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辉 余樟亚
语言评价理论的哲学基础
胡文辉 余樟亚
通过逻辑分析法与内省思辨法可以发现,语言的社会属性、主体间性和巴赫金的对话主义是语言评价理论的存在论基础。经验主义、主观性/主体性、主客两分、建构主义是语言评价理论的认识论基础:首先,经验主义是评价理论的认识论基础,这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经验元功能及其研究方法决定的;其次,评价理论中的评价都是指主体的评价,以主客两分为前提;再次,评价理论属于建构主义范畴,一方面,词汇语法构建评价意义,另一方面,评价意义构建社会意识形态。在价值论上,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以情感主义为基础,介入和级差系统以巴赫金的对话主义为基础。
语言评价理论;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
胡文辉,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江西南昌 330022)
余樟亚,上海电力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090)
语言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篇语义学的基础上,借鉴拉波夫、巴赫金等学者的思想发展起来的评价语义网络系统,其要旨是通过类型学、拓扑学和分类学等方法,构建人际意义系统中的评价语义系统,并探讨评价性语言的表态和主体间磋商立场、达成结盟的功能。评价语义系统以态度为枢轴,介入、级差为两翼,在话语分析等实践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表层地看,这些问题是语言学理论的不完善所致;深层地看,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评价理论哲学基础的缺失。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评价理论的哲学基础比较隐蔽,在相关文献中极少有学者阐发这一问题,本文旨在从存在论、认识论和价值论这三个方面探讨语言评价理论的哲学基础。
语言是社会意义系统,反映并构建社会现实,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评价理论将人、语言和话语都当作社会性存在,它关注的人际意义包括主体间意义,因为评价理论的态度、介入、级差三个系统都体现出语言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评价理论的存在论基础之一。
态度、介入、级差这三个系统都围绕语言的人际意义展开,而人际意义体现主体间性与主体性。在这三个系统中,最明显地体现主体间性的是介入系统,其次是级差系统,再次是态度系统。介入与级差是有关作者/说话者用以对文本所涉价值立场和他们的言谈对象采取姿态的语义资源。[1](P92)前者体现的是主客关系,后者体现的是主体间性。但“价值立场”最终还是人持有的,人是主体,因此主客关系仍间接反映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主体间性。介入与级差关注作者/说话者的声音与“多声的背景”中其他声音的关系,同时也关注作者/说话者与读者/听话者之间的亲疏关系,注重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态度也具有主体间性,“当说话者/作者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场时,他们不仅是自我表达式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还同时邀请其他人赞同和分享他们表达的情感、品味或常规性的评判”[1](P95)。“描述个人自己的情感反应是很个人化的。这些描述也邀请受话者在个人层面上做出反应:认同、理解、同情或至少把这些情感视为有理由的或可被理解的。”[1](P6)可见态度不仅具有主体性,同时具有主体间性。
评价理论研究语言的方法也是生物体之间即主体间性的方法,这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采取的主体间性方法一脉相承。韩礼德认为,要认识语言的本质,我们最好还是回到语言与人的社会(人际)环境:作为“社会人”的人以及作为活生生的、口头的、主体间的社会符号。[2](P28)社会人“不单单指人相对于作为整体的社会这一抽象的实体而言,而且是指人与其他人而言”[3](P165)。评价理论研究的人都是社会人,是在主体间性中存在的,研究的话语都是社会话语,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使用的体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符号。
体现主体间性的语言形式很多,如 “You see”、“Let us…”、“你看你”、“我想我是对的”等。通过这些语言形式,说话者在自己这一主体与话语涉及的其他主体或读者/听者主体之间建立起主体间性关系。话语涉及的其他主体也可能是自己本身,如“我想我是对的”中有两个“我”,前一个是给出想法、做出判断的我,后一个是被判断的我,两者之间形成主体间性关系。
