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王小林
有效转化:数学本质教学的课堂价值取向
——梯形复习课的教学实录与反思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王小林
2014年4月,笔者在苏州市初二数学教学研讨活动中,开设一节初二“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梯形”的复习课.本文整理该课的课前准备、教学实录及教后反思,与同行研讨.
1.授课对象
学生来自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基础较好,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与研究能力,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探究和思维建构.
2.教材分析
所用教材为《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教育部审定2013年版),教学内容为“梯形复习”.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学习了解梯形的概念;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识别,并能熟练运用梯形的辅助线、中位线来解决梯形的相关问题.这些内容不仅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价值.
3.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基础知识,已经具备借助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对梯形进行处理的基础技能.通过对梯形的学习,学生对梯形、等腰梯形的概念、性质、识别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梯形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转化有了深刻的体会.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不是通过将梯形有效转化,而是靠简单的机械记忆去死记硬背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基于上述的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可确定下列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4.目标要求
(1)巩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并学会综合运用;理解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路,转化为三角形或者平行四边形;掌握梯形问题中常见辅助线的运用.
(2)通过具体的例子,体会梯形学习中体现的从复杂到简单、从未知到已知的科学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渗透转化、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3)回顾本节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进一步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4)教学重点:结构化梯形的相关知识,理解梯形问题的实质.
(5)教学难点:建构梯形知识体系,初步感受“转化”研究梯形问题.
1.自然串发,本真梳理
师: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是形成数学能力、意识的桥梁.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复习梯形.先请同学们对照复习目标,完成知识梳理(教师多媒体呈现,学生在学案纸上完成).
(1)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_________的四边形叫梯形;或一组对边平行且不_________的四边形叫梯形;
(2)两腰_________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是_________;
(4)等腰梯形两腰_________;
(5)等腰梯形两腰在同一底上的_________相等;
(6)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_________.
(师生一起回忆)
师:很好.在研究梯形时,谁能告诉老师解决梯形问题的方法?
生1:好像可以添加辅助线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来解决.
师:很好,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将梯形问题实现了转化.今天,我们将一起对梯形问题作一个系统的复习与回顾,请同学们趁热打铁完成“小试牛刀”(教师多媒体呈现,学生在学案上