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甲琴,陶宝慧 (陕西航天医院急诊科,陕西 西安 710025)
目前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饮食习惯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糖尿患者群的不断增加,糖尿病目前已经位于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极大地威胁了人类健康,影响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一种高血钠、高血糖、高渗透压导致的脱水综合征,表现为溶血、心力衰竭、脑水肿、休克等,早期不进行有效抢救及护理,死亡率可以约50%[1]。笔者对2012 年1 月~2014 年8 月在我科治疗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探讨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抢救及护理经验。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 年1 月~2014 年8 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50 例。平均年龄(47.1±6.9)岁,其中男25 例,女25 例。
1.2 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入选标准:①所有入院后的临床资料、治疗经过完整,就诊时生命体征平稳。②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关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在入院后经过实验室检查如血糖、尿糖等证实。排除指标:入院时有各种急性、慢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孕妇,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3 评价方法:分析各例患者入院后的临床资料,护理手段及治疗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的资料记录入SPSS 18.0 软件。经计算所有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 检验。以P <0.05 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高渗性昏迷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血糖、渗透压变化:高渗性昏迷患者入院时、出院血糖、渗透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渗性昏迷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血糖、渗透压变化:血糖入院时(36.9±34.8)mmol/L,血糖出院时(6.4±0.8)mmol/L,渗透压入院时(356.8±35.9)mOsm/L,渗透压入院时(297±13.2)mOsm/L。
3.1 抢救
3.1.1 合理安排输液:由于患者严重失水,血液高凝,应该迅速扩容、补液、降低血液高渗状态。多条静脉通路同时输液,补液开始以等渗液为主,优点是不会引起溶血,利于恢复血容量,或渗透压下降过快导致脑水肿。必要时可根据尿量和中心静脉压决定补液量和速度。
3.1.2 原发病及并发症抢救: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应选择广谱抗生素,对于有脑水肿、休克、心功能衰竭、肺水肿时,应分别给予对症处理。
3.2 护理
3.2.1 保持环境舒适:保持病房通风、安静、保持湿度、温度。紫外线消毒房间2 次/d,开窗保持空气新鲜。
3.2.2 病情观察:大多数患者入院后时处于昏迷,应严密注意生命体征如:瞳孔、神志、脉搏、体温、血压呼吸变化。患者有不同程度脱水,皮肤干燥、眼球凹陷、少尿、无尿,需准确计算尿量,为临床医生补液提供可靠的数据。
3.2.3 输液护理:患者脱水严重,合理地控制输液量速度[2]。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尿量、中心静脉压控制液体输入速度。
3.2.4 基础护理:①口腔的护理:呋喃西林或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防止霉菌生长,鼻腔保持清洁。②压疮护理:患者卧床时间久,皮肤黏膜薄弱,护理人员应定时更换患者体位,按摩受压骨突处,促进血液循环。③会阴护理:每天用碘伏清洗会阴,避免泌尿道感染。④眼睑不能闭合者,可用金霉素眼膏,凡士林油纱遮盖,避免角膜溃疡。⑤呼吸道护理:昏迷患者呼吸道痰液增多,咳嗽反射减弱,因定期对患者吸痰。低流量吸氧。⑥记录出入量指导每日补液量。
3.2.5 心理护理:糖尿病病情迁延反复,并发症发生率多,病死率高,患者心理重,有悲观、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患者病情恢复后,因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信任。
糖尿病发病缓慢,呈慢性加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的“三多一少”,实验室检查中表现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而且随着疾病的发展,长期高血脂、高血糖、血黏度增高,可以累及人体的多个脏器,造成严重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坏疽、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而糖尿病高渗性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们研究发现护理人员对此类患者需要加强临床观察,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耐心细致的对昏迷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0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58-859.
[2] 苗述楷,蔡惠文.糖尿病并发症防治学[M].北京:中国医学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