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义
笔者最近收到一条微信,题目是“开会睡大觉,表情很陶醉”。这条微信里有十多幅在不同会场抓拍的“睡客”照片,仰天睡的、垂头睡的、蜷缩睡的、舒展睡的、独自睡的、连片睡的……可谓千姿百态、神态安恬。从坐在“睡客”周围的其他参会者表情上看,会议仍在正常进行。
有人在会场睡觉甚至发出低微鼾声,大家早习以为常,只是这次被人弄到了微信上广为传阅才显得“笑果”明显。
多年来,为了确保会场“座无虚席”,一些会议组织者想了很多办法,譬如:向参会单位分配名额;在台下每个座位上摆放应到会人员名签;要求参会人员在入场券上签名,亲自到会场投入票箱;派人把守会场大门,只许进、不许出……整治“四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之前,有的在会前先宣布“大家不要走,会后免费供饭”,还有的宣布“会后按座位号摇号抽奖”等等。但对这些“拍觉儿”式哄劝和“糖豆儿”式吸引,有些人并不动心,借故请假、无故缺席者仍大有人在。
这种散漫行为终于惹怒了一位有性格的地方领导。据媒体报道,浙江省绍兴市政府日前召开七届六次全体会议,有50人缺席,且未履行请假手续。按照市领导要求,当地党报《绍兴日报》在头版对这50名干部点名通报。这在国内还是首次听说,国外也闻所未闻。笔者觉得,这项“创举”若能坚持下去,对提高会议入座率和党报影响力一定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强摁牛头不喝水”。这么强拉硬拽,虽能保得住会议内容“入耳”,但能保得住会议内容“入脑”吗?埋头酣睡的、闭目养神的、翻阅微信的、窃窃私语的、走廊吸烟的……见过这些场面的恐怕不止笔者一人。
开会,本是商议、通报重要事项的组织活动,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厌会,这么多人不懂规矩呢?
有次聚会,一位朋友诚恳地说:“我特别佩服一种人:在台上能连续讲几个小时不‘打奔儿。说他讲得好吧,大家听完都没留下啥印象;说他讲得不好吧,谁也挑不出什么错来。这真是功夫!”在场的人都笑了,一些人还为他竖起大拇指,表示“深有同感”。
在笔者的记忆中,这些年整顿“会风”问题,挨批评的常常是坐在台下的听会者或缺席者。这些人如此自由散漫,也确实该批!然而,坐在台上的领导是不是也应该反思呢?你讲的内容有多少“干货”能让人听得进去呢?
依笔者拙见,整顿会风首先应从台上入手。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原则,讲话稿中少研究“字儿”,多研究“事儿”;少讲或别讲永远正确的废话,多讲些鲜为人知的实情;少罗列点儿个人政绩,多讲些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开会,想受欢迎也容易。台上只要言之有物,台下必然聚精会神。
愿“实”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