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嬗变

2015-04-15 15:16:59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信息

韩 杨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铁岭 112000)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方式实现了从传统的点对面到当今面对面形式的转变。每个人都以网络主体的姿态参与新闻互动和信息交流,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接收、信息发布和资源共享。尽管当今时代自媒体应用越来越普及,但是传统媒体仍然在一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分别对公共事件的报道承担了不同的任务。在自媒体的冲击下,新闻传播在技术发展进程中逐渐实现了现代性的嬗变。

一、自媒体的特征分析

自媒体的内涵是由美国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于2003年联合提出的,在《自媒体研究报告》中把自媒体概括为:“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目前,自媒体的存在形式有:手机网络、QQ、微信、微博、电子邮件、论坛等。手机微信作为自媒体时代新型传播工具的作用日趋明显,通过在朋友圈中发布即时消息、转发新闻、参与互动投票、加关注等形式进行资源共享和信息传播。尤其是微信更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由开始的朋友聊天逐渐发展成为营销工具和新闻媒介。随着网络的发展,公共场所WIFI信号普及,人人都可以随时用自媒体传播身边的即时新闻。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记者。作为现代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大众传播有三种功能,即监测环境、协调社会和传递文化。其中,监测环境是首要功能,也是媒介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认为,所谓监测环境,即准确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再现周围世界的原貌和发展状况。自媒体在监测环境和向受众提供各种事件的信息方面,起到了及时警告和让公众提前防御等重大作用。

自媒体具有平民化、个性化、传播迅速、交互性强等特征。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自媒体便于被人们接受和应用,人们可以拿起手中的电子设备借助网络信号直接发布信息,注册简单,不需要支付费用,操作非常容易,发布的信息内容和发布方式可以按照个人喜好来选择,不受地域、身份等条件限制,可以随时发表对身边现象或事物的看法,言论自由。网络是大众的交流平台,人们通过自媒体发布信息后,迅速成为公开的信息资源进入传播渠道。博客、微信、微博、论坛等自媒体发布的新闻马上受到关注,大众随即参与网络无距离的探讨回应。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使用互联网的人数逐年增加,自媒体已经平民化、大众化。

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更注重沟通互动。新闻传播本身就带有双重意味,不单是传统的传播与接受,更增添了主体性交流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社会的形成使人们的生活世界更为开阔。官方新闻可以用微博的形式传播,政府官员可以及时与网民交流,使人民参政意识增强,开拓了政治民主的实现途径。自媒体打开了人民对新闻的视听渠道,在网络中不只是官网一种声音,还有网络领袖、普通民众等各个阶层的人士共同参与,人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程度,共同完成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用自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时效性很强,人们用手机可以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视频或图片,比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快捷便利,发布之后随即获得网民的互动和补充,使人们对问题的认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自媒体为公众参与新闻传播提供了现实性和话语权,人民可以对政府进行舆论监督,直接参与行政事务和公共管理。

自媒体也有自身的一些缺点,自媒体发布新闻的专业性较差,多为片段式的报道,网络又无法确定新闻发布者的身份,新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无法核实,没有专业的新闻人士对信息进行把关处理。自媒体的新闻可以来自任何人或任何组织,由于自媒体的信息发布者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新闻发布者缺少对新闻价值和发布影响的正确判断,使自媒体发布的信息包罗万象,不能排除一些人或组织有目的的刻意歪曲事实和制造虚假信息。自媒体时代,发布新闻的权利分散到每个人的手中,一些名人和商人利用自媒体伺机炒作新闻,各种信息通过互联网涌入社会,容易导致非主流价值观的肆意蔓延。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博弈

新事物的到来必定冲击旧的事物。自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但传统媒体因其独特的优势,使自媒体不能完全取而代之。现代社会,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路径上共同发挥作用而表现出新与旧的博弈,正是这种新旧媒体的冲击和博弈使新闻传播的时代特征更为鲜明。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显示出立体化模式,新闻角色合一。对同一事件,新闻多渠道交叉传播,新闻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受传者、评论者,几种角色相互转化,互相补充。自媒体成为新闻的始发源,又起到了推动舆情发展的作用。因为有自媒体的加入,使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更为客观也更为丰富,传统媒体可以更轻松的通过自媒体减少采访环节,掌握更多的大众声音。自媒体弥补了传统媒体由于记者数量有限而导致有些新闻报道不及时的缺憾,传统媒体可以保持专业性和权威性的优势吸收自媒体的有效资源。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新闻事业发展。

突发事件是媒体的试金石,从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自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优劣。传统媒体的功能经过长时期的完善而表现得更加专业和权威。每一种传统媒体都有一整套的新闻传播思路和传播方式,突显了新闻传播的秩序性和逻辑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都有专业的记者,对于编辑、音频和视频的制作方面更加保守和严谨,能够在充足的准备下对突发事件权威报道,正确的引导舆论。新闻评论也是由权威的新闻人士或相关专家发出的,用于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和动员。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相比在各个方面都更加成熟和规范。纸质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在电子设施欠缺或电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使大众获得准确有效的新闻资讯,纸质媒体的发行普及和便于留存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翻阅和查找信息资源。广播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在肢体劳动的同时获得新闻,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不妨碍肢体运动,也为盲人提供了获得新闻的途径。电视媒体声像合一,主要优势在于直观、内容丰富、容量大,分类性强。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都承担了重要角色。传统媒体通过记者获得信息源,大多数的新闻都是有安排有计划的,由于新闻准备时间充裕,能够将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相结合,直接影响受众对新闻的判断,在发布新闻的同时表达官方观点和专家意见,突出了引导舆论的作用。

