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六区典型居住小区停车现状调查及分析

2015-04-14 09:25张志清
交通工程 2015年6期
关键词:居住小区建筑面积停车位

张志清, 王 雯, 李 晨

(北京工业大学 城市交通学院, 北京 100124)



北京市城六区典型居住小区停车现状调查及分析

张志清, 王 雯, 李 晨

(北京工业大学 城市交通学院, 北京 100124)

以北京市城六区典型社区的停车现状为例,针对居住区停车难、乱停车的现状,对小区的建设年份、建筑面积、居住人数、停车资源、停车泊位数、私家车保有量及周边公共建筑停车情况等要素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中心城居住区建筑密度大、车位利用率不均衡、停车设施缺乏是造成停车难、乱停车的主要原因. 论文分析结果可为大城市居住区停车规划及管理提供参考.

居住小区; 停车现状; 供需情况分析

北京作为一个人口2 000多万的特大型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了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 由于车辆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而居住区停车配建设施不足、停车资源缺乏,配建指标不能满足车位需求,使得居住区停车资源严重供不应求. 为改善这种状况,许多学者通过对北京市居住区的停车行为、停车场建设、停车场费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如关宏志等对停车行为进行研究[1];许佳等对居住区停车策略的研究[2];肖俊杰等根据北京市城区静态交通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等[3]. 这些研究成果对不同阶段的停车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对策及建议,但是由于不同阶段的停车问题不同,本文将在最新调查的交通数据的基础上,对北京城六区典型居住小区的停车现状进行调查,进而对停车供需情况分析,并给出合理建议.

1 停车调查

1.1 调查对象及时间

本次停车调查,主要针对北京市中心区的停车资源和各年代居住区停车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地区选择北京市中心6个城区(西城、东城、海淀、丰台、朝阳、石景山)中的15个社区.

根据居民的日常生活状况,车辆停放高峰通常出现在每天的10点之前和22点之后. 据此,调查时间选择在该2个时间段内. 同时,考虑工作日与节假日之间的对象地区停车情况差异,调查时间选择为2014年9月20日到10月20日共31天. 调查时段:9:00—10:00,22:00—23:00.

1.2 调查方法

1.2.1 动态调查

动态调查主要用于采集停车资源. 调查内容为连续一个月内利用手机软件记录社区停放车辆的车牌号,辅以纸质调查表,最后统计车辆数. 本次调查101个社区,其中,有效数据表80份.

调查内容:

1) 手机软件主要记录车牌号、车辆停放情况(车位内停放、不在车位内停放)、调查地点编号,如图1.

2) 纸质表主要调查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停车、路外公共停车、占道停车的车辆停放情况.

图1 手机软件界面

1.2.2 静态调查(停车使用情况)

静态调查主要是停车使用情况调查. 采用填写调查表方式,面向各社区的居民委员会发放纸质表,主要记录(居住人口、小区建设年份、小区停车位数、建筑面积)等.

2 调查结果与分析评价

2.1 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为15个社区的基本情况,其中,建设年份、建筑面积、居民人数、私家车保有量、停车资源、停车泊位数的数据是通过居民区委员会人员填写调查表所得,高峰小时停车辆是手机软件统计收集得到,如表1所示.

2.2 现状分析

北京市城六区居住小区停车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日夜间居住区车辆停放比例不均衡、中心城居住区的停车设施供需不均衡、工作日与节假日的居住区及周边建筑的车位利用率有明显区别、建筑年代及建筑面积对停车也有很大影响.

1) 居住区日夜间的车辆分布比例严重不均衡,白天的周边居住区停车场车位出现空缺,夜间的居住区出现车辆乱停乱放甚至占道停车. 而白天商业中心区及附近的居住区停车位紧缺. 分析这一主要原因是:白天居民乘车出行至商业区地段,夜间居民乘车返回,造成白天夜间停车分布不平衡.

2) 中心城的居住区停车供需不均衡,是由于中心城旧居民区较多,停车设施缺乏,导致车辆乱停乱放,车辆占据了安全消防通道,甚至一部分车辆停放在了绿化带上,严重影响居民的出行,破坏居住区环境,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加强停车管理来提高居住区的交通秩序是目前解决停车问题的首要手段.

