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教育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的作用

2015-04-15 15:16:59吕利珊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助学资助诚信

吕利珊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前言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由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助学贷款,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国家财政支出承担,能有效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在校其间学习和生活费用。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诺相关法律责任。由此可见,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做到按时还款,直接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顺利实施与推广。

一、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功效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自1999年出台以来,资助了百万寒门学子。2005年1月,国家开发银行在河南省开展助学贷款试点,随后在全国15个省份大力推广。2007年,在江苏、甘肃等5省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试点,并于2008年在全国推广[1]。2007年在甘肃启动生源地助学贷款,截至2012年已累计发放贷款31.4亿元,受益学生超过30万人;自2008年开始在安徽省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截至2013年底,累计发放助学贷款26.67亿元,惠及将近45万人次贫困学生;自2005年4月在河南启动国家助学贷款试点,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48.3亿元,受助学生达102万人次。由以上不完全统计数据可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覆盖面广、实施成效显著。

二、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与消极影响

(一)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通过调查,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缺乏诚信,有偿还能力但恶意违约、拒绝还贷;另一种是无偿还能力的被迫违约行为[2]。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取得了切实显著的成效,但由于贷款生诚信缺乏而造成贷款违约的占较大比例,主要原因与表现为:(1)由于在校期间助学贷款是免息的,因此很多不是特别需要贷款的学生,拿着虚假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获得了助学贷款,导致从贷前阶段贷款生的诚信品质就没得到良好考核与保证。(2)贫困大学生的日常消费与困难生身份不符,许多贷款学生只是为了不要家里的钱,更有部分贷款生将贷款资助用于买高档手机、笔记本等奢侈品,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作风和意志品质。(3)学校工作人员在还息提醒时有许多贷款生拒绝接电话和信息回复,表现出无故拖息、态度恶劣的现象。(4)毕业生贷款到期还本时出现了很多不按期还本,甚至有恶意逃债的现象,诚信品质缺失严重。

(二)贷款生违约的消极影响

1.违约对个人的消极影响

失约惩戒:未按贷款合同约定按时归还贷款本金的,根据实际逾期金额和逾期天数计收罚息,该利率为正常借款利率的130%。

失信惩戒: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银行将对多次逾期、恶意拖欠贷款的借款学生采取以下措施:将违约学生信息及共同借款人信息载入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一旦不良信用记录被载入,将直接限制学生及共同借款人的个人信用卡、购房、购车贷款等几乎所有与金融机构有关的金融产品的申请与使用;将违约学生信息载入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并向违约学生及共同借款人就业单位通报违约情况,这将对违约学生的就业,参加各种社会招聘考试等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对于连续拖欠还款行为严重的借款人,相关部门和银行将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渠道公布其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以及具体违约行为等信息;违约情节严重的贷款人还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2.违约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消极影响

银行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出资为贫困学生提供贷款,且在学生在校期间不收任何利息,这样对想要贷款的学生无疑是雪中送炭。然而学生的违约势必会极大地打击银行提供贷款的积极性,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因此受阻,从而造成未来学子的贷款难度加大,将来便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因得不到贷款而不能顺利完成学业,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失去了成才、脱贫的机会。

3.违约对国家建设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是提高我国GDP的重要储备力量。然而,大量学生的违约使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受阻,如此,一部分本可以有所作为的贫困学生却因得不到贷款而被迫辍学,使这些学生在国家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充分地体现自己的价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得不到大量的人才支持,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变慢。

三、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贷款工作中做到诚信

(一)从诚信教育入手,从根本上提高贷款学生诚信意识

1.加大诚信的宣传力度

在校园里设置有关诚信的标语、横幅,在宣传栏张贴海报以及出黑板报宣传诚信品质;校园里也可以筑建一些诚信的名人塑像,让学生了解更多名人关于诚信的佳话,从而提高贷款学生的诚信意识。

2.加大校园的管理力度

杜绝任何不法分子,以资助的名誉进入校园诈骗学生钱财,保证校园和谐、安全。通过加大校园安全管理,确保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良好,使学生对诚信品质保有信心和敬畏之心,促进诚信品质的养成。

3.开展各种“诚信育人”的活动

开展选评自己身边最诚信的人活动,以身边耳熟能详的诚信故事、鲜明案例去鼓励带动他人,通过评选活动让学生感受“诚信”就在身边,了解诚信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组织诚信宿舍或者诚信班级的比赛,让学生自己去构建理想中的诚信环境,并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学会以诚待人,体悟“诚信”的力量。

