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军队医院文化建设创新实践
赵建华
(解放军第89医院,潍坊261041)
[摘要]本文以医院特色文化为例,分析新形势下军队发展特色文化的作用和成果,提出要积极探索构建具有军队医院特色的文化体系,为医院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军队医院;特色文化建设;创新实践
Hosp Admin J Chin PLA,2015,22(1) :68-70.
本院贯彻军委关于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决策部署,牢固确立文化兴院、文化强院理念,以弘扬红军医院传统、吸纳时代精神元素为重点,积极探索构建具有军队医院特色的文化体系,全院上下文化认同感、使命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明显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持续发展力进一步提升,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
按照军区“关于积极探索构建具有军队医院特色文化体系”的要求,在军区、联勤部和分部三级机关指导下,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坚持边学习思考、边探索实践、边梳理总结,研究归纳了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内核,以提高服务保障打赢能力为根本目标,以高尚医德、高超医术为价值取向,以制度规范、平台载体为支撑保证,彰显我党我军性质宗旨、体现军队医院职能任务的文化体系。
1.1紧紧扭住医院文化建设根本坚持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践行高尚医德、高超医术“两高精神”,作为医院文化体系建设的根本。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先进军事文化的内核,凝结军事文化的精华,决定医院文化的发展方向,对全院人员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引领和主导作用。“两高精神”是核心价值观在医疗行业的精确诠释和具体体现,对于军队医院,最核心、最永恒的主题就是普及和践行“两高精神”,这也是军队医院文化建设的常态化实践载体。所以,抓住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两高精神”,就抓住了医院文化体系建设的“魂”和“根”。
1.2合理确定医院文化建设内涵医院文化体系是个系统工程,包括基本内涵、方法途径、平台载体、阵地建设、制度保障等诸多要素,关键要确定既符合文化建设特点规律、又涵盖文化建设重点方面的医院文化建设内容内涵[1]。本院从抓医院文化建设之初,就注重研究探索医院文化的内涵架构,借鉴医院文化建设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医院历史传统、职能任务、发展需求等实际,坚持“大文化观”建设思路,提炼概括集“十种文化”于一体的医院文化内涵。即服务部队、保障打赢的使命文化;延续血脉、传承历史的传统文化;科学管理、规范有序的制度文化;文明礼仪、严谨求实的行为文化;医德高尚、持廉守正的廉政文化;技术领先、勇攀高峰的学科文化;以人为本、优质高效的服务文化;理念先行、超前防范的安全文化;风清气正、团结友爱的和谐文化;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环境文化。
1.3努力打造医院文化建设支撑医院文化建设离不开硬件支撑。本院本着资源配置科学、文化功能齐全、目标效能统一原则,在建有院史馆、文化长廊基础上,新建文化宣教、文体活动两个中心,维和训练、心理训练两个基地,和谐文化、生态文化两个园区;还建成环形文化路、文化示范科、维和文化区、保健知识宣传墙等5个文化功能区,建医院电视台、飞信平台、政工网和医德医风自动监控评价系统,健全各级文体组织,培养一批文化骨干,完善组织领导、经费保障、检查评比制度规定等,使医院文化建设有完善的设施平台和坚实的物质支撑。
要把医院文化体系理论方面的探索与成果,转化为医院党委的思路举措和广大官兵的自觉行动,就必须深入挖掘医院文化的历史积淀,传承光大医院文化的传统精髓,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启发全院人员的思想认同和文化自觉。
2.1激活红军医院基因本院创建于井冈山革命时期,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野战医院,土地革命时期,粉碎五次反围剿,转战两万五千里长征路;抗日战争时期,北上太行、挺进鲁南;解放战争时期,激战淮海、挥师济南,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红军医院,这是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红色基因和精神血脉。每年开展“重走红军路、铭记辉煌史”活动,从福建永安、山西洪洞到临沂地区,在瞻仰实物、观看图片和实地体验中探寻先辈足迹;邀请医院老前辈作传统报告、追忆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和辉煌业绩。通过缅怀追思历史荣誉,强化大家“红军本色不改、红色信仰不忘”意识,全院上下荣誉感、自豪感不断增强。还注重打造红军医院文化品牌,在宣传造势、标识印记等方面融入红军元素,使红军医院成为社会认同、群众信任、内部凝聚的文化名片。本院接诊的外省乃至外国患者不断增多,其中很多是冲着红军医院这个品牌来的。