3) 工作日与节假日的居住区、周边建筑、路外公共停车场及路外占道的车位利用率差异很大[4]. 工作日的日夜间中心城居住区停车位能够充分利用,周边建筑公共场所也是供不应求,而节假日的日夜间居住区停车位利用率不高. 车位利用率的差异直接导致停车资源的未来配建数量. 只有合理利用车位资源才能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

4) 居住区停车问题同时被建筑面积及建筑年代影响. 传统的一些老旧居住区由于建筑面积狭小、建筑年代较早,在规划建设时未充分考虑机动车停车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小区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小区内开始出现划线停车位,占据了大部分的用地空间,使原本就空间狭窄的小区显得更加拥挤[5]. 改善这一问题主要通过挖潜剩余空间增建停车设施.

2.3 居住区日夜间停车分布总体分析

北京市中心区交通量较大,停车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特别是老旧居住区的停车位资源紧缺,供需不平衡,导致矛盾日益激化. 这些居住区的居民在很难寻觅到车位的情况下,把车停放在道路两侧,造成道路通行能力大大下降.

表1 北京市中心区居住区现状调查结果

在本次调查发现,北京市中心城区居住区停车位仅达到停车需求的49.5%,调查数据停车泊位供给远不能满足停车需求. 根据居民的日常出行,停车缺口在日夜不同时段内具有分布特征,如图2所示,白天,居住区停车缺口主要出现在城市中心较近的小区内. 图3显示,夜间居住区停车缺口主要集中在中心地带的周边. 造成白天和夜间停车缺口差异分布主要原因是:以办公、商业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在中心市区范围比较集中,大部分居民工作单位集中于中心,造成了中心地段停车需求较大,进而出现车位紧缺的情况. 夜间,随白天工作的结束,这一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居民驾车返回居住区. 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周边区域,在夜间因停车需求变大,停车泊位严重紧缺. 该分布特征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动车通勤造成白天、夜间停车缺口的分布差异. 这一差异说明停车场车位利用不合理,有限的车位没有解决部分车辆的停放. 车位资源共享与错峰停车是解决目前出现这一问题的必要手段[6].

调查方法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GB/T17980.28-2000)于每次施药前和第三次施药后7天各调查一次,全期共调查4次。每小区随机取4点调查,每点查2株,每株调查全部片叶,记录发病程度,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图2 白天缺口分布图

图3 夜间缺口分布图

2.4 停车供需状况分析

分析所调研的以下几个社区停车供需情况,如图5所示,87%的社区供需明显不足,需求量甚至超过供给量3.5倍. 旧居住区问题突出,仅13%的高档居住小区满足停车需求,可能由于高档小区的入住率较低或社区的配件设施完善所致. 大部分普通居住区明显供需不平衡.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随着车辆的继续增加,停车问题若长期得不到改善,势必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7].

图4 居住区需求与供给的分布对比情况

2.4.1 车位使用率与供需情况的关系分析

目前居住小区及周边公共建筑、路外公共停车场、占道停车位日夜间的车位使用率与供需情况关系分析如图5所示:

1) 在工作日夜间,居住小区车位使用率达到98%,既有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 工作日日间,居住小区车位使用率较其他类型停车位使用率均为最低,仅57%. 在假期夜间,居住小区车位使用率明显下降仅为55%,日间仅为30%. 这也说明,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节假日期间,居民会选择自驾车出行游玩,使居住区的车位使用情况有所缓解[9].

2) 居住小区周边公共建筑工作日夜间停车场使用率26%,路外公共停车场使用率37%,说明可通过利用居住区公共建筑、路外公共停车场开展错时停车,解决居住区停车问题. 而日间公共建筑和路外公共停车场使用率均大幅提高,分别至74%、87%. 假期日间夜间也有不同程度的利用.

3) 居住小区周边占道停车位使用率

与居住小区周边公共建筑、路外公共停车场的使用率不足形成鲜明对比,居住区周边占道停车位夜间使用率达到100%. 日间,居住区周边占道停车位使用率也达到了78%. 而假期的占道停车位使用率也没有明显的下降.

图5 车位利用率分布图

2.4.2 建筑年代、建筑面积与供需情况关系分析

居住区停车属于基本的停车需求,主要以家庭夜间和节假日期间停放为主,停车高峰一般出现在晚上,停放时间长,停放方式固定[10]. 随着私人小汽车的增加,对于居住区的停车泊位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图6、7中所示,不同年代建设的居住小区,停车位需求供给关系存在很大差异.

图6显示,停车问题主要集中在1980—2000年建设的居住区,其主要居住人群为中年人及上班人群居多. 建设时规划、配建指标未考虑周全,随着私人小汽车增加,与其停车位产生了较大的冲突.

