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发展趋势探析
钟佳音
(解放军第208医院461临床部空勤科,长春130062)
[摘要]通过对现代护理管理有指导意义的管理学理论方法的解读,对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整理和分析,给医院护理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护理管理;管理理论;发展趋势
Hosp Admin J Chin PLA,2015,22(1) :79-80.
护理管理者是护理队伍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决定着护理事业发展的方向,体现着我国的护理事业的发展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型医学模式影响下,发生巨大的变化,已经不适应现代护理医疗的持续发展。同时,病患对于护理的需求与要求越来越高,医患关系的复杂化,迫切地要求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护理人才培养队伍适应时代的发展。
1.1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此理论又称“激励-保健因素”,简称“双因素理论”[1]。当今社会,人的需求已经不单单是生理需求,而是更高级需求,充分发挥双因素理论的作用,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合理的运用在临床护理管理中,提高护理质量。
1.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有不同的层次之分,每个层次之间相互联系,并用金字塔的方式从低到高排列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2],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需求的最高层次。马斯洛认为成长型需求是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包括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旦无法满足将导致护理人员在从事高强度、高危险的临床工作时按部就班,对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临床护士改行、辞职率逐渐增高,直接影响护理队伍的管理和护理工作质量。
1.3现代环境护理理论现代环境护理理论是指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的环境护理理论与实践。现代环境护理理论不仅重视自然环境中物理、生物、化学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且重视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环境质量的高低,其一关系患者的就医环境和康复情况,其二也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效果。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好的环境,可以使人的心情愉悦,也是高质量完成工作的保证,有助于身心的健康。
2.1护理管理方法趋于科学化科学化是世界上临床护理管理的重要趋势和基本特点。临床护理工作趋于科学化原则使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患者能够得到更快的恢复,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也有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产生更多更有利的护理手段与方法。
护理管理的科学化发展都是针对我国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的,而护理管理在国际发展上已经达到一个相对科学的层次和高度,要想让我国的护理管理水平能够得到进步,光靠找出自身不足不够,同时也需要吸纳国外的科学、先进经验[4]。
2.2护理管理的整体化发展整体化护理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该理念的核心便是以护理的患者为核心,针对患者的生物需求、心理需求、社会需求、文化需求等各个方面出发,寻找出一套适合该患者的护理管理措施[5]。这一整体化措施在兼顾患者需求的同时,也用自身严谨并且合理的管理组织方式,通过岗位具体化、护理理念人性化、护理评价体系化、护理计划标准化等一系列措施保证护理管理整体化发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这种护理整体化的发展结合了对临床护理具体情况、护理研究、护理教学等多个方面为一体的护理方式,将护理工作做到深入、严谨、长久,是国际最先进、最科学的一套护理管理体系。然而这套体系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巨大,要想在我国推行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探究。
2.3护理管理趋于人性化在护理管理中,最常听到的便是以人为本,然而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国大多数的医疗护理机构还是按照传统的护理方案和条例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虽然护理管理方案和条例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但是对每一个患者都不是百分之百的适合,这种不适合给护理管理带来的将是一种很难消除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会使民众对医疗机构的信任程度降低,使医疗护理的发展停滞不前。
护理管理的人性化所做的是对护理人员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激发护理人员自身的责任心、成就感,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引导激发护理工作者内心的主观动能,这种主观动能会改变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工作积极性等,这种改变无疑会提高工作的效率、工作质量,患者的满意程度将会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2.4护理管理趋于专业化管理专业化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最近10多年护理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发展趋势。护理管理专业化可以分为护理人员专业化与护理管理人才专业化。其一,护理人员专业化指的是根据不同护理要求和护理方法,将护理人员进行更加专职的培养,以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有调查显示,42.11%的护理部主任认为护理人力资源缺乏,49.12%的护理部主任认为专科护理是未来护理教育发展的重点,护理人才管理的核心是培养重症监护、手术室、急诊等专科护士[6]。其二,护理管理人才的专业化指的是临床出身的管理人员,不仅是要拥有较好的护理知识,更需要较好的管理知识与管理能力。
2.5护理人才培训趋于完善化我国护理专业的培训大部分还是处于原始的阶段,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7],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学人才的培养逐渐与世界接轨,特别是护理队伍的培养,发展的更加迅猛。在一些比较前沿的教育培训机构中,国外的霍尔模式、纳德勒模式和我国的集群模块式课程开发模式影响较大、流行较广,也取得良好的效果[8]。我国的护理队伍在医院承担着大量的工作,工作强度较大,合理的安排培训时间和培训强度也是现阶段制定培训课程内容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其次护理人才培训时,授课方式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授课的效果,因此采用不同形式的授课方式也是提高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2.6护理人才培训趋于国际化护理管理的国际化是指不同国家之间护理管理理念和方法相互借鉴、护士相互交流、护理科研相互合作等。随着经济全球化,人口资源跨国流动引起病源和医疗服务国际化,使得护理管理的国际化日益引起发达国家护理界的重视[9]。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护理管理国际化持续高速发展。国家间护理专家们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加强护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此推动我国护理事业的持续发展。更有许多医院针对有发展潜力的护理人员公费出国深造,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临床护理技能。
护理管理理论一直处在前进和创新中,这也是未来护理管理实践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一门以实践为主导的学科,要以实际的需求为基准,用有限的时间创造出无限的服务价值。同时,护理管理者也需要有发展的眼光,用科学的方式去指导实践,培养护理队伍,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护理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董克用,朱勇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35-36.
[2]杜楚源.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看医院人才流动及其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5,10(18) :62-63.
[3]刘芳丽.环境护理理论在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7:47-48.
[4]王华,王惠琴,任蔚虹.科学化管理方法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2) :29-35.
[5]Kobs A.ISO9001: 2000-A support for professional nursingpractice[J].Nurse Leader,2006,4(4) :27-29,49.
[6]杜萍,叶文琴,徐筱萍.护理部主任对护理人才需求的展望[J].护理研究,2007,21(12B) :3276-3277.
[7]张含风,李秋洁,林维彬,等.护理管理者管理能力培训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护理管理,2011(7) :82-85.
[8]郜岭,高勇.现代培训课程开发模式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02,23(19) :31-34.
[9]Marlene M R,Deena A N.White paper on global nursing andhealth; A brief[J].Nursing Outlook,2006,54(2) :113-115.
(2014-10-18收稿2015-01-16修回)
(本文编辑丁陶)
Development Trend of Nursing Management
ZHONG Jia-yin(Air Force Service Branch,461st Clinical Department,No.208 Hospital of PLA,Changchun 130062)
[Abstract]The management theory was analyzed,which will be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modern nursing management.And the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nursing management were summarized,which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to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nursing management.
[Key words]nursing management; management theory; development trend
[文章编号]1008-9985(2015)01-0079-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 197.32
[作者简介]钟佳音,女,主管护师,护士长;电话:1390431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