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新
(无锡吴都阖闾城遗址管理委员会, 江苏 无锡 214000)
遗存寄寓自然 历史衔接未来
——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方略探索
陆建新
(无锡吴都阖闾城遗址管理委员会,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以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建构的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在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整个环境系统有理性科学的预设与筹谋,妥善处理好“部分”与“整体”、“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原真性”与“创新性”、利益与效益、历史与未来等各方面的关系,避免了诸多因随心所欲或个人意志而造成的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因此遗址公园形成了秀美清丽的自然生态、自成一体的景观生态、相互映照的旅游生态和融入都市的文化生态共生共荣的格局,实现了“遗产保护与生态建设共赢、文化传播与旅游开发互补,品牌确立与审美意境递进、区域发展与城市实力跃升”的愿景。
[关键词]阖闾城;考古遗址;历史人文;山水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阖闾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随后,“阖闾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被批准立项。迄今,六年光阴已逝,在阖闾城遗址保护实施的区域范围内,经过决策者和建设者们的共同努力,阖闾城已化蛹成蝶,实现了把“保护历史遗存,美化山水自然,彰显文化品质,提升城市实力”有机结合的战略构想,历史与自然融合,人文与山水辉映的阖闾城已然成为太湖之滨、马山国际旅游岛的一道靓丽风景,迎四海贵宾,接八方来客。将考古遗址保护与环境生态发展协调统一起来,这不仅是建设阖闾城遗址的原则和立场,也是未来遗址不断完善、增辉添彩的道路与方向。
一、阖闾都城:考古发现的历史回响
在华夏文明初兴之时,是以黄河流域为主轴的中原文明为标志。当时,江南吴地也只是“蛮夷”之乡。在广袤的区域范围内林茂苇密、沼泽遍野、兽猖人稀、百姓贫弱。但是,公元前11世纪初,泰伯“三让天下”,偕其弟仲雍弃中原而奔江南,定居无锡梅里。从此,洪荒之地崛起了“勾吴”古国。进入春秋晚期,华夏大地动荡不安,其时烽烟四起、礼崩乐坏、王纲解体。公子光(阖闾)为吴国免受内忧外患之灾,用专诸刺王僚夺取吴国政权,拉开了吴国重新崛起强盛的序幕。他豪气云天、安邦治国、任用贤能、厚民强兵,个人生活极其简朴,且与军民同甘共苦。他亲率三军,西伐强楚,南征于越,屡获大捷,声震四方[1]。 最终征战沙场因伤而亡,却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
沧桑巨变,阖闾王朝虽然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片段,但却留下了重重的印迹和可以探索的信息。早在20世纪50年代,阖闾城遗址就曾被发现。80年代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的考古调查是在阖闾时期建的东西小城的外围找到了大城。34米宽的城墙墙基,其土质和筑城方式与小城一致,这是都城的规格。在大城内,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大型土台、水门、陆门和城壕的遗迹。这与《越绝书》和《吴越春秋》的记载相吻合。随后在扩大范围的考古过程中,在阖闾城遗址背面的龙山山脉发现了春秋晚期的石城。“沿太湖十八弯的山顶和山脊上,蜿蜒分布着一道石墙,石墙依山势高下而筑”。[2]
随着考古调查的不断深入,考古发现的信息日益印证这座都城的存在。其一是在龙山山脉及马山地区发现了大规模春秋时期贵族墓葬群,龙山有102座,马山区域有近150座,它们呈规律性分布。其二是探明龙山的石长城(墙)达6公里之多,是吴国主要的防御设施。其三,在吴国贵族墓遗址中出土整理出50余件珍贵器物,散布在阖闾城周边的历史遗存沉寂久远,残垣碎片却留存着春秋晚期这个纷乱时代中吴王阖闾肩负吴国强盛使命的痕迹。
2013年国务院正式公布阖闾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列入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大遗址“十二五”专项规划全国150处重点大遗址名单,同年列入国家文物局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立项名单。这充分肯定了考古发现的阖闾古城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其遗产价值的正确认识。
二、阖闾城遗址公园: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共生相融