图6 建筑年代与供需情况关系图

1980年以前的建设的较早居住区基本上供需比例相对较小,可能是由于比较老的旧居住区的年轻人较少,老年人居多,车辆相对较少,当车位设施不足时,供需冲突表现的不明显. 因此针对不同年代的居住区,有必要采取合理措施.

2000年以后建设的居住区,相对配建设施比较完善,新建居住区的建筑面积较大,但是随着车辆的增长也仅达到供需平衡.

建筑面积的大小与车位供需情况具有较大关系,如图7所示. 当居住小区的建筑面积基本在0.01~0.02平方公里之间,车位需求与供给的比例在1~2之间,这一比例的供需关系表现出停车问题相较小,但出现类似情况的居住区较多,需重点解决. 随着建筑面积的增大,需求与供给的比例增大,表明由于建筑面积增大,小区车辆保有量增加,而小区的停车设施未能满足停车需求.

图7 建筑面积与供需情况关系图

3 结论与建议

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与居住区的地域面积及停车设施有限是一对永恒的矛盾[9]. 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停车问题的解决是缓解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方面. 针对问题的复杂性,需要多方面的资源协同解决,不仅需要制度的制约,还需要系统的规划等.

1) 挖潜可利用空间

充分利用小区边角地、空闲用地、清理违章建筑腾退的空间及多余的绿地及利用地面停车位改造简易立体停车设备.

2) 加强停车管理

办理居住区停车备案手续,按照地区停车收费有关标准收费,物业不能对业主乱收取费用. 加强整治力度,对严重影响交通秩序的车辆进行拖车处理.

3) 加大停车知识宣传力度

积极主动宣传和引导,鼓励居民多乘坐公共交通,改变出行观念,提高安全停车意识.

4) 推进停车资源共享

推进小区周边单位停车设施适时向社会开放,推广分时、错时停车.

5) 提高配建指标

小区周边若新建住宅或公共停车场,须充分考虑周边道路交通、小区机动车保有量等情况. 根据情况,提高配建标准,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问题.

上述措施在规划实施阶段,困难并不是很大,但可以解决居住区停车的很多实际问题,本文从调查的大量数据中对北京市居住区车位供需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的相应建议为居住区停车规划及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1] 关宏志, 刘兰辉. 大城市商业区停车行为调查及初步分析——以北京市西单地区为例[A].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3, 30(3): 47-50.

[2] 许佳. 中心城居住区停车改善策略研究[A]. 交通运输, 2014(12): 87-91.

[3] 肖俊杰, 宛素春, 王珊, 等. 北京老旧小区停车难题的解决之道[B]. 北京规划建设, 2006.

[4] 何一帆, 黄炜, 吴云. 中国既有老居住区停车现状调查分析—以杭州为例[B]. 浙江建筑, 2013(2): 7-11.

[5] 程铁信, 马泽, 崔苗. 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需求管理[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3.

[6] 阮金梅. 城市停车[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7] William H K Lam, M L Tam. Balance of demand and supply of parking space[J]. Avishaiceder, 14th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nsportation and Traffic Theory, 1999: 257-285.

[8] Robert A Weant. Parking[J]. Garage Planning and Operation, 1967.

[9] 贺崇明. 城市停车规划研究与应用[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10] 李晟晖. 对缓解上海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的建议[J]. 科学发展, 2013, 9(9): 102-106.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n Parking Situation of Typical Residential Districts in the Central city of Beijing

ZHANG Zhi-qing, WANG Wen, LI Chen

(College of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China)

This paper survey and analyzed the typical community parking situation in the six residential districts of Beijing based on the existing condition of residential parking, and the built year,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related parking area, population, resources, parking garages and private car ownership and other elements. The result of survey showed that the community property management is weak, lack of parking facilities and inefficient in using the existing parking facilities around residential buildings. The findings from this paper can support for the basic theory research of residential parking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residential quarter; parking status; the analysis of supply and demand

10.13986/j.cnki.jote.2015.06.002

2015- 08- 11.

张志清(1965—), 男, 副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为道路设计及安全评价. E-mail:992072008@qq.com.

TU 984.12

B

1008-2522(2015)06-06-05

猜你喜欢
居住小区建筑面积停车位
房屋建筑面积测量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高层居住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蹲守停车位
车位上的数
地下停车位不动产登记探析
开车出行的你,今天找到停车位了吗?
建筑面积计算的改进思考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
基于生态观念的城市居住小区水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