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萌
近年来,国资体系内的腐败案例屡见不鲜,其中不乏涉案金额惊人的大案要案,如华润集团宋林案、云铜邹韶禄案、中国移动鲁向东案、中石油王永春李华林案等。这些腐败案例既出现在省市地方国资系统,也出现于中央直属企业。而在具体腐败案例中,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在内的高级管理岗位沦为重灾区,则显示出对应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重大缺陷。
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建立有效风险管理机制的基本前提。因此,很多学者将上述腐败问题归结为国企治理问题。法人治理的前提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其核心内容集中于企业“所有权层次”如何向职业经理人授权,且科学地向职业经理人进行监管。换言之,法人治理就是帮助股东激励经营班子使其“三军用命”、同时防范经营班子“胡作非为”的一套管理机制,进而在长期内保障股东自身利益。
事实上,目前国有企业各项与治理有关的机构设置皆日益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内部审计机构在各家企业组织机构图上也开始变得“一应俱全”,各项制度规范看上去都非常完备。然而,有效治理有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前提,即利益相关方真正关注企业的长期良性发展,而这种利益相关方,往往只能是真正的所有者,即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只有企业真正的所有者才会真正关心企业能否在长期健康发展。在国企所有者模糊的大背景下,各方会尴尬地发现很难在不赋予真正所有权的前提下去“模拟”一个所有者的职能——无论是各级国资委还是国有企业治理层及经营层,各个职能岗位上的人员都清楚要在自己有限的任期内享受企业长期发展带来的收益往往是不切合实际的。在前述条件下,一方面,企业高管急于在自己任期内“变现”职权,这成了出现道德风险的内在动因;另一方面,由于真正有兴趣去进行有效治理的主体缺失,导致具体企业的外部监督缺位。两方面作用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国企腐败泛滥。
回到治理技术层面,通过治理机制防范腐败的原理不外乎体现在“做事”与“用人”两个方面。
“做事”方面的“反腐败”机制其实并不复杂——即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实现“事前科学授权、事中有效牵制、事后严格监督与奖惩”。而在现实的国企治理中,治理层与经营层在各类重大权限上的设置往往模糊不清,而多以行政命令替代治理机制,导致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被实质性“架空”,企业高管在重大决策过程中可“擅自行事”、甚至成为“一言堂”。在执行过程中,重大交易/数据集中于独立部门/岗位,使之成为无外在制约的“黑箱”。在事后,审计监督缺位或者流于形式。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使得实施腐败变得非常容易且难以被发觉,而且长期内会瓦解企业的文化基础、恶化控制环境。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一些“技术含量”很低的腐败经常发生且在长期内不被发现,并且最终导致很多腐败案例演变成为大量人员参与的“窝案”。
除了“做事”,治理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在于“用人”。在重要岗位选用专业且具备基本职业操守的人才,是防范腐败的客观要求。在国资体系,行政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压倒了市场化的人才遴选机制,导致盲目用人、缺乏真正有效的考核考评奖惩机制,这样会导致至少几个方面的不利后果。首先,核心的治理/监督岗位人员缺乏专业性;其次,高风险岗位职业操守管理要求缺失;最后,在国企管理人员薪酬体系中,不受制约的高薪酬实质上就是一种腐败,而如果薪酬缺乏市场竞争力,则会加大高素质人才流失概率并增强实施腐败的动机。
针对我国国有企业日益泛滥的腐败现状,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的应对措施。在国有企业所有权全民所有的大前提下,通过设定更加长期的考核指标、引入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来缓解“所有者缺位”的情况、增强治理层实施治理的动力;在具体治理机制方面,进一步健全重大经营权限设置、业务执行流程设计,在企业内部业务执行及上级机构管控两个层面强化组织牵制;在独立监督方面,应增强内外部审计力度、建立通畅有效的腐败举报及处置机制;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则应引入更加专业化的人员管理机制,建立市场化的薪酬及考核体系,增强国企人员的专业及道德操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