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梅 (贵州省遵义县人民医院护理部,贵州 遵义 563100)
为提高我院门诊护理工作质量,落实卫生部关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示范工程的相关政策[1-2],本研究选择我院2010 年1月~2012 年1 月门诊206 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 年1 月~2012 年1 月207 例门诊输液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至少连续3 d 在我院门诊输液治疗;语言沟通能力正常,能够配合完成调查研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及其他严重内外科合并症患者。207 例患者按施行不同护理服务随机分为2 组。研究组105 例,男52例,女53 例,年龄17 ~72 岁,平均(46.3±11.7)岁;对照组102例,男50 例,女52 例,年龄18 ~75 岁,平均(46.5±11.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护理人员对患者建立健全输液档案后遵医嘱进行静脉输液,在输液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该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操作如下:①端正护理态度:要求护理人员态度端正、着装规范整洁,在输液前要为患者详细讲解此次输液的目的和必要性,体贴患者,对有晕针、晕血的患者要做好心理疏导,消除其恐惧心理,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3];②严格输液操作:护理人员必须遵循医嘱对患者进行输液,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输液技巧,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将针头固定在患者舒适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在配液、输液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4],在配药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掌握药物配伍禁忌;③认真检查巡视:在患者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认真进行检查巡视,查看是否出现液体渗漏、患者出现不良输液反应等,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④详细护理登记:护理人员要详细记录输液日期、时间、药名、剂量等,并签名。
1.3 观察指标:观察输液过程中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向患者发放我院护理部设计的“门诊输液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表”,主要从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技术水平、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评分,按百分制计算,≥80 分为满意、<80 分且≥60 分为尚可、<60 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 检验,P<0.05 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均有出血、疼痛难忍、连续穿刺、液体渗漏等不良事件发生,其中研究组共发生18 例(17.14%),对照组30 例(29.41%),研究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3;P <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的有96 例、尚可9 例、不满意0 例,其护理满意度为91.43%;对照组中满意83 例、尚可16 例、不满意3 例,护理满意度为81.37%,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3,P <0.05)。
门诊有大量需要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会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临床疗效。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由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患者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虽然还存在部分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了出血、疼痛难忍、连续穿刺、液体渗漏等情况,但17.14%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9.41%)(P <0.05),这说明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中,针对护理人员对输液操作的规范及熟练掌握进行了严格的要求,这一要求将要不断提高,争取避免在输液过程中使患者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同时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81.37%(P <0.05),且研究组中未出现一例不满意的患者,这说明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仅只是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输液技术水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提高了整体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综上所述,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到门诊输液患者中,可大大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广泛应用。
[1] 刘雪琴,彭刚艺.老年人的疼痛评估[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1121.
[2] 郭俊艳,张黎明,魏 畅,等.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6):485.
[3] 李洪英,周秀花,叶 欣.门急诊输液患者200 例护理需求调查与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79.
[4] 叶秀坤,蒋晓红,陈 婷.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0,9(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