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4-14 11:28王玉侠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实务国际贸易高职

王玉侠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安徽 宿州 234101)

一、项目化教学概述

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化教学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开放性的特点。项目化教学在教育目标、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学生参与程度、激励手段等方面都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差别。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项目化教学中,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的活动是互动式的。激励学生的手段也不是仅以分数为主,对学生的激励是发自内心的,是完成一个项目后发自内心的喜悦,这种喜悦不是用分数能够衡量的。

二、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弊端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理论教学,注重课本知识讲解,忽略了实践教学。但单纯注重理论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需要。学生学习完该门课后,对于国际贸易实务的具体流程并不清楚,遇到具体的业务更不知如何操作,所以,学生感觉没有学到知识,学习结束感觉什么也不会。另外,考试方式也比较单一,传统的考核方式还是以闭卷考试为主,出一些选择、问答、案例分析、计算题等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考核方式导致一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考试时抄抄笔记、突击复习,出现分数较高但职业能力较差的情况。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这样的培养目标。学生学好国际贸易实务,对于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熟练操作具体外贸业务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学改革的要求

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企业岗位需要,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重要且紧迫的,在备课、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以及考试和评价机制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要求

国际贸易实务是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技能教学目标应为:培养学生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而且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

三、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时间安排受到限制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教学课时的安排为一次两课时,老师不能随意调整课时,只能根据两课时的时间来安排项目。但并不是每个项目恰好两课时正好完成,有的项目可能需要三、四个课时才能完成,甚至更多时间,如果再安排其他时间接着完成,就破坏了任务的完整性,不利于学生对这个任务的掌握。有时老师为了兼顾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任务,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老师又不得不上新课,有些学生跟不上,就感觉糊里糊涂的,知识掌握不牢。

(二)教学条件缺乏

“国际贸易实务”项目化教学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如在校内实验室利用软件操作和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我院的校内实验室基本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但校外实习基地的缺乏仍使某些工作任务无法落实。我院不处于沿海城市,外贸企业较少,本市也没有海关和码头,也没有集装箱集散地等条件,学生无法亲眼看到海关、集装箱的真正情况,也无法亲身体验外贸业务的操作过程。因此笔者认为要完全实施这个教学方式,需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弥补软件平台的不足。

(三)教师课堂调控有困难

项目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又会遇到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有时会提出一些令老师始料不及的问题,常常一发难收,课堂纪律,难于控制。学生分小组活动,这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也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指导,适时调控。但有的班级人数较多,老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有的学生就会偷懒,把小组活动时间变成聊天时间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就起不到了。

(四)师资力量缺乏

项目化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当前高职院校很多教师都是从高校到高校,没有在企业锻炼过,缺乏实际的企业工作经验,实践动手能力较弱,部分教师对项目化教学的认识不够,对课堂控制能力和经验欠缺,平时又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并且不少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缺失,因此在项目教学法中老师常常感到不能够得心应手。

四、解决“国际贸易实务”项目化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校内实验室利用软件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实训问题,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和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到企业车间,到企业的生产场所去参观去学习,这样对学生任务的完成、对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会更加有效。例如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在讲到制单结汇时,单据的样本都是书上的或老师从网上下载的,如果能让学生到外贸企业看看真正用的单据,再针对里面的内容讲解每一项如何填写,效果更好。因此学校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对项目化教学实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项目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要具有跨学科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要具有职业实践经验。这就要求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要向企业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学院应该积极选派教师到企业去挂职锻炼,让老师接触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接触真实的案例,并把这些案例和工作经验带到课堂,使学生能够在校就可以了解企业真实的工作情景,能够解决实际企业的问题,感觉学习的内容与社会不脱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积极邀请企业一线员工到企业兼课。只有教师能熟悉整个业务的工作过程,才能更好地实施项目化教学。

(三)课时安排要灵活

对于课时的安排,一般的高校都是以两节课作为一个授课单位,而项目化教学由于安排的任务难易程度不同,因此完成一个任务需要的时间会有很大不同。有时一个任务可能需要三、四个课时甚至更多,因此每个任务之间如果全部按照两个课时为一个授课单位来安排,有时就把一个完整的任务分割了,降低了学生完成这一个任务的效率,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教授该门课时可以把课程安排在只有两节课的下午来进行;或者看学生哪一半天没有课,利用没有课的半天时间让学生连续地完成一个任务。

(四)转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实施项目化教学,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上课时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显著。在项目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改进。

[1]江卫华,张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11):23-24..

[2]曹岚.国际贸易项目化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3]李正.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

[4]王辉.高职教育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0,(36):7-8.

[5]朱丹丹.职业院校项目课程课堂教学管理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3):56-57.

[6]葛丹.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3,(12):15-16.

猜你喜欢
实务国际贸易高职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ODI实务
FDI实务
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探索跟踪审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