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一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当今社会,随着数字信息领域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导致专业分工更加细致,各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加深,它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了各学科的发展和繁荣。由于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断涌现,出版社为了谋求发展,必须按照社会发展的走向提供适应这一趋势的书目。与此同时数字出版物和网上在线下载阅读电子书也作为新兴的文献出现。这种新环境下导致传统的图书馆逐渐向电子数字化和纸本印刷图书合二为一的复合图书馆转型。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到了文献采访的工作中,怎样转变采访模式才能提高文献资源的采访质量,成为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人员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数字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文献载体形式多种多样,不断涌现。比如光盘存储技术、磁介质存储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不断发展。过去图书馆主要馆藏为传统的纸本图书,而今发展成为既包括纸本印刷又包括多媒体、网络等文献的复合型图书馆,打破单一的纸本图书,形成各种载体共存。网上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等电子文献的发展使得读者阅读方式与习惯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出版形态也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有所转变,自助和自媒体等新的出版形态的出现、各式各样书店与日俱增,都试图改变着传统的出版形态。所以高校图书馆也要试图改变采访方式,才能满足新形态下的读者需求。
数字信息化环境下电子文献出版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网络数据库的建设以及电子文献的出版和传播成为这个大环境下出版商们竞争的重要领域。当今市场出版行业提出了数字出版的思想,就是说由数字出版的出版商在网上发表图书,用户读者下载和运用数字出版业生产提供的软件进行阅读和写作。这样一来传统的图书行业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手持终端的数字方式进行阅读和写作。这方面如现在复合图书馆的道理是一样的,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长期共存,决定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的采购方式也必须运用传统与现代的多种文献形式共存的方式,把这些文献资源有机的结合,既要重视数字资源的建设又要重视非数字馆藏资源建设。
据相关信息统计,我国每年的出版量非常高,特别是最近几年有井喷之势。但文献资料的质量参差不齐,适合高校图书馆采购藏书和钻研科研的专业书籍更是少之又少。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四个,一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出版行业也以追求利润为导向。二是学术研究中抄袭造假现象经常发生,这就严重影响了图书文献的出版发行。三是图书市场造假。假冒伪劣的图书甚嚣尘上,有的甚至成为畅销图书。四是学术类的专业图书出版中依旧存在买号的情况,导致出版渠道受阻。因此,专业图书尤其学术科研方面的图书想要出版很难,通过图书馆采购进入馆藏收藏更是难上加难。这种现象就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对科研和学术方面图书的渴求,也无法满足做学问阶层读者的需求。
截止到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采访方式一直是书目预订为主,这种采访方式有很多弊端:一是传统采访方式是采访工作人员通过社科新书目、上海新书目、标准新书目这三个目录来挑选征订。过去这三大目录基本涵盖了全国所有的出版图书。而现如今很多出版社已经不再采用这种比较单一的渠道,为了抢占市场,他们采取召开订货会或上门推销等方式,力求获得最佳先机,所以导致这三大书目涵盖的种类和书目降低了很多。二是采访方式时间周期长,而且耗时费力,图书从征订开始,到出版社出版,再到图书馆采访收藏这个周期有时候长达一年之久,这就造成了新书不新,出现有些图书书店里面有售,而图书馆没有上架,导致读者认为新书来馆缓慢,来的都是旧书。并且,我国现有的这三大新书书目,存在内容重复、信息传达缓慢等现象,这就造成采访时有重复、有遗漏,而且到书迟缓。尤其是对于学术和科研有利的专业书,更是跟不上读者的需求。种种这些因素都给采访工作直接造成困难,所以说传统的采访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变迁的脚步,不利于馆藏文献资源的建设。
数字信息环境下,读者的阅读无处不在。读者通过现代化的设备比如说电脑、手机等可以随时随地的读到互联网上的文字和重大新闻事件。当我们发现与世界同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读者阅读弊端,表现在对于阅读理解浅显,缺乏深度的思考,缺乏专注读书以及读书之后的反省能力。所以说当今高校应该重视纸本馆藏图书的采购质量。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不能根据采访工作人员的爱好,而应采取多种方式采购最适合本校读者所需的图书。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的采访工作应该根据本校的教学科研需求,深入了解本校各个专业的设置以及与各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和教师学生读者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图书的筛选和认购,从而最终确定馆藏资源。
