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生成机制探究*
夏欢
(赣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红色文化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先进文化,对于当代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红色文化的生成有其深刻的原因,从理论渊源、实践基础、主体建构、现实载体四个维度分析红色文化的生成机制,对于我们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红色文化;生成机制;探究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为基础,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领导中国红军和中国人民创建的反帝、反封的先进的无产阶级政治文化。”[1]红色文化的先进性、科学性、革命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于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依然有较大的现实价值。探究红色文化的生成机制,对于厘清红色文化的发展脉络,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实践价值,是当今中国非常迫切的现实课题。
一、红色文化生成的理论渊源
作为科学性、开放性和革命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这一长期而复杂的斗争实践当中,孕育形成和逐步发展了红色文化。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红色文化形成的理论渊源,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才有了革命实践的胜利,并得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可见,马克思主义是红色文化生成的理论渊源。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的观点和首要的观点,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红色文化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而孕育形成,也是在革命实践中、在与人民群众的交往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实践的运用的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当时、当地实际情况,敏锐了解到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迫切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意识和参与意识,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革命成果,不仅为红色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土壤和养分,而且其本身就成为了红色文化的一部分。实践性不仅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理论特征,关注革命实践特点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理论要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红色文化形成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过程。无数历史表明,红色文化的生成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过程。党摒弃了教条化的错误倾向与做法,坚持了与时俱进,通过分析世界形势,研判国内情形,把握党的实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当时中国的具体实际不断契合,与当时的革命形势的特点不断契合,与当时的革命发展需要不断契合,使马克思主义迅速大众化,红色文化在这一蓬勃开展的大众化浪潮中得以形成和发展。与时俱进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理论特征,红色文化的发展始终与中国革命的实践需要相一致,既是革命实践的产物,又为革命实践凝聚了人心,营造了革命的氛围,从而推动了革命实践的发展进程。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红色文化的形成就是党运用实事求是的方法原则生动体现,。在革命斗争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结合革命根据地当地、当时的具体情况,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敏锐把握革命斗争不同时期不同社会阶级的需求,不断地调整革命斗争策略与方法,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化,基于此,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大众欢迎,在中国广大区域得了迅速传播,迅速为广大工农大众接受所认可和接受,革命根据地形成了良好的氛围,这又进一步推动了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红色文化正是在实事求是地分析、把握和解决具体革命问题的实践中得以生成的,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迅速发展起来的。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得益于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了脱离实际的工作作风,摒弃了教条主义的工作做法,红色文化的之所以能得以生成与发展,适应了这一社会背景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红色文化生成的实践渊源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快速传播,中国人民在经过长期的探索后,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一次次失败代价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时中国文化传统、现实环境、群众需求的革命道路,这一时期革命实践的发展是空前的,取得的革命成果也是空前的,正是在革命实践中,孕育了红色文化生成的土壤,伴随着革命运动的高涨,红色文化也日益繁荣。
在这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进程中,为了反抗民族压迫、阶级压迫,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当中受到了教育,形成了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革命认同,增进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自觉投身于中国革命的实践当中,接受了先进革命思想的教育,既是红色文化接受者,又是红色文化的传播者,还是红色文化的创造者。
红色文化是革命实践的产物,正是在革命实践中,红色文化得以生成和发展,也就是说,没有中国波澜壮阔、气势如虹的革命历史,就没有内涵丰富、灿烂绚丽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在革命实践中形成和产生的,也是在革命实践中得到迅速广泛传播的,革命实践为红色文化的孕育和产生提供了有机土壤。在革命实践中,红色革命文化和白色反革命文化进行了激烈的碰撞、对抗和交锋,在文化的对话与交往中,是实践辨别了真伪,革命实践使得反革命文化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的遗弃,使得红色文化得到越来越多革命者和人民大的认可和支持。成为最有生命力、最有活力的文化。
革命实践是红色文化的生成基础,党领导的革命实践进程与红色文化生成脉络是基本一致的。一方面,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为红色文化形成提供了现实的土壤。在革命实践中,人民群众的革命素质和革命斗争不断增强,直接孕育形成了红色文化,同时,人民群众创造的红色文化也深深打上了革命实践的烙印,红色文化也始终与革命实践特点、实践需求、实践指向保持密切一致。另一方面,红色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使群众受到了教育和成长,提高了人民群众革命的自觉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素质,革命力量的增强反过来也推动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总言之,红色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从根本上来说是来源于革命实践这一社会存在的。同时,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红色文化又为革命实践提供思想指导,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丰富和发展,由此形成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循环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红色文化生成的主体建构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工人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为革命需要孕育产生了新的阶级——无产阶级。中国无产阶级作为当时国内最有战斗力、最具革命性、最为坚实可靠的阶级,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特点迅速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带领中国人民在崭新的革命道路上奋勇前行,成为红色文化生成的推动者。因此,从文化性质来讲,红色文化首先是无产阶级的文化,是人民共创的文化,是群众共享的文化,明确红色文化的这一性质,是探索红色文化生成实践基础的关键,红色文化的产生契合了无产阶级的需要,无产阶级成为红色文化的生成的阶级基础,同时,又为革命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力量和智慧之源。