考古遗址的发现让春秋时期吴地文化和阖闾强国兴兵的轮廓变得更为清晰。珍贵的历史遗产必须保护,它是人类的基因、文化的命脉、文明走向的图谱。基于这种信念,阖闾城考古遗址在确认为“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决策建设“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这一决策不是草率的,盲目的,也并非单纯基于功利性的经济利益的考量,而是立足于遗址得到更为有效的保护,是根据吴地文化的发扬光大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战略选择。“保护,弘扬,可持续”是建设遗址公园的基本理念和准则。
(一)遗址公园建设的目的明确。做到阖闾城遗址和生态环境的双重保护,同时凝聚活力,发展旅游文化,提升民众精神境界。遗址公园作为吴地文化基因的再生细胞,可以不断演进成为城市新的功能空间,带动区域的共同发展。
(二)遗址公园建设的策略科学。遗址公园建设强调的是遗址保护和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和城市风貌营建等诸方面的有机融合。因此,建设中要审慎处理好文脉与山脉水脉的汇通关系,让历史融入自然,让自然包蕴历史,又系统协调好单体、局部与整体的复杂关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文化自然生态格局。
(三)遗址公园建设的步骤稳妥。历史遗存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生态环境是自然给人类生存的馈赠,二者都是当代人应该加倍珍惜的宝藏,阖闾遗址公园的所在地兼得两份宝藏。如果肆意妄为则是暴殄天物。所以,在整整六年的时间,遗址公园建设在稳中求进,谨慎铺展。
1.规划先行,论证充分
阖闾城遗址建设项目的启动是严谨的,突出地表现在规划编制办法过程首次提交了《规划纲要》,这在中国大遗址规划中是一种创举。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所用半年时间完成《阖闾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纲要》的编制。随后组织考古、规划专家进行论证,一方面界定了阖闾城遗址保护实施范围,对周边地区进行了有效的规划控制,另一方面为阖闾城具体项目的策划、布局、实施提供充分依据。
2.项目推进,精雕细作
(1)博物馆大气庄重,与山水相融。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是整个遗址公园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在占地面积达95亩的规划设计中,设计者精心将阖闾城遗址博物馆镶嵌在山水之间。它以孕育生命的蛋壳破裂为造型,寓意阖闾城历尽风霜破壳而出,再见天日,裂变重生。该建筑充分利用龙山山体中一个开山采石后废弃已久的宕口,采取“以建筑修补山体”的策略,顺势而为,最大限度减少建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侵扰。应用这种合符生态法则的设计哲学建设而成的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在岩壁环抱,湖湾映照之中,舒缓流畅,大气端庄。建筑依山,山环建筑,层层退台,移步换景,巧夺天工。[3]
(2)阖闾王城雄伟壮阔,尽显春秋风华。阖闾王城是遗址公园建设的重点项目,在占地140亩的旷野里,整个建筑遵循复原历史的原则,依据春秋吴国的建筑特色和筑城理念进行构建。以山峦叠翠的山体为背景,已建成型的阖闾王城城墙巍峨,箭楼林立。内置庙堂庄严,气势磅礴,阖闾王朝强国兴业的豪气尽可在此彰显。
(3)旅游环境清丽大方,再展江南魅力。整个阖闾城遗址公园是按照5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建设的。基础设施完善,给排水、污水处理、电力、通讯、天然气等主要管线全覆盖;道路通达,交通便捷;经过疏浚的河道水质优良,水流畅通;山体和道路两旁的植被充分养护,郁郁葱葱。景区范围内的自然村落错落有致,原住民依旧栖居在自己的家园,忙碌着自己的生活,生态园里种植的有机瓜果蔬菜新鲜诱人,环龙山的观景道路蜿蜒伸展。山、水、园和建筑交相辉映,江南清丽风韵再现。
3.功能设计,有序多元
阖闾城遗址公园是建立在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基础之上的多元综合体,其功能设计既不随流媚俗、拾人牙慧,也不好高骛远、脱离实际,而是根据遗存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进行系统整合。就博物馆而言,其功能设计便独具特色,它是一个集文物展示,考古研究,科普教育及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博物馆。由西班牙APD公司设计的互动多媒体厅,用高科技手段展示春秋吴国的历史,游客可以互动体验,穿越时空,身临其境。馆内物联网系统的运行,使管理、安全、参观符合智能化与人性化的要求。另外,园区还设有吴文化教育基地,文化创意中心。同时还将开发建设古村落、农耕园、古街市等。融入秀美如画的山水之间,足可以让每一个游览景区的人流连忘返,悦目怡心。
三、正确处理五大关系,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成功经验