2.2汲取中华医学精髓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灾害、病魔顽疾长期斗争中,不仅创造了至今为世人称道的中华医术,也形成了先进医学思想和人文精神,这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确立了医德和医术“双坐标”[2]。本院大力倡导中华医学“仁者医术、医者仁心”的文化理念,汲取“人命至重、贵渝千金”的思想精华,经常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和医德修养知识讲座,组织学习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古代名医的思想道德修为,向医务人员推荐《黄帝内经》《医德十二箴》等经典作品,在住院楼就诊候诊休息区及和谐主题公园附近设立医学名家图像、医学传统文化和中华养生图板,图文并茂诠释古代名医大家的名言箴言,使大家充分理解感知中华医学文化精髓。编写《医务人员道德手册》,每年举办“中华医学文化周”活动,每逢学员分配、招聘人员上岗等,都专门安排医德医风培训,使中华医学传统文化注入医务人员的灵魂。
2.3弘扬勇攀高峰精神20世纪60年代开始,本院以王成琪为代表的专家群体,不仅自主创造断指再植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骄人业绩,而且始终保持显微外科的领跑地位,199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勇攀创伤医学高峰的先进科”荣誉称号,2001年被批准为全军骨科研究所,并逐步形成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永不止步的“勇攀精神”,这是医院宝贵的文化财富。大力宣扬以王成琪为代表的资深专家群体,让其现身说教、登台报告,以自己古稀之年仍奋战医疗一线,居功不自傲、奉献无止境的实际行动,引导大家自觉珍惜荣誉、接力创造荣誉。本院还建荣誉室、陈列室,激励大家弘扬红军传统、光大勇攀精神。2014年,经过认真提炼总结、广泛征求意见,确立“建设全军一流中心医院”目标,凝炼“永葆红军医院本色、勇攀医学科技高峰”院魂,提出“精心救死扶伤、全力保障打赢”院训,创作并唱响“我们是红军医院”院歌,持续开展读书演讲、文艺创演、体育比赛等系列主题文化活动,使红军传统和勇攀高峰精神成为全院共同的精神家园。
3.1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文化建设奠基工程,采取辅导讲座、办班培训、讨论交流、主题演讲等方法,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官兵;坚持年有规划、季有安排、月有落实,持续抓好核心价值观教育灌输、启迪转化,深扎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根子;认真学习我党我军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全院充分认清姓军为兵、服务人民是军队医院根本职能所在,引导大家“身穿白大褂、不忘绿军装”,确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做到信党爱党跟党走、姓军爱民不忘本。
3.2转化为强烈的使命责任把使命文化作为医院文化体系建设的重点突出出来,在全院叫响“医生护士首先是战士、保健康保生命一切为打赢”的口号,大力宣扬执行中俄联演、抗击非典、国际维和等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使命召唤、责任在肩。每次国际维和报名、抽组应急保障分队,都踊跃参加,2013年只有12个维和队员指标,却有900多人递交了申请书。医院抽组的120人野战医疗所,先后参加重大军事任务,多次受到军区和联勤部首长好评。2013年,本院根据现代战争心理防护地位凸显、国际维和日趋常态等实际,自主研发全军首台野战心理防护方舱,建起国际维和模拟训练基地。特别是野战心理防护方舱,虽然研发时间不长,但代表军区先后参加全军心理战装备展示和朱日和全军战略战役集训演示,还深入边海防、训练场为6 000多名官兵进行心理疏导,成为医院建设的品牌和文化建设的亮点。
3.3转化为高尚的职业操守坚持用“两高精神”引领和规范医务人员从医行为,并将高尚医德细化为医学报国的职业理想、服务人民的职业情怀、淡泊名利的职业境界、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以人为本的职业理念、治病救人的职业良心、热爱患者的职业情感、忠诚慎独的职业品行八个方面;把高超医术拓展为极端负责的医疗态度、恭谦和蔼的医疗言行、丰厚博学的医疗知识、整体辨证的医疗思维、躬亲规范的医疗习惯、严谨求实的医疗作风、娴熟精湛的医疗技术、精心施治的医疗过程八个要素,还以这“双八条”为依据,制发《从医行为量化考评细则》,使医务人员落实有标准、行为有规范,全院上下军队医院的形象意识、廉洁从医的职业操守不断增强,不仅塑造红军医院的廉洁品牌,也赢得广大军地患者的普遍好评。