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肩负起了新时期的革命任务。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凝聚了无数爱国人士前赴后继、不怕牺牲、顽强战斗,推动着革命潮流的前进,孕育形成了红色文化。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也是红色文化生成的领导者。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面对非常复杂的革命环境、特别严峻的革命形势,党领导中国人民无所畏惧,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通过对革命形势的科学研判,对群众需求的准确把握,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革命路线、方针、政策,取得了一次次革命的胜利,使得红色文化得以孕育形成。党红色文化生成的主体地位正是通过其对革命实践的领导得以实现并巩固的,革命的进展情况、困难障碍与现实需要是红色文化予以回应的现实问题和焦点所在。
正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当中,党形成了重视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党在领导一场革命运动的同时,也开始着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解放广大民众制度枷锁的同时,也推动解放者广大民众的精神枷锁,并将思想的解放工作置于物质的解放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无疑,党也是这场精神解放运动的领导者。党通过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使科学的革命理论为人民群众所熟悉、认知、掌握,提升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革命运动的胜利提供了精神动力和人在保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一革命的宣传和实践进程中,红色文化广泛传播,迅速为人民大众所掌握。
在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群众的作用,江是否赢得广大群众的的支持视为影响革命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党始终把群众工作特别是群众的思想工作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将这一思想认识付诸革命实践当中,大力发动群众,进行群众思想教育,掌握了群众工作方法,促进了群众革命意识的觉醒,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可,在做群众工作、领导群众开展革命运动的同时,也催生了红色文化。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革命性文化形态,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中孕育形成的,没有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这个主体,就没有红色文化的生成,没有人民群众这个主体,就没有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群众的一份子、代言人和领导者,是红色文化生成的直接催生者。
四、红色文化生成的现实载体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毛泽东同志曾强调:“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思想。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便成为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3]只有当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了社会工农大众的头脑,让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人民群众都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激发起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焕发出革命的力量。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红色文化生成的现实载体。
在群众思想教育工作方面,党向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思想和党的革命主张,进行群众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摆脱了僵化呆板、一成不变的方式方法,宣传教育方法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日益多样,诸如报刊宣传、演讲宣传、标语宣传等等。无论哪一种宣传,在当时又是非常有特色的,以演讲宣传为例,就形式而言,就有时事演讲、战地演讲、节日演讲、专题演讲、化装演讲、画报演讲、即兴演讲、比赛演讲等等。选择了一大批善于辞令的人担任口头宣传,演讲的范围空前扩大。对群众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直接促进了红色文化生成和传播,是红色文化生成的有效现实载体。
党不仅高度重视群众思想教育工作,也十分重视对其自身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的思想教育工作。这其中,对军队的思想工作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和关注,党以树立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核心目标,进行了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了政治工作制度,党还在军队中建立了党代表制度、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制度,建立了完备政治工作体系,配备了专门的政治工作人员,这一有力措施的成效很快在革命斗争中显现出来。党自身思想教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了其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净化的能力,确保了党的革命性,从而保障了党作为革命中流砥柱作用的发挥,在使红色文化在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人民政府中得以生成、传播。
思想教育工作作为红色文化生成的现实载体,直接推动了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思想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其理论、政策和的重要手段与方法,更是与广大群众加强联系的基本纽带,通过对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引导其树立革命的信仰,发动和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壮大了革命的队伍和革命的力量,科学的理论与中国广大劳工大众结合,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斗志,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革命斗争当中,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故事,书写一段段壮丽的历史,形成了伟大的革命精神,进而又鼓舞了更多的人参与到革命斗争中来,红色文化也就是这一长期的革命实践进程中得以形成。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思想教育工作作为红色文化生成的现实载体,极大地催生了红色文化的生成、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小清,龚玉秀,张国芳.试论红色文化的生成机制[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8-3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9.
[责任编辑:刘卫财]
给予物质上的激励和生活上的关心,以此在社会上营造崇德向善的氛围。应当注意的是,这一系列的制度建设需协调好利益关系,以利益保障驱动价值认同。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8]民众只有受惠于其中,才能维护制度所立,践行其价值所倡。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ed Culture
XIA Huan
(Marx Institude,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 341000, China)
Abstract:The red culture is the advanced culture which is the core value system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ulture in China. The formation of red culture has its profound reasons, from the theoretical origin, practical basis, subject construction, real carrier four dimensions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red culture, for us to further tap the connotation of red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value and role.
Key words:red culture; genera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5)06-0068-03
[作者简介]夏欢(1991-),女,湖南邵阳人,赣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红色文化生成机制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高校思政专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其培养机制研究”(13JDSZ2083)
*[收稿日期]201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