巴赫金的对话主义 (dialogism)是评价理论的另一个存在论基础。“对话”是一种哲学思维,如苏格拉底的 “精神助产术”、柏拉图的 《对话录》、康德的二律背反和黑格尔的辩证法,都体现出对话的思想。对话思维到20世纪逐渐流行并成为现代主流哲学思潮。哲学中的对话主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对话主义,是指以布伯哲学为其代表的现代对话主义学说。……布伯对话主义哲学的思想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用我与你取向取代我与它取向。第二,用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第三,用直接关系取代间接关系。广义的对话主义则指不是作为一种明确的对话主义哲学派别,而是把 ‘对话原则’作为其学说的一种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基本的致思取向的种种现代哲学思想。”[4](P66-67)
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属于广义的对话主义。他认为:“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对话的基本公式是很简单的:表现为‘我’与‘别人’,对立的人与人的对立。”[5](P340-341)从存在论角度看,人是对话性存在,自我存在以他人存在为前提,自我与他人的对话关系,构成生存的最低条件,自我通过他人意识到自身,通过他人反观自身,自我只有在与他人的对话关系中才得以显现,而这种对话关系具有“对立性”。巴赫金还认为,存在、思维、语言的本质都是对话性的。人的存在不仅是物质性存在,更重要的是思想存在,思想存在以对话为前提,存在就意味着对话式的交往。
介入与级差系统深受巴赫金言谈理论中的对话主义和复调(heteroglossia)思想的影响:“我们的研究方法受到了巴赫金/沃洛希诺夫现在有着广泛影响的对话主义和复调概念的启发,根据这些概念,所有的言语交际,不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是‘对话性’的,因为说或者写总是对曾经说过/写过话语的影响的揭示、指称或某种方式的继续,并同时预测实际的、潜在的或想象中的读者/听众的反应。”[1](P92)由于对话主义是巴赫金哲学思想的存在论基础,评价理论的介入与级差系统以巴赫金对话主义为基础,所以,在存在论上,巴赫金的对话主义是评价理论重要的哲学基础。
英国语言学家罗宾斯说:“经验主义和唯理论的对立,以不同的形式,贯穿整个语言学史。”[6](P145)“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认识论中的两大理论阵营,二者之间的分歧和争论影响到人类知识领域的各个方面。其中,语言学由于与认识论学说有天然的密切联系,更是受到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争的深刻影响。”[7]理性主义通过内省和演绎的方法解释语言,经验主义通过归纳的方法描写言语,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本身就以经验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它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括为概念功能(又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在识解主客观世界时通过具体的语篇,语言发挥着经验功能的作用。评价理论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范式内发展起来,在研究方法上同样深受经验主义的影响,经验主义是评价理论最重要的认识论基础。
主观性、主体性这两个概念源自哲学,随着语言学对命题意义之外的语言意义的关注,主观性、主体性这两个概念也渗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语言带有的主观性/主体性印记是如此之深刻,以至于人们可以发问,语言如果不是这样构造的话究竟还能不能名副其实地叫作语言。”[8](P225)语言学中的主观性/主体性有不同的定义,目前比较通用的是:“主观性/主体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自我”的表现成分,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9](P739)语言的主观性/主体性还可以包括说话人的感觉、意志、自我意识与各种主体态度。本文对主观性与主体性未作严格区分,主观产生主体,主体蕴涵主观。虽然评价理论关注的是主体间性,但主体间性常常以主体性为基础,而主体性又产生于主观性,言说的主观“自我”即是主体性的根源。当说话人发出话语时,说话人的视角、情感、认识、意志等主观性/主体性因素必定会在话语中留下痕迹。
