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2015-04-14 19:36谢永春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品德德育法律

谢永春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进行德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挖掘教材内容,注重德育渗透的自然性

品德与社会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优良的品德教育,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使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水乳交融,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教学《李奶奶身上的伤痕》时,教师可安排如下五个环节:

环节一:初步了解日本侵华战争

(由教师讲述教材第一节内容,学生交流对侵华战争的了解。)

环节二:聆听故事,感知37处伤痕背后的历史

(由一学生扮演李奶奶讲述故事,接着小记者提问,最后学生交流感想。)

环节三:再现:“南京大屠杀”场景,激发爱国、强国之心

(带领学生进入“南京大屠杀”网站。播放“南京大屠杀视频”。朗诵诗歌《凝视300000》。学生谈感受。)

环节四:寻找血迹斑斑的罪证,控诉侵华日军罪行

(出示李秀英证词。学生朗读《东史郎日记》。学生谈感受。播放歌曲《1937》。)

环节五:小结全课,激发爱国之情

本课教学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带领学生了解日本侵华战争,聆听李奶奶的故事,浏览“南京大屠杀”网站,寻找罪证,真实而又惨不忍睹的历史画面,让学生感受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造成的刻骨铭心的痛苦与巨大的伤害,充分发挥教材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把握学科特点,注重德育渗透的生动性

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在教学中,须改变旧有的教学方式,采用合作、探究、交流等新型教学模式。把握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德育渗透的生动性。

如《法律护我成长》一课旨在培养学生知法、懂法,有辨别违法、合法的意识,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对小学生而言,法律似乎有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觉,教学中我紧扣学科特点,设计了“知识竞赛懂法律”“故事剖析依法律”“模拟法庭用法律”三个教学环节。在竞赛过程中,化枯燥的法律知识为争先恐后的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运用法律的兴趣与热情。在“模拟法庭”中,学生运用已有的法律知识,把抽象的道德知识寓于生动形象的表演中,使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得到升华。这样,通过生动有趣、丰富多样的活动方式,把法律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法律不只有威严的一面,更有亲切的一面,是伴随我们一生的朋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趣”中学法、知法、用法,懂得如何使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守法意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来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如《绿色小卫士》一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课前,我布置学生进行生活垃圾调查。在“感知水污染的现状及危害”这部分中,我先借助图片音响等媒体,帮助学生初步了解2007年春夏之交,太湖水被污染的现状及水污染带来的危害。接着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家里一天到底会产生多少垃圾?自己所在小区一天又有多少垃圾?教师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对垃圾分类,针对创设“绿色家园”的实际情境,渗透绿色消费理念,加深学生对绿色生产重要性的理解,从而树立起为家人、为家乡作贡献的使命感,体现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四、根据学生特点,注重德育渗透的主动性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如《同样是学习》一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学习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学习,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做事进行学习,学习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初步养成多问、多想的思维习惯。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据此,我设计了“勇闯智慧岛”的教学情境,其中包括“走进故事屋”“装扮‘智慧树”“智力冲浪”等。在装扮“智慧树”时,要求每一位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写出心中的“小问号”。中间运用陶行知的话“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作过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经验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并付诸行动,小组队员选择“智慧树”上的问题,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解决树上的问题,把问题答案写在苹果上,贴在相应的树叶旁。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好奇心,从故事开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用问题装扮“智慧树”;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学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再作正面引导。这样的学习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还学习了课本知识,懂得了该怎样运用工具,明白了勤观察、多动手、在心中画问号都是学习,从而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必须挖掘教材内容,把握学科特点,联系生活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德育功能,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品德德育法律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让人死亡的法律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