中华文明五千年,先人留下了无数的印迹可以让后人缅怀纪念,小如一丝纹理,一块碎石,一缕发线,大至一片场域,一群墓穴等等,都可以构成文明演进基因图谱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历史遗存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很多专家学者认为需要建立一个适合遗存延续的生态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弗朗切斯科·班德林指出,对遗产地址“要找到一些平衡点,一方面是做好保护,另一方面是发展。既达到文化遗迹的保护又达到现代化建设的要求。”[4]任何“地方性”社会的变迁都与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息息相关,生态场内各种要素的良性互动,对恢复、保护、优化历史遗存的样态起重要作用。阖闾城遗址公园的建设,恰恰体现在一个特定的区域空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基于考古遗址的发现构建起历史与自然融合,人文与山水辉映的新型自然—文化生态场域,这是考古遗址保护的成功典范。
因为整个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从规划伊始就是理性的,合乎生态规律的,在建设过程中至少协调处理好了以下诸多方面的关系。
1.“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生态学理论始终强调,每一物体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生态位。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其他物种存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生态圈。部分与整体是共生的,而共生不是各种不和谐因素的随意组合,或毫无目的的混搭,而是将个体通过精心的组织产生相互关联,从而形成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就阖闾城遗址公园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以刘闾路为主轴构建的一核(博物馆)一心(阖闾王城)是其最耀眼的部分。但它们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通过有原住居民的村落(阖闾村)与水系(闾江)连接,并且都有依傍满目翠绿的龙山。这样,馆、城、村、山与水各部分的和谐组搭,使整个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充满生机与活力。
就遗址公园与马山国际旅游岛乃至整个无锡城市文化关系而言,遗址公园又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遗址公园是无锡进入马山国际旅游岛的门户,如果说旅游岛中开创中国佛教文化主题景区的灵山是唱响无锡文化旅游的“里子”,那么博物馆公园就是内涵深厚的展现吴地文化的“面子”。由表及里,相得益彰,熠熠生辉。更为重要的是,无锡城市文化建设又正是以吴文化为主旋律构建其意蕴独特的都市文化生态圈。阖闾城作为吴地文化的根脉,为此营建的遗址公园成为展示吴文化历史的制高点也就势在必然。所以,围绕阖闾古城的工程建设是独具匠心、富有战略远见之举。
2. “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关系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是自然。在现代生态主义思潮中,每一存在物皆有其存在理由,也有存在的权利。荒野的价值在于它使生物共同体能共生共存。而人类文明正是在荒原中得以诞生,得到繁衍。因此,尊重自然是当代走向未来必然的选择。显然,吴地文明的开创是与华夏江南分割不开的。江南温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连绵起伏的山峦,纵横交错的水系,都为吴地从“夷蛮”走向强国奠定了基础,为吴地文化的昌盛撒播了种子。2008年阖闾城遗址的发现,既是中国考古领域的大事,也是吴地文化追寻根基表征的盛事。如今,阖闾城遗址公园正是把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交融一体,顺应“天人合一”,实现自然与文化的共生。
仅就阖闾城遗址博物馆馆址的选择而论,设计者和建设者们就谨慎思考必须在不造成整体生态的破缺前提下选择合理的位置建馆。最初建馆的用地范围是在太湖风景区“十八湾”中的月白湾。这毗邻阖闾城遗址的核心区,背依龙山,南望太湖,景色秀美。几经考察论证,这个选址方案被否决,因为在月白湾建馆,势必会破坏整个环太湖风光带的自然状态。随后的选择被证明是正确的,如前所述,在月白湾的边缘,一个20世纪人们开山采石被废弃的宕口成就了博物馆的横空出世,以建筑修补缺失的山体,“十八湾”的美景锦上添花。
显然,这种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完美结合的空间,正是现代都市人向往的旅游生态场所,博物馆枕山而卧,翠绿掩映,远眺太湖,碧波万顷,渔舟穿梭,波光粼粼,怎不让人心驰神往、陶醉其中!
