治疗麻烦。既要进行外伤处理又要全身治疗。因此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注意保持羊舍及周围环境的卫生清洁,加强定期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