评价理论中时时贯彻着主观性/主体性的哲学基础。情感、判断、鉴赏、介入、级差都是主观性/主体性概念,体现这些概念的词汇语法手段同样具有主观性/主体性:评价离不开人,情感是人的情感,判断是人的判断,鉴赏是人的鉴赏,介入是作者/说话者的介入,级差是作者/说话者对语义范畴的分级。因此,虽然评价理论认为态度具有主体间性,但严格地说,如果我们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区别开来,那么,态度仅属于主体,而不具有主体间性。比如,个体疲乏时独自叹息,这完全是个人情感的发泄,不需要受话者,更不需要受话者的反应。
在阐述例示化渐变体(cline of instantiation)时,系统由语域例示,语域由文本类型例示,文本类型由文本例示,文本再由阅读例示,阅读则是主观化的意义(subjectified meaning)。[1](P24-25)同样,在评价的例示化渐变体中,评价系统由基调例示,基调由态势例示,态势由具体评价例示,具体评价再由反应例示。[1](P163-164)反应是读者/听者根据由其主观性/主体性决定的阅读取位对文本中评价意义的接受,是他们由于与文本的互动而采取的态度立场。[1](P164)所以阅读及读者的反应具有主观性/主体性。同样,评价风格也与作者/说话者的主观性/主体性相关,作者/说话者通过一定的评价风格,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并建立特定的作者身份或角色。[1](P161)作者的身份或角色同样涉及主观性/主体性。
评价理论不仅自始至终体现着主观性/主体性,其态度系统则更为明显地体现着情感主义的价值论基础(下文详述),而情感主义本身属于主观主义价值论,具有主观性/主体性。评价理论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语言的主观性/主体性,涉及制约语言主观性/主体性的语境等社会因素。但是,语言的主观性/主体性不仅是社会现象,也是认知现象,因此,从语篇语义学的层面研究主观性/主体性,不仅要考察语境等社会要素对语言主观性/主体性的影响,也要研究语言形式背后的认知机制。因此,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义观属于建构主义范畴[26](P17),而建构主义也属于一种认识论:“建构主义大致都会赞同以下观点:首先,世界或现实是人类构建的,无论是心理的还是社会的或仅仅是认识论的。其次,所谓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真理是相对的。第三,如果真理存在,对真理的获得是人类通过认知和交往实现的。第四,对待真理的方法应该是跨学科的、多维的,所谓的科学方法也许只是理解世界的其中一种比较合适的方法。”[10](P5)同样,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支的评价理论揭示出人际现实的构建性及其构建过程,属于建构主义范畴:一方面,词汇语法构建评价意义;另一方面,评价意义构建社会意识形态。
态度系统包括情感、判断和鉴赏。评价理论认为,情感是一种评价实体、事件和事态的方式。“用巴赫金的术语来说,文本既是观念形态的(ideological),又是价值论的(axiological);情感 (sensibility)与理性 (sense)动态地结合在一起。”[1](P211)在这里,观念形态与理性对应,价值论与情感对应。所以,可以认为,评价理论中的价值论只与情感有关,情感主义是评价理论的价值论基础。
情感主义始于18世纪休谟的道德哲学。休谟认为,“道德判断”产生于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或品格的“赞成”或“不赞成”的感觉或情绪。[11](P39)休谟以降,许多情感主义者(艾耶尔、卡尔纳普、罗素、史蒂文森等)都认为价值与事实不同,它因人而异,故而是主观的。情感主义虽有极端、温和之别,但其基本观点大体一致,可概括为:价值不能认识,价值、价值判断不属于认识领域;价值判断是或主要是表达/唤起情感;价值和价值判断是主观的。
由于评价理论没有很好地区分评价、价值、情感以及态度这几个联系紧密但极易混淆的概念,因而把表达情感当作评价,同时又把具体的情感(评价结果的表现)当作价值,亦即评价、表达情感或表达态度是产生价值的前提,因此,评价理论的价值论基础是主观主义中的情感主义。情感主义有极端与温和之别,极端情感主义认为评价非真非假,因此没有意义。评价理论不像极端情感主义那样拒斥价值判断 (情感表达)的认识作用和研究意义,反而将其置于理论的中心,但评价理论仍然是以情感主义为其价值论基础的,是典型的情感主义在语篇语义学上的反映。Palmer认为,评价意义与情感意义相近。[27]其实,评价与情感本质相殊。建立在情感主义基础上的评价理论评价体系是语言人际意义的拓展,它仅仅揭示了评价的人际功能,忽视了评价的概念功能和认知本质。
作为介入与级差系统理论来源的巴赫金的对话主义思想,既体现主体性,又体现主体间性,具有存在论和价值论的双重意蕴。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具有价值论意义,这是因为,人是一种对话性的存在,在交往过程中不能离开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构成对话关系的基本内容,因此对话关系也反映出一种价值关系,对话主义也是价值论的一种表现形式。白春仁试图从整体上把握巴赫金的话语理论,他以话语为线索,梳理这位学者贯穿在语言学、文学、哲学、文化等诸多人文学科中的基本学理,认为巴氏学说的要旨,可用四句话简要概括——语言的生命在话语,话语的生命在价值,价值产生于对话,对话贯穿于文化:“话语既是人的意识、人的思想,必然体现着是与非、真与假、善与恶等伦理立场,因此具有价值属性。话语的生命正在于自身的伦理价值,离开价值便没有话语。”[12]价值负载是对话中话语的基本特征,巴赫金“自称为‘哲学家’。贯穿于其绝大部分著作的有一种精神,就是交往、对话的哲学精神。……他实际上想以伦理学为核心,建构他的 ‘第一哲学’,价值哲学,这种哲学叫做行为-伦理哲学,或者叫做存在哲学、人的哲学,而后通向了哲学人类学”[5](序言P17-22)。所以,巴赫金的对话主义不仅是评价理论的存在论基础之一,也是介入与级差系统的价值论基础。另外,在介入的子系统中,道义情态与道义论有关,从而与价值论发生联系。