3. “原真性”与“创新性”的关系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制定的《保护文物建筑与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也称为《威尼斯宪章》)中明确规定:将原真性充分完备地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职责。原真性是指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真实历史原物,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要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历史痕迹,不要按现代的想法去抹杀它。遵守国际宪章,维护原生态。阖闾古城发现之初,我们便认真听取考古界、历史学界和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形成共识,划定保护区域,确保考古遗址的原真性。因此,在当下遗址公园范围内,原生态的土墩、基柱、土台、石墙、石冢等等完整地得到保存,以其原貌特征呈现,没有人为加以扰动。
维护原真性是遗存生存之本。但这并不意味着永远让其处于死寂状态,如此,它的价值就无法得到真正体现。遗存的历史信息,它的痕迹脉络,需要梳理,可以升华。因此,创新在保护历史遗产的原真性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只有在不断创新过程中才能发展,才有进步。当然,这种创新不能是以破坏历史文脉为代价的。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借助历史元素,应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赋予了考古遗址更加丰富的内涵,如:出版长篇历史小说《阖闾王朝》《夫差王朝》等,制作宣传片《吴文化博览园:阖闾都城》,纪录片《阖闾城》,在吴王城建造大政殿、祖庙、孙武伍子胥纪念馆等,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文化产品拓展了人们理解吴地文化的路径,也多层次多维度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开阔了人们的精神视窗。
4.利益与效益的关系
在生物圈中,“趋利避害”是生物群落的共性,不同物种因其拥有与自身特性相符的趋利避害能力而存在,如植物的趋光性。但人类是拥有智慧的高等动物,其能动性使其在这个地球上居于支配地位,若仅借助本能性的趋利避害以期维护社会组织结构的稳定,并推动其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人类的智慧在于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还期望社会结构的稳定,精神生活的愉悦,由此达成生态(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平衡。当然,因个体与社会组织的差异性,这种平衡的实现往往有赖于主体价值观念的确立,即利益为先(趋利避害)还是效益为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所导致的结果是不同的。前者可能导致恶性竞争,而后者则产生和谐共生。
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动因最初并没有把经济利益视为出发点,而是更看重其社会效益,因为吴地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中,需要有现实的空间还原其生态场景,考古发现阖闾城,最重的意义便在于此。而后遗址公园的建设,经济利益也非根本的动因,而是为了有效保护采取的相应策略。由于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始终平稳有序,到如今已是规模显现,开始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人们驻足欣赏,体验吴地文化的古韵。
5.历史与未来的关系
生态文明创建的最核心理念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未来人利益的一种能力,即在谋求社会进步过程中,必须在对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加以考量的前提下,既关注当代人的需要,更要顾及后代人的福祉。[5]这实际上蕴含了双重意味:其一是自然生态的有限性决定了人们不可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资源;其二是历史文化生态的不可逆性告诫人们必须尊重历史、呵护遗存。因为这二者都是每一代人得以延续的根。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则不仅交织着人文与自然,而且也交汇古今与未来。
在阖闾城遗址博物馆,阅览春秋吴国的历史文脉和阖闾王朝的雄风崛起,其中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和风云人物能使无数的受众感叹不已,泰伯奔吴、季扎挂剑、专诸刺僚、阖闾扬威、伍子胥与孙武的文韬武略等等,都会让人怦然心动。浓缩在博物馆的历史还只是春秋吴国近七百年历史的片断,其实仍然有许多尘封在吴地故土上的人和事有待发掘与整理,诸如吴国的水文化、农耕文化、舟船文化、饮食文化等,皆可以丰富遗址公园的文化底蕴,充实其文化生态的多样性。
以架设起链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为立足点,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的考古工作在深入稳步推进的同时,积极创新理念,探索现代化转型的产业发展之路,创建阖闾城的文化品牌。首先,阖闾城遗址环境整治工程以及遗址本体保护与展示工程已完成设计,经国家文物局立项,江苏省文物局已批复同意实施。其次,规划建设影视文化产业基地,把吴王城、古村落、古街市、农耕园等营建成精品影视基地。再次,以山水为主题策划古胥湖水街、闾江码头、胥山帐篷客等旅游项目,完善观光、购物、住宿、特色餐饮民俗节庆等配套功能。实际上,利用遗址公园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探索建立天文与水文观测站的可能性,用现代科技体验伍子胥当年“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智慧,仰望星空,亲近自然,敬畏天地。
