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浅谈高职院校毕业设计中应重点把握的几个环节
王大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常规性教学工作,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现结合近两年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实践,从毕业设计选题、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的任务以及管理与评价等方面谈谈高职毕业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够给高职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常规性教学工作。通过毕业设计,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与现场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搞好毕业设计对提高学校整体专业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现结合近两年来笔者在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实践,从毕业设计选题、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的任务以及管理与评价等方面对高职毕业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发表一些看法,希望能够给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教育部等六部委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主要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规划》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再次强调了“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规划》强调指出这种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主要应用在“企业和学校联合制订培养计划、课程方案和实习实训流程等方面。”同样,高职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上应与本科院校学生侧重点不同,更应注重实际技术运用,特别是将“工学结合”模式运用其中。在操作方式上,毕业设计的命题或选题要有企业的参与,由企业技术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鼓励学生与企业合作设计开发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课题。学生是否完成毕业设计,顺利通过学业也将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来裁定。这样能够有效推进毕业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2012年起,我院在毕业设计选题上大力倡导与企业结合的“工学结合”毕业设计方式,鼓励专业教师积极主动与企业联系,从企业中寻找可供学生研究的课题。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不但学生通过课题的研究学习到许多知识和技能,而且研究成果可以立即付诸于企业实践,为合作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效益。如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与本市某蜂产品公司合作进行的毕业设计课题“蜂胶总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研究了从蜂胶中提取有效成分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企业在此研究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中试放大等环节现已成功地将技术应用在蜂胶软胶囊等产品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高职高专毕业设计通常都是在第二学年下学期开始进行。这时,往往面临着毕业设计时间和毕业实习时间相冲突的问题。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每年的4至6月份是企业到学校招聘的高峰期。通常一个指导老师指导3~4名学生完成一个课题,并且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任务。开始阶段每个学生的热情都非常之高,既有分工又相互协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可到了中后期阶段(通常是6月份),有些小组成员通过招聘会找到了比较合适的岗位后,便立即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多数都是在暑假或第三学年开学后去企业实习,致使有些毕业设计小组的进度刚过半时就只剩下1~2个同学,剩下全的任务都压在了这一两个同学的身上,极大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和进度。还有的小组一个不剩,全都实习去了,乃至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参加答辩。这种情况在每年的毕业设计期间屡见不鲜。
因此,为了使学生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两不误,也为了指导教师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设计及实验工作,毕业设计时间尽可能提前,只要教师有合适的课题就可以开始,即使第四学期刚一开学都可以开始。这样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毕业设计,也避免了毕业设计与实习时间上发生冲突的问题。同时,尽量把工作进度安排的紧凑一些,全部毕业设计工作在暑假前完成。否则一旦拖到9月份开学,就会出现学生因实习而流失的局面。
毕业设计的质量好坏与指导教师的水平和指导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应是全面和全方位的指导,从研究方向、实验方法及实验进程上都应当进行指导。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承担着毕业设计的选题、毕业设计的全程指导、论文的书写及答辩等工作。指导毕业设计除了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此,指导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
任何一项设计和研究在确定设计课题后的第一项的工作就是检索文献资料,包括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各种工具书、手册、年鉴、参考书等等。通过这些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查阅文献和正确使用各种标准、规范、手册的能力,而且可以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学习相关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又可引发其研究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为即将开始的毕业设计做好充分的思想和技术上的准备。在查阅资料时,很多学生习惯于在百度上搜索一些科普性的大众化的资料作为参考文献。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资源中的学术性文章或者手册、年鉴中的数据。同时,为了避免学生在查阅资料时的盲目性,指导教师应列出几项重点查阅的方向。
2、指导学生按照科技论文规范要求进行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是科研工作者的一项基本技能。现在许多学生写出的文章不仅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而且缺乏最基本的语言组织能力,口语化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学术论文协作的基本素养,缺乏资料查阅、检索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多数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整理成合乎规范和要求的论文;有的学生将毕业论文写成了实习报告或工作总结;有的学生不知如何写摘要和关键词,不知道如何规范地列举参考文献等等。
因此,指导教师除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外,还应加强对学生文献综述和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指导方面。首先,应帮助学生认识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指导教师应带领学生学习科技论文、学术论文的一般写作模式及规范,包括论文结构及写作要求和书写及打印要求等,使学生写论文时能够按照论文规范进行写作。第三,应告诫学生不能随意捏造数据,应保证材料和数据的真实性,尊重数据,尊重事实,严谨科学的学术态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将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应注重启发引导,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个合格的高职毕业生除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既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如诚信敬业、团队意识、社会责任感;也包括很强的职业能力,如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指导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注重启发引导,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导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要经常去实验室指导或检查学生毕业设计开展情况,定期召开总结会,总结前一阶段的成果、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与途径,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安排。
我院为保证毕业设计保质保量进行,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机制。如《生物工程学院关于学生毕业设计相关问题的规定》、《生物工程学院关于学生毕业设计考核评价的有关规定》等。在毕业设计中期,分管院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中期检查。每个课题组派一名学生向教学与学术评审工作组汇报设计工作进展情况,并听取意见和建议。毕业设计完成之后,由分管院领导组成若干评审小组(校企合作课题必须有相应企业的代表参加)通过答辩方式对毕业设计成果进行评审,审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审查学生对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情况;审查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word、excel、ppt等常用计算机软件的运用熟练程度。答辩时学生应在5~10分钟内简要汇报一下毕业设计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的任务和内容、本人承担任务、设计思路(技术路线或方法)、实验过程、实验成果(工艺方案、分析检验报告等),然后评审小组可对学生进行提问。评审后,评审组写出评审意见,并按优、良、中、差的等次分类给出毕业设计成绩。
[1]潘友志.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毕业设计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160-161.
[2]王新蒙等.高职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5):247-248.
G712
A
1008-7508(2015)03-0136-02
2014-09-30
王大红(1969~),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食品加工与食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