4.1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浓厚文化氛围,建成多功能科技楼、语音学习室、现代化多媒体图书馆,开通三级查询系统,教学科研条件进一步完善,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撑。激活人才建设内动力,对科主任、护士长实行竞争上岗,并将范围拓展到聘用人员。对优秀学科带头人实施“菜单式”培养、“个性化”打造,安排高层次学习进修,争取重点科研课题,促进优秀人才向拔尖人才转化。大胆起用中青年骨干人才,让其在担当重任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引导大家自觉克服文人相轻、学术封锁等不良现象,营造技术优势互补、融洽共事、事业薪火相传的良好氛围。
4.2助力学科技术发展以专家队伍、尖端设备、学习研究、科研创新为重点,加大学科文化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比重,扩大学科品牌力和专家影响力。按照“发展上规模、技术有特色、业内树标杆”的学科建设思路,对各科室逐一进行评估,分析特色优势,研究发展定位;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拓展特色医疗领域,加大对普外、眼科、妇产科和消化内科等科室的扶持力度,使重点学科优势进一步巩固,军区普外中心已经形成微创技术优势,眼科在驻地第一个获得国家认可的应用资质,妇产科的优生优育技术、消化内科的腔镜微创技术也在当地形成品牌影响力。为激发大家科研热情,本院设立国家、军队、地方和医院年度新业务新技术项目奖等专项奖励资金。2011—2013年先后获军队科技成果奖29项,国家专利84项,发表医学论文686篇。
4.3提升医疗管理质量坚持把医疗质量管理纳入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内容,在抓好“三基”训练基础上,加大对病历书写、疑难病历讨论等核心制度落实力度,以避免医疗纠纷;深化抗生素分级管理,利用PASS系统对临床用药情况实时监控,以防止滥用药问题;建立三级质控体系,定期搞好质量评估,机关定期抽查,科室每日巡查,现场讲评纠治,以提升医护质量;设立“党员先锋岗”,大力开展星级护士、医疗服务明星评先活动,激励大家“争做医院代言人、争当行业排头兵”。
4.4强化优质高效服务坚持把用服务文化促进服务质量,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在门诊楼建立军人诊疗中心,新设特色门诊,接诊医师均为中级以上高年资职称。对体系部队推行所有检查项目优先向军人和老干部开放、所有临床科室优先收治部队伤病员“两优先”举措。对军队特殊伤病员救治,坚持一切服从病情需要,不局限于药品目录,2011—2013年,为兵服务投入累计近8 000万元。积极推行服务创新,定期请潍坊星级高管进行礼仪培训,统一定制工装。推出“一声热情的问候、一个简明的介绍、一份详细的说明、一张温馨的卡片、一次细心的体检,以及倒满第一杯水、订好第一顿餐”的“七个一”服务套餐;对住院患者做到“整洁床位、晚间护理、专人陪检和个性饮食”的“四落实”服务举措,对出院患者实行“有详细出院指导、有护理意见反馈、有专人送别、有跟踪服务、有后续建议”的“五有”出院叮嘱,逐步形成医院优质服务的“军字品牌”,成为当地颇有影响力的一道亮丽文化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冯海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推动医院科学发展[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5) :198.
[2]李丽.培育文化品牌,助推医院发展[J].山东卫生,2010 (6) :30.
(2014-09-17收稿2015-01-15修回)
(本文编辑戴志鑫)
Culture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of Military Hospital
ZHAO Jian-hua(No.89 hospital of PLA,Weifang 261041)
[Abstract]The role and achievement of military hospital culture were introduced,and the proposal was discussed to build the hospital culture of army features,thus to provide powerful spiritual motivation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hospital development.
[Key words]military hospital;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military feature; innovation
[文章编号]1008-9985(2015)01-0068-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 197.32
[作者简介]赵建华,男,主任医师,院长;电话:0536-843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