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走罐治疗反应性关节炎1例
——兼谈“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

2015-04-16 14:30武九龙张建斌
江苏中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走罐右膝大肠

武九龙 张建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1 病历摘要

崔某某,男,31岁。就诊日期:2013年11月16日。

主诉:右膝肿痛不可屈伸2周。病史:2013年10月1日因吃海鲜致上吐下泻,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经药物治疗后好转。2周后出现腰骶部右下侧疼痛,患者以为劳累过度所致,未诊。又1周后未见好转,且出现右膝肿胀疼痛,遂就诊某医院骨科,诊断为“右膝关节滑膜炎”,经药物治疗(不详)后肿胀稍减,但疼痛依旧;3日后复诊,血液检查示 WBC15.09×109/L,ESR85.00mm/h,CRP143.00mg/L,HLA-B27(+),MRI示:(1)右膝关节积液,右膝后方软组织水肿;(2)右侧骶髂关节炎。诊为“反应性关节炎”,经药物治疗(不详)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刻诊:精神欠佳,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身体困重,右膝关节不可屈伸,无法独立行走,右手拄拐,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查体:右膝髌周肿胀,肤温较低,右侧犊鼻、阴陵泉和梁丘穴压痛明显,右侧脾俞、胃俞和大肠俞(偏内侧0.5寸)有明显压痛并有条索状结节。西医诊断:反应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痹症(着痹)。治疗: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涂抹适量润滑剂,选中号玻璃罐,分别沿督脉和膀胱经走罐20次(1个来回为1次),吸拔松紧度以患者舒适为宜。走罐结束后选用直径0.30mm、长25~40mm毫针,快速刺入右侧脾俞、胃俞和大肠俞,均匀捻转,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1次。走罐1周1次,针刺隔日1次。治疗1次后,腰骶部疼痛明显减轻,膝痛稍减,肿胀依旧。治疗4次后(共2次走罐和4次针刺),身体困重感得消,腰骶部症状全无,膝痛明显减轻,肿胀得缓。治疗8次后(共3次走罐和8次针刺),精神大振,面色红润有光泽,膝关节肿胀疼痛全消,右膝屈伸自如。

2 讨论

反应性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ReA)是机体远离关节部位感染后所发生的一种急性、无菌性关节炎症,多发生在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感染后1月内。本病目前尚缺乏诊断金指标,且患者前驱感染病原体难以确定,早期误诊率较高。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多以非甾体抗炎药、皮质类固醇、抗生素等为主,但其疗效和治疗方案尚有争议[1]。本病当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多因正虚邪恋,寒湿之邪留滞关节腔隙,导致疼痛和肿胀。受《素问·骨空论》[2]“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启发,笔者通过背部查体发现右侧脾俞、胃俞、大肠俞(偏内侧0.5寸)有明显压痛和条索状结节。考虑患者急性胃肠炎发病在先,使得相应背俞穴产生病态反应,进一步影响到右膝关节,膝痛又反作用于背内,由因及果,果加之于因。治疗首先进行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走罐。督脉为“阳脉之都纲”(滑伯仁《十四经发挥》)[3],足太阳为“寒水之经,主一身之表”(陈修园《医学实在易》)[4],故可激发人体阳气、散寒化湿。其次针刺脾俞、胃俞、大肠俞。《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是主血所生病者……膝膑肿痛;……脾足太阴之脉……上循膝股内前廉。是主脾所生病者……股膝内肿、厥”[5]30;《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邪(斜)外……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病……:髀前肿……。足太阴之筋,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其内者着于脊上。……其病:膝内辅骨痛,……脊内痛”[5]43。故可治其“脾阳不升,湿自内生”,又可以疏利膝髌关节。

本案运用针刺、走罐治疗反应性关节炎,作用有远近,标本可兼顾,寒湿得去,正气可复,去因除果。故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可取得良好疗效。

[1] 苏哲坦.反应性关节炎.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5(1):49

[2] (唐)王冰,次注.穆俊霞,校注.素问.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90

[3] (元)滑寿,著.李玉清,主校.十四经发挥.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47

[4] (清)陈修园,撰.王玉兴,校注.医学实在易.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36

[5] (唐)王冰,次注.张秀琴,校注.灵枢.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走罐右膝大肠
走罐疗法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除湿祛痛,走罐更管用
除湿祛痛,走罐更管用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你回来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皮肤病从肺与大肠论治
实战连环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