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侧脑室额角穿刺装置在临床中的应用

2015-04-14 08:49朱庆宝任祖东戴荣权
海南医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标尺侧脑室脑室

朱庆宝,任祖东,李 明,戴荣权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 马鞍山243000)

自制侧脑室额角穿刺装置在临床中的应用

朱庆宝,任祖东,李 明,戴荣权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 马鞍山243000)

目的观察自制侧脑室额角穿刺装置应用于侧脑室额角穿刺的效果。方法使用侧脑室额角穿刺装置进行侧脑室穿刺共计39例患者。结果39例患者中26例行双侧侧脑室额角穿刺,另外13例行单侧侧脑室额角穿刺术,共穿刺65次,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术后复查头颅CT引流管位置良好。结论侧脑室额角穿刺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可以反复消毒,且能提高侧脑室额角的穿刺成功率,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侧脑室;额角;穿刺装置

侧脑室穿刺手术是神经外科常见手术之一,手术操作过程中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穿刺点,但大多以侧脑室额角为主。术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穿刺,尽量保证一次穿刺成功,但穿刺方向一般无客观标准,仅由手术医师根据个人经验完成,难以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我科总结近10余年来的手术经验,自制了侧脑室额角穿刺装置,于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47~76岁,平均57.3岁。其中丘脑出血破入脑室25例,自发性脑室出血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确诊,急诊行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术,术后常规复查头颅CT。其中26例患者行双侧侧脑室额角穿刺,共穿刺65次。

1.2 方法 患者常规备皮,平卧位,穿刺方法采用王忠诚神经外科手术学的方法[3],穿刺点在冠状缝前2.5cm,中线旁开2.5cm交汇处。放置侧脑室穿刺架,使耳点卡在双侧外耳孔上,并由助手固定,以防穿刺架移位;术者移动标尺,对准骨孔,标尺的方向即为穿刺方向,沿标尺进针5cm左右即可进入侧脑室额角。引流管另戳孔皮下引出,见图1。

图1 侧脑室额角穿刺

术后常规复查头颅CT,并根据病情注入尿激酶;如病情允许,尽早拔除引流管,以预防颅内感染。

2 结 果

本组39例患者中26例行双侧侧脑室额角穿刺,另外13例行单侧侧脑室额角穿刺术,共穿刺侧脑室额角65次。术中采用侧脑室额角穿刺架,沿标尺方向穿刺,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术后复查头颅CT示穿刺管位置良好。无穿刺不成功病例。

3 讨 论

目前,我国的高血压病发病率日益增高,脑出血的发生率呈逐步上升趋势[2]。对于脑出血破入脑室或自发性脑室出血,导致脑室铸型的患者,常需行侧脑室穿刺手术,以持续外引流;并通过引流管定时注入尿激酶,促进血肿充分引流,以挽救患者生命。其中,侧脑室额角因较宽大,其内无脉络丛,术后患者平卧位时不会压迫引流管,常被作为穿刺点。穿刺方法常采用王忠诚神经外科手术学的方法,穿刺点在冠状缝前2.5cm,中线旁开2.5cm交汇处,穿刺时对准双外耳道的假象连线,一般进入4~6cm即可进入侧脑室[3-4]。但是在实际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双耳被无菌手术单覆盖,无法观察,在手术过程中手术者仅可根据个人经验穿刺,力求一次性穿刺成功。但是对于一些神经外科初学者,因临床经验不足,穿刺方向把握不准,往往难以一次性穿刺成功,常常反复穿刺,增加了手术的副损伤[5]。我们根据自己的手术经验,自制了侧脑室额角穿刺装置,辅助手术,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本穿刺装置构造简单,共有6个部件组成。框架和标尺由不锈钢制造,可以高温、高压消毒,耳点和标尺等固定装置由尼龙制成,可以用环氧乙烷消毒。手术时,在切开头皮,颅骨钻孔后,将穿刺装置的耳点固定在双侧外耳孔,由助手负责固定;术者移动标尺,对准骨孔,标尺的方向即为穿刺方向,沿标尺进针5cm左右即可进入侧脑室额角。整个装置可以反复使用,不进入人体组织;其主要目的是为手术操作过程提供一个准确的穿刺方向,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手术副损伤。

该装置应用于本组患者,共穿刺65次,效果良好,均能一次性穿刺成功。现将我们使用的心得介绍如下:(1)术前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2)术前要标记好穿刺点位置,钻骨孔时要保证骨孔位置不偏移;(3)术中在穿刺管6cm处用4#线打结,以防止穿刺过深,造成损伤;(4)穿刺前将耳点套在外耳孔上,并移动标尺,对准骨孔,并由助手固定框架,以防框架前后移动;(5)穿刺成功后助手放开框架,框架即可下落,脱离手术操作区,以方便固定引流管;(6)手术前要仔细阅片,对于侧脑室受压移位明显的患者,要根据情况调整穿刺点距离中线的距离,不能局限于书本,每一例患者的穿刺骨孔都距离中线2.5cm不变,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侧脑室额角穿刺架是我科室结合科室特点,自主研发、制作,已于2013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专利,并获批准,专利号ZL201320350395.9。

通过我们最近1年多的临床使用,证实本穿刺装置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以反复消毒,所有的部件不进入人体,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可靠,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1]Park J,Hamm IS.Revision of paine's technique for intraoperative ventricular puncture[J].Surg Neurol,2008,70(5):503-508.

[2]周良辅.现代神经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940.

[3]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6:359.

[4]杨朋范,康仲涵,邹宁生,等.国人脑室系统立体定位研究[J].功能性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1993,6(1):11-15.

[5]Tubbs RS,Loukas M,Shoja MM,et al.Emergency transorbital ventricular puncture:refinement of external landmarks[J].J Neurosurg,2009,111(6):1191-1192.

R651.1+1

B

1003—6350(2015)22—3365—02

2015-04-07)

10.3969/j.issn.1003-6350.2015.22.1219

朱庆宝。E-mail:sseldd@163.com

猜你喜欢
标尺侧脑室脑室
如何立起廉洁自律硬标尺?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学好党章,立好“四个标尺”
147例侧脑室增宽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李云龙式”干部如何发现,怎样用好——这也是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重要标尺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价格调整的几把“标尺”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