4.开展诚信讲座,搭建学生与银行之间的诚信平台

邀请贷款银行工作人员与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座谈,让学生明确还贷的操作流程和具体办法。通过座谈会,银行向贷款学生宣传全国个人征信系统的情况,说明诚信品质作为个人第二张身份证在市场经济时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叮嘱贷款学生履行借款承诺,为自己信用记录画上光彩的一笔。

(二)努力做好贷款生的贫困认定工作

1.严把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全年资助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高校学生贷款相关部门根据学生家庭所在地出具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参考申贷学生在校的日常消费情况,结合班主任、同学、舍友对申贷学生的了解,经班级民主评议,对申贷学生的经济状况做出科学判断和评价,做到贫困资格认定准确、到位。

2.严把助学贷款的评定关

助学贷款评定程序的科学、规范、合理是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重要保证。每个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须先在班级民主评议小组中进行推选后,经学院初审并在学院进行公示,再由学校审核通过,初选名单确定后还要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二次公示,各方无异议后最终确定受助学生名单,做到“应贷尽贷”。

3.畅通助学贷款的监督关

利用好学校的宣传橱窗、信息交流信箱和邮箱等平台,公开贷款资助信息反馈专用电话和邮箱,广大学生可以及时、便捷地就高校贷款资助工作进行咨询、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回复、解答、处理以上反馈信息。资助人或资助单位还可通过受助学生本人或其它途径对助学贷款的评选和发放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贷款部门的干部在学生贷款前认真审查学生贷款申请是否符合贷款要求,并确保通过会议让申请贷款人了解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性与意义及还款的时间和方式。设置诚信贷款的考试,要求申请贷款的学生通过考试才能借贷。贷款合同签订后,组织借款生参加诚信教育的活动,在活动中可以设置一些有关于诚信贷款的有奖竞答问题,让借款生在愉悦的气氛里学习有关诚信贷款的知识。

四、强化效果,发挥资助育人作用

(一)贯彻“知识化人”的理念

高校每学年要制定相应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宣传与教育计划”,让学生了解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组织参与贷款知识咨询会、网上申贷培训会议和助学贷款诚信考试,让学生明确贷款的意义。把组织贷款生参加网上申贷培训会议和助学贷款诚信考试作为贷款申请及贷款发放前的重要前提,让学生了解助学贷款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关心与对他们成长成才的殷切希望,鼓励学生树立健康向上、拼搏奋进、自强自立的意志品质;教育贷款生树立感恩意识、诚信意识,从而培养贷款生诚信、感恩的良好品质。

(二)贯彻“思想树人”的理念

努力传承“贫困大学生公益服务队”的育人理念,培养贷款生回报社会的感恩意识。很多贷款生由于家庭贫困的缘故,可能会带有一定的自卑意识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与经济资助同等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生活、对待周围的环境,帮助他们真正作到“精神自立”。通过组建“贫困大学生公益服务队”,以“感恩,奉献”为宗旨,以“感恩于心,服务于行”为途径,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公益意识。以“诚信感恩教育系列活动”为契机,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以提高贷款生的诚信感恩意识,真正贯彻“思想树人”的理念。并通过举办“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活动、“诚信启航,感恩于心”活动晚会、观看《贷款助学信用助人》电影,把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与学生育人功能有机结合,以贷育人。

(三)贯彻“能力助人”的理念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必须建立在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顺利就业的基础之上。为了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组织贫困大学生开展能力建设活动,为学生顺利就业和长远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各种形式的素质拓展活动,帮助家庭贫困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配合做好资助育人工作。为拓展贫困生、贷款生的社会阅历,可以和高校周边中小学达成共建,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义务支教活动,使更多的贫困大学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贯彻“能力助人”的理念,帮助贷款大学生成长成才,是贷款生诚信还贷的重要保障。

五、小结

贷款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树立与培养,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而加强大学生诚信感恩教育是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中的重头戏。通过做好贷款生的贫困认定工作,从诚信教育入手,贯彻“知识化人”、“思想树人”、“能力助人”的资助育人理念,帮助贷款生树立诚信意识,让贫困大学生做到诚信贷款、诚信做人,以保障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走向成功之路。

[1]甄澄.国家开发银行尝试助学贷款新途径成效显著[N].光明日报,2010,3.

[2]何飞龙.从国家助学贷款谈大学生诚信[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高教研究专辑),2006,27:194.

[3]徐金玲.从国家助学贷款谈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迫切性[J].怀化学院学报,28(1):130.

猜你喜欢
助学资助诚信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28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中国盐业(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44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少先队活动(2018年5期)2018-12-01 05:24:37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中国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4
关爱·帮扶·助学
中国火炬(2015年10期)2015-07-25 09:51:18
为助学一诺千金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