保护历史、走向未来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针对不同的文化遗产类型,在保护的方法策略上可能有差异,但“生产性保护”是一个趋向。因为“生产性保护”是历史遗存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被动的、依赖性很强的保护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客观事实证明,在保护策略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历史与未来的兼融,二者本来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生产性保护”实际上强化了遗产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其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更加脉动有力。相反,如果历史遗产需要靠不断“输血”才能维护,或许反倒加速了它的衰亡。所以,当我们把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放置在一个生态链去考量时,发现其每一个环节都没有偏废,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产业发展、旅游景观环环紧扣,从而在通向未来的的方向上开辟了一条金光大道。
四、结语:走进阖闾城的诗意之境
以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建构的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在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整个环境系统有理性科学的预设与筹谋,并且能够层层落实,避免了诸多因随心所欲或个人意志而造成的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因此遗址公园形成了秀美清丽的自然生态、自成一体的景观生态、相互映照的旅游生态和融入都市的文化生态共生共荣的格局,实现了“遗产保护与生态建设共赢、文化传播与旅游开发互补,品牌确立与审美意境递进、区域发展与城市实力跃升”的愿景。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已然是一个融太湖之山水、汇历史之人杰、造民生之福址的人间乐园。让我们走进阖闾都城,开启诗意之旅。
[参考文献]
[1]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M].张觉 译注.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4.
[2] 王彪.无锡发现2500年前阖闾古城 为吴国军事中心[J].现代快报,2008-9-11.
[3] 李立.嵌入山水之间——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建筑创作[J]. 建筑学报 2014,(11).
[4] 刘士林.2011年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470.
[5] 李华明,张国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策略[J]. 民族教育研究,2006,(2).
(责任编辑:闫卫平)
Keep the Archaeology in Nature and Connect the History with Future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of Archaeological
Site Park in Helv City
Wuxi Wudu Helv City Management Committee
Abstract:Based on ecological values an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whole environmental system is preset and re-examined with rational science in the process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park in Helv cit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t” and “whole”, “natural ecology” and “cultural ecology”, “truth” and “innovation”, interests and benefits, as well as history and future, have been properly handled. Ecological destruction, resources wast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o on, which are caused by casual inclination or individual will, have been effectively avoided. Thus, the park has developed a beautiful natural ecology, a self-contained landscape ecology, a mutually reflective tourism ecology as well as a pattern of coexistence and co-prosperity with integration of the urban cultural ecology. As a result, such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have achieved the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have realized the complementary between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have attained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brand establishment and progressive aesthetic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have succeeded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with a jump in urban power.
Key words:Helv City; Archaeological Site; Natural Landscap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73(2015)06-0116-05
[作者简介]陆建新(1959-),男,江苏无锡人,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区域经济与文化。
[收稿日期]2015-09-22
【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