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小亚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2)
临床医学中,开展骨科手术对手术室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进行彻底消毒,已达到无菌操作技术要求和无菌条件标准。尤其是在人工假体置换和内固定手术过程中,如患者出现感染现象,会造成手术失败,肢体残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手术质量,需重视骨科手术室的消毒要求,给予积极的护理配合,避免术后感染[1]。本文总结骨科手术室的消毒要求和护理配合对策,以提高骨科手术的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 年2 月~2014 年6 月收治的120 例行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 例。其中,观察组60 例,男32 例,女28 例,年龄12 ~63岁,平均为(28.6±13.4)岁;对照组60 例,男34 例,女26 例,年龄14 ~65 岁,平均为(29.2±14.6)岁。患者的疾病类型包括四肢损伤、脊柱损伤、关节创伤和非创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骨科手术患者在骨科手术室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础,给予全面护理,具体的护理配合对策为:
1.2.1 严格检查及指导:患者实施骨科手术的过程中,巡回护士不仅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协助术者进行手术,还需要对手术室中发生的一切情况进行时刻监视。如发现污染或者怀疑具有污染时,应及时提出并进行纠正。提醒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应避免大幅度转身。骨科手术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术者的手套破损,致使术者的手指和术野直接接触。因此,护士应对术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术者的手套破损现象,并提醒患者对手套进行更换。同时,护士应对术者进行监督,严格执行洗手制度。
1.2.2 手术配合:完成麻醉后,首先,护士应对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根据手术的需要,选择合理的体位,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妥善固定,最大程度为患者提供舒适。对于骨突部位,护士可给予患者软垫,实现对骨突部位的保护,避免压伤患者皮肤。打开手术包后,应先对化学指示剂进行检查,对消毒的合格性进行判断。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应保持精力集中,大概了解手术步骤,保持传递的轻、准、稳、快,缩短暴露术野的时间,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如患者为年老体弱者、心肾功能不全或者出现术中大出血现象,巡回护士需密切与麻醉师进行合作,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和外周循环的改变情况进行随时观察。术中,应保证患者静脉通道的畅通,对患者的输液和输血速度进行及时调整,并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工作。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判指标包括手术室评分、器械准备充分率、操作技术合格率等。其中,以医院手术室管理评分结果作为手术室评分;器械准备充分率为器械准备充分的手术台次占骨科手术总台次的百分比;操作技术合格率:术中仪器使用不当、护士不能顺利配合手术、摆体位不当等任一项,均为不合格,合格台次占总台次的百分比为操作技术合格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患者骨科手术室护理质量,观察组手术室评分为92 分、器械准备充分率为96%、操作技术合格率为93%,而对照组手术室评分为74 分、器械准备充分率为72%、操作技术合格率为78%,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1 术前消毒:骨科手术实施前,应保证手术室的整洁和有序,最大程度清除手术室中的隐藏细菌和灰尘,并且做好空气消毒。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试打扫,各手术间物体及表面每晨用1∶100 的84 消毒液擦拭。每台术后手术间清扫、84 消毒液拖地,减少人员走动,密闭半小时,已达到层流手术间的效果。每周手术间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物体表面、手术人员的手、和灭菌后的物品)。洁净手术间按要求规定更换过滤网装置。
3.2 术中消毒:手术过程中,应最大程度减少会带入手术室的不同因素。如骨科手术中,需对参观人数进行限制,减少手术室人员的不必要出入和走动等,以确保手术室中空气的相对洁净和稳定,避免手术室空气中漂浮灰尘,造成污染[2]。
综上所述,骨科手术前,对手术室进行彻底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护理配合工作,可有效提高骨科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1] 谢张黄.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潜在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16(4):457.
[2] 李忠菊.术前术中预防骨科感染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