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大众参与性更强,充分调动大众在公共领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人人都可以根据亲历通过手中的自媒体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不需要通过记者,也不通过传统媒体。现在的自媒体使人们主体意识增强,由被动的接受新闻转向主动挖掘新闻,有的不仅仅发布新闻,还对新闻进行主观评论,随之获得其他人的参与,迅速自觉构造出个性化、扩散式的新闻网。自媒体时代的新闻由于开放性强,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评论,众说纷纭,新闻发出即刻被转载或跟评,使消息的准确性和价值性不定。在自媒体时代,一件突发事件受到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双重关注和报道,在新闻传播的途径和内容上展开博弈。自媒体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抢夺时间,第一时间报道出来,但真实性和可靠性要经过多数人的参与和证实得到验证,就发布消息来看,自媒体的消息不会经过多环节的审核验证,发布出的新闻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大多具有主观色彩和局部展示性。传统媒体依照惯例由记者出面采访、撰稿、报道实况、专家分析等环境循序渐进展开对新闻的全面报道,并对事件的始末全程跟踪。由于传统媒体相对保守和全面,经常和政府联系代表官方话语,成为官方的宣传工具。自媒体弥补了传统媒体话语保守等方面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督官方隐瞒真相的作用,促使官方信息公开透明。

三、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趋势

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一方面是自媒体的日益兴起,另一方面是传统媒体的顺势变革。传统媒体的生存指标如广告收入或发行量减少,主要源于互联网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尤其在年轻群体中,容易接受电子技术产品,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就等于手握一部电视、一个收音机和千万份报纸。未来的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是手机或PAD等移动自媒体。短时期内,传统媒体不会被自媒体所取代,但随着新闻接受人群的变化和自媒体人群信息素养的提高,传统媒体将做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变革。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在博弈中相互补充、交流融合。传统媒体与自媒体之间的竞争是良性竞争,“竞争压力也提高了它们的能量,‘适者生存’是它们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媒介的竞争压力逼出了它们的智慧,生存手段不断推陈出新。显然竞争需要新的方法与手段,只有适当的竞争才能促进传媒发展。”①自媒体目前存在缺少谣言监管、网络评论非理性化、传播有失人文关怀等缺点,也需要完成自身的蜕变。另外,受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使得自媒体本身需要创新和不断寻找新的出路。

传统媒体中的很多媒体人都在加入自媒体行列,这部分人和技术使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出现相互交织重叠的发展格局。很多在传统媒体工作的记者或编辑在自媒体时代也是自媒体,有的人既做内容,又搞经营,在社交网络中打通了新的传播局面。这部分人将在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博弈中起到重要的过渡作用。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主要承担着预警、引导和动员的任务,而自媒体则丰富了传统媒体的新闻视角,补充了传统媒体从专业角度发布的新闻内容,比如爆料内幕、推动舆情等,使自媒体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传统媒体的信息源。自媒体时代,对于同一新闻事件,传统媒体和自媒体都不会缺席,自媒体在时间上占有快捷优势,传统媒体则相对滞后,却在新闻内容上有备而来,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在博弈中不断构建出新的新闻内容。对于传统媒体认为新闻价值不高的事件,自媒体却可能从大众角度对该事件进行挖掘和传播,传统媒体又可以对自媒体发布的消息予以舆论校正。由此,我们可以做一个设想,就是未来的新闻传播,会将传统媒体的秩序应用于目前鱼龙混杂的自媒体,用传统媒体的运作模式和新闻思维优化处理自媒体,最终形成一种新的互联网媒体模式。

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必须加强网络监管、网络道德约束和信息素养教育。目前自媒体新闻传播欠缺规范,信息传播缺少监管,大众使用自媒体发布新闻要在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建立诚信,网络监管部门要制定网络法规给予自媒体新闻传播一定约束,并运用网络技术严紧虚假信息和谣言传播。新闻发布者应该以社会公众意识对新闻接受者负责,传统媒体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是新闻事件的主要报道者,在大众新闻发布者的媒体责任意识尚未建立之前,自媒体只能代表大众话语作为补充传统媒体新闻的信息源。自媒体的多元化促使对自媒体的社会约束也在逐渐培育,当新闻传播规范和新闻专业操守运用于自媒体时,才能意味着自媒体新闻传播走向成熟。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秩序和法律,未来的自媒体使用人群更倾向年轻人,这就需要在学校加强网络道德管理和信息素养教育,倡导网络文明,追究信息责任。自媒体可以展开全球化视角,提升人们的素质。加强自媒体自身规范,遵循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规律,以便在未来的时间发挥新闻传播的作用,孕育良好的网络文化。自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应该具有伦理标尺,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在自媒体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们要呼吁自媒体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追求,以人的素质提升为基础来提升自媒体的社会公德,自觉大于约束。

注 释:

①刘建明.《新闻学前沿》[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5页。

[1]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构建与消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美)约翰.V.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潘祥辉.?对自媒体革命的媒介社会学解读[J].当代传播.2011(06)

[7]李莹.微博对日本地震相关信息传播的正负效应——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10)

[8]梁涛.从“抢盐危机”看微博与谣言传播[J].今传媒.2011(07)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信息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媒评论(2018年12期)2018-03-21 07:51:52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订阅信息
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传统媒体版权保护面临八大难关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15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3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
展会信息
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传统媒体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6
信息
建筑创作(2001年3期)2001-08-22 18:48:14
健康信息
祝您健康(1987年3期)1987-12-30 09: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