数字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是印刷型纸本图书和电子文献共存的复合型文献建设。所以现代化新兴电子文献的采购搜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这一方面文献采购时更要考虑到文献的新旧程度、及时与否。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一定要体现自己学校的专业特色。如果经费欠缺,图书采访工作很难深入发展,想要上个新台阶更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采访工作要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对经费进行合理利用,重点突出现有的馆藏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必须保证学校重点学科文献资料的购买,图书馆才能形成有自己学校特色的馆藏体系,跟得上数字信息环境变化的步伐。总而言之,采访购买的文献资源,无论是纸本文献还是电子文献都要真正满足自己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读者的需要。
(1)掌握出版发行动态
由于信息时代信息量不断变化,出版社以及出版的种类也随之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每个高校采访人员高度重视这些变化。在平时的工作中,可以从书目、刊物中了解目前出版行业的最新动态,知道各个领域和学科发展的前沿思想。虽然我国出版行业图书出版种类和出版率都很高,但是也存在图书出版种类重复和质量不高等弊端。所以采访到质量上乘的学术方面的精品图书也非常困难。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人员应该长期从事此工作,并且应该是个知识渊博的好读者,是个热爱本职工作并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采访工作人员要勤于到书店了解新书信息;了解出版业出版发行动态及其变化;了解本校本馆固有的文献资源,勤于进行查重,避免重复购书的现象发生。只有这样才能采购并收藏适合自己学校教学及读者所需的精品图书。
(2)广开采访渠道,合理构建文献资源
首先,要继续改进并进一步完善传统的采访方式,传统的采访方式主要针对纸本图书。纸本图书的采购绝大多数以现场选购为主,书目征订为辅。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现场采书,避免采访人员仅仅靠书目盲目选书,而书目征订是弥补现场选书的遗漏之处。所以这一传统方式还要继续遵照和完善。
其次,充分吸取来自本校师生和各个方面的信息源,了解读者爱好和所学体系结构,要涵盖学科设置的各个门类,把握好学科的范围、深度。要充分听取学校师生读者的意见和需求,采取有效渠道进行采访,比如在各个阅览室建立荐书登记簿,在网上让读者荐书,请专家教师选书等方式方法。
再次,数字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网上出现了很多出版社和书店,这也成为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一种新型的手段。网上购书信息量大,检索点多,而且经济实惠效率高。这些优点导致网上购书对传统的购书模式产生很大影响。因为网上购书缩短了地域的局限,简化了图书从出版到发行的环节。网上购书作为这个现代化社会的新兴产物,要求采访工作人员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购书模式,要通过网络收集书目,结合本校和本馆的实际情况和读者的需求进行征订。把最新最好的书呈现给读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上采访。
最后,争取国际社会各界帮助,完善赠书工作。赠书的方式现今已逐渐成为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引进原版图书的重要途径。采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的形式同社会各界保持联系,定期咨询赠书情况,这样就极大的方便了图书馆的采访工作。这种采访渠道对于图书经费不足的中小型图书馆,是一种对文献资源补充的渠道。
当前我们正处于数字信息环境下,文献资源建设中采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图书馆馆藏图书以及对于读者服务的质量。采访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文献采访的品味高低,这就对图书馆采访工作人员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采访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和思想素质,同时还要热爱图书馆事业,喜欢图书,愿意看书;其次,要有非常高的业务水平和图书馆的专业知识,这其中包括文献采集分编等图书馆专业技能等等,以便及时掌握中标书商的书目数据、账目等一系列的变化,预防误采漏采现象的发生。再次要具备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其它学科的丰富知识内涵,更要有吸取来自方方面面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做到了解和明白各个学科和科研项目读者的需求,及时补充他们所需要的图书。时代和大 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文献采访人员应不断学习扩充自己的文化专业知识,加强培训和教育,必要时举行培训班进行培训,使采访人员的素养在方方面面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数字信息环境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图书馆的采访工作怎样进一步适应这个大环境的变化,是需要我们每个采访工作人员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采访工作人员只有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科研水平,才能不断地在学习工作中发现问题,从而改变原有的工作思路,调整既有采访工作的方式方法,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学、科研及读者所需,才能更好地适应数字信息环境变化对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新要求。
[1]王慧娟.试论信息环境变化对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1).
[2]王明惠.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新思考[J].现代情报,2007,(7).
[3]夏建民.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新理念[J].图书馆学刊,2005,(5).
[4]李少贞.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研究[J].图书馆,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