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的护理

2015-04-15 03:43魏迎东
军事护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护理

魏迎东

(沈阳市胸科医院 骨科,辽宁 沈阳 110044)



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的护理

魏迎东

(沈阳市胸科医院 骨科,辽宁 沈阳 110044)

【 摘要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2014年在沈阳市胸科医院骨科治疗的56例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案。结果56例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随访18个月至22个月,平均(19±1.3)个月。术后12个月X线片检查示融合节段有连续骨小梁形成。初步证实上述治疗方案效果较好,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术前做好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出院患者给予正确的指导,是提高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治愈的重要保证。

【 关键词 】多节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护理

脊柱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发病率高,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50%左右。目前,我国脊柱结核病例呈现上升趋势[1]。脊柱结核常导致骨质破坏,进而造成脊柱不稳,并引起相关神经症状,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部分学者[2-4]认为,脊柱的稳定和重建是脊柱结核的治疗关键,只有通过手术治疗,促使脊柱结核局部病灶稳定,才能为治愈脊柱结核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为局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但存在脊柱稳定性差、假关节发生率高、易复发、不能矫正后凸畸形、术后卧床时间长等弊端[5]。本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手术方法存在的不足。本研究通过回顾56例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了相关的护理经验,现介绍并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0-2014年沈阳市胸科医院共手术治疗并且获得18个月以上随访的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56例,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26~78岁,平均(55±6.8)岁;病程4个月至8年,平均(3.6±2.2)年;受累节段T5~S1。病变部位:腰椎15例,胸腰椎41例;有肺结核病史40例,结核性胸膜炎病史22例。血沉升高56例;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56例。

1.2方法合理规范化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3~4周后,复查各项指标,如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可进行手术。术后采用标准抗结核药物化疗方案(3HRZE/9HRE)治疗。定期复查X 线片、血沉及肝肾功能。术后卧床,6周开始佩戴支具下床行渐进功能锻炼,总佩戴支具时间为6个月。

1.3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结核未复发。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8~22个月,平均(19±1.3)个月。术后12个月X线片检查示融合节段有连续骨小梁形成,脊柱后凸畸形得到部分矫正。46例患者伴不同程度的神经根受压症状,术后消失。患者血常规、血沉、肝肾功正常。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入院评估由于患者多发节段患者多因疼痛长期卧床,来诊时甚至合并有截瘫。因此入院后需对患者全身情况给予系统评估,并针对难免压疮处给予追踪。

2.1.2入院宣教由于多节段脊柱发生结核病变,因此临床症状相对较重。我国对于结核病的宣传主要是针对肺结核,因此来院患者及家属对脊柱结核知识的认识相对缺乏。所以,护士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脊柱结核疾病知识及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入院宣教。

2.1.3心理护理患者因长期疼痛来院就诊,且多经过数家医院检查后确诊,对于疼痛及治疗效果有部分患者已丧失信心。因此,除对患者做好常规心理护理外,还应注重做好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辅助工作。鼓励患者及家属加强与已治愈患者沟通,达到重新建立治疗信心的目的。

2.1.4体位护理脊柱结核的疼痛是由于破坏椎体形成的坏死物质对神经挤压刺激而引起的,制动是减少刺激的最好方法。因此患者要绝对卧床,以保护脊柱的稳定性。而长期卧床要注意防止压疮发生。因此,护士需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卧床的必要性及轴式翻身的方法及意义,并行外支具制作,以便在检查及术后起床后加强对脊柱病变的保护,防止扭曲。

2.1.5卧床护理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因此需指导家属掌握晨、晚间护理,以防止泌尿系感染。鼓励患者咳嗽、咳痰,避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长期患病,来院时多有贫血、低蛋白血症,需鼓励患者摄入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多餐,以防止消化不良等症状发生,及时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避免因起床诱发病灶破坏、进展,甚至发生截瘫。行床上肢体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粘连,促进心肺功能,预防血栓形成。

2.2术后护理

2.2.1手术当日的护理患者病情平稳安返监护室,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给予持续心电监护,保持生命体征平稳。由于患者为多节段脊柱破坏,术中给予植骨内固定,故应针对患者不同节段(颈、胸、腰)发生病变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吞咽、呼吸、肢体运动、感觉等情况并做详细记录,防止血肿压迫脊髓,出现截瘫等症状。如有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以采取相应措施。

2.2.2引流管护理 患者术后引流是防止因渗出增加而引发感染及减少术后吸收热的治疗措施。通过观察引流液的变化,可以了解病灶处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发生。通过引流管外固定器固定引流管,可以避免患者在翻身过程中出现引流管折叠、受压、滑脱、断裂。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血块阻塞引流管,导致血肿形成。由于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应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引流量。

2.2.3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因害怕疼痛而对术后咳嗽及定期翻身的依从性下降,因而易出现肺内感染、肺不张及压疮。护士除鼓励患者配合外,必要时可在术后应用止疼泵。在应用止疼泵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变化,以随时调整止疼药量,防止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2.3并发症护理

2.3.1压疮护理患者为多节段脊柱结核,因剧烈疼痛导致其自主翻身次数减少,增加了难免压疮的发生概率。在本组患者中,来院压疮比例约占1/4,因此入院及术后压疮护理尤为重要。加强基础护理,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及床单位平整、干燥。协助、指导、督促患者翻身,1次/2~3 h。Ⅰ、Ⅱ期压疮给予压疮贴外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情况,对于创面吸收愈合起到重要作用。Ⅲ、Ⅳ期压疮应用中药外敷,根据情况可以选择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2.3.2泌尿系感染保持会阴清洁,术后会阴护理2次/d,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以达到冲洗膀胱、尿道,促进细菌及炎性分泌物排出的目的,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及结石发生概率。

2.3.3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鼓励患者咳嗽、咳痰,以促进肺部扩张,增加肺活量。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2.4康复训练术后第3天开始行患者四肢功能康复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给予双下肢气压治疗,以促进下肢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锻炼应该结合患者个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方案,避免运动过度,引起疼痛加剧、病情加重等不良后果。

2.5出院宣教

2.5.1一般指导出院后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注意休息,坚持床上肢体功能锻炼。

2.5.2离床注意事项脊柱结核植骨内固定术后患者需卧床6周后复查,根据复查结果决定起床活动时间。患者离床时需佩戴外支具,卧床后去除外支具。早期离床患者可有头晕、双下肢无力、足部疼痛等症状,甚至出现跌倒、发生骨折的可能。因此告知患者及家属在早期离床时,应循序渐进,适应后再逐渐离床。下床时需在搀扶下行走,半年内佩戴护具,避免弯腰活动。

2.5.3药物使用指导由于患者出院后需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因此要再次告知药物不良反应及服药注意事项,需每月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

【 参考文献 】

[1] 金大地.脊柱结核治疗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2):21-23.

[2] 叶缉熙.脊柱结核并发截瘫椎管外侧减压后路固定的远期效果[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4,4(4):162-164.

[3] 张承敏,姜洪和,王长纯.椎管扩大性减压加卢氏棒固定治疗脊柱结核晚发截瘫[J].颈腰痛杂志,1997,18(3):189-191.

[4] 唐接福,李峰,满益旺.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前路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J].实用骨科杂志,2004,10(6):496-498.

[5] 李徽,扎西卓玛.一期前路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74-475.

(本文编辑:郁晓路)

【 作者简介 】魏迎东,硕士,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 收稿日期 】2014-12-26【 修回日期 】2015-01-03

【 中图分类号 】R473.6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008-9993(2015)06-0059-02

doi:10.3969/j.issn.1008-9993.2015.06.017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