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星凯,孔晟,朱淑琴,谢冬根,康冬柳,肖伦征,刘克言
(1.吉安市畜牧兽医局,江西吉安 343000;2.峡江县畜牧兽医局)
生物发酵降解法处理病死猪浅析
曾星凯1,孔晟2,朱淑琴1,谢冬根2,康冬柳1,肖伦征1,刘克言1
(1.吉安市畜牧兽医局,江西吉安 343000;2.峡江县畜牧兽医局)
病死猪无害处理事关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但养殖场在资金、技术和争取项目的基础各有不同,规模养殖场防疫条件较好,在无害化处理病死猪方面有较强的资金储备和相对完备的技术和设备,并且容易获取一定的项目的支持。散养户在病死猪处理方面往往采取简单的掩埋,易造成二次污染,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疫病局部流行,为了解决好散养户集中地区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各地一般采用集中无害化处理病死猪,但选择何种处理技术是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的关键,笔者结合峡江县仁和镇工作实际,对工作中的做法和问题进行浅析,为无害化集中处理病死猪工作改进提供参考。
峡江县仁和镇生猪养殖量大,分布相对集中,2013年该镇出栏生猪13万头左右,占全县年出栏量的2/3左右。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户占该乡镇的90%。根据病死猪处理月报表显示,该镇每月平均处理病死猪在1 500头左右,为了解决病死猪给当地养殖业带来的潜在威胁,峡江县经过多方考察,在2014年4月份确定选用生物发酵降解模式集中处理病死猪,并在当年10月左右投入使用。
该处理模式先将病死猪通过机械绞碎,添加木屑、谷壳、发酵菌等辅料,通过高温杀菌、发酵降解、除湿干燥等过程,经24h使之成为一种可贮藏和利用的有机肥料。
3.1 病死猪处理
先将病死猪和辅料(木屑或谷壳等)以2∶1的比例加入生物发酵降解机器内,机械搅拌和绞碎,并以0.2%的比例加入发酵菌,搅拌混匀。
3.2 高温发酵
因加入的发酵菌在80℃~90℃之间不失活,在这种温度下有利于杀死病原菌。
3.3 高温干燥
搅拌高温除湿杀菌,让发酵后的有机肥料成为一种可贮藏和利用的有机肥料。
根据峡江县仁和镇生物发酵降解处理病死猪的数据,以处理1t病死猪为例。
4.1 收集病死猪费用
以每头病死猪20元的补贴费从养户处收集,按每头猪50kg计算,收集1t病死猪需花费400元左右。
4.2 发酵辅料费用
每吨辅料300元,以每吨病死猪需加入500kg辅料,需花费150元。
4.3 发酵菌费用
发酵菌75元/kg,每吨病死猪需2kg发酵菌,需花费150元。
4.4 人工费用
聘请4人,每人3 000元/月,主要负责收集运输病死猪和生物发酵降解病死猪等相关工作,平均花费400元/d。
4.5 油耗费用
以200元/d计,主要为收购病死猪产生的油费。
4.6 电费
以每度0.6元计,处理每吨病死猪需100度电,计60元。
综上所述共计1 360元,平均处理1头病死猪所需费用68元左右,加上机器折旧费等损失,处理1头病死猪费用80元左右,国家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80元/头)基本能够满足其运行,如其产品(有机肥料)能够产生一定的利润,将能够保证持续有效的运营和该模式的推广使用。
5.1 优势
生物发酵降解法处理病死猪与仓箱式堆肥发酵、化尸池等处理方法相比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辅料种类多、来源广。辅料可以为谷壳、木屑等大宗原料,江西是水稻主产区和高森林覆盖区,这两种原料货源充足且价格便宜。二是发酵处理过程耗时短。整个过程只需24h左右,且无臭,无味,无蚊蝇,发酵成品肥料具有一定的香味。三是发酵过程较为安全。发酵处理过程在相对封闭的容器内进行,不会造成疫病传播,对外界污染较小,且要经过90℃左右的高温处理,对有害菌杀死更彻底。四是无害化处理量大。一次性处理病死猪能达1~2t,对于散养户分布相对集中和养殖小区密集地集中处理病死猪较为实用。五是操作相对简便。由于操作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只需要将病死猪和辅料等原料放入机器内,减少了发酵过程中需人为控制温度、湿度和搅拌发酵物质等过程。
5.2 不足
一是成本高。购置一台生物发酵降解机器大概需要25万左右,一次性投入较大,加上机械折旧费用,平均处理1头病死猪超过80元。二是运输病死猪过程存在风险。从养殖场运输到病死猪集中处理点过程中存在疫病传播风险,需要专业的运输车辆和敬业的运输人员。三是有机肥料推广使用还需要一个过程。利用病死猪发酵产出的有机肥料的生物安全性、肥力和使用领域等方面的研究较滞后,为推广使用带来一定的难度。
1004-2342(2015)01-0023-02
S851.2+3
C
201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