“现代语言学是一门充满哲学思想的学科。在语言学创立者和最著名的实践者当中,许多人都在日常语言哲学、形式主义哲学、形式逻辑或这些哲学的某种结合中受过训练;其他许多人,通过自己的大学训练,吸收了这些和其他传统中重要的哲学假定。”[13](P469)虽然当今语言学门派林立,甚至派中有派,但概而观之,不外乎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两种研究路向。语言学起源于哲学,而哲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存在着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对立,反映在语言学上,即为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的对立。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融合,创立了独具一格且影响深远的形而上学,语言学家是否能从中得到启示,将基于经验主义的功能语言学派与基于理性主义的形式语言学派以某种适当的方式结合起来,构建出既重形式又重功能的比较统一的新语言学理论?笔者认为,通过完善评价理论的哲学基础,补足其哲学基础中的理性主义要素,或许能为这一宏观构建提供某种参照。
[1]J.R.Martin,P.R.R.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London&New York:Palgrave&Macmillan,2005.
[2]丁建新.主体间性·功能进化论·社会生物学——M.A.K.Halliday社会符号学理论述评[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1).
[3]M.A.K.Halliday.Language in a social perspective.In:The Context of Language.Birmingham:University of Birmingham,1971.
[4]张再林.对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J].世界哲学,2002,(2).
[5](苏联)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5卷)[M].白春仁,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英)R.H.罗宾斯.简明语言学史[M].许德宝,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陈勇.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争——关于西方语言学研究中的认识论[J].外语学刊,2003,(3).
[8]Emile Benveniste.Problems in General Linguistics.Trans by.Mary Elizabeth Meek.Coral Gablres,Florida: University of Miami Press,1971.
[9]John Lyons.Seman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10]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再思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1]David Hume.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Oxford:Clarendon Press,1896.
[12]白春仁.边缘上的话语——巴赫金话语理论辨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13]G.Lakoff,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1999.
【责任编辑:赵 伟】
H0-06
A
1004-518X(2015)03-0031-05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哲学视角下语言评价理论的重建及验证”(11YJC740039)、江西省社科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评价理论的哲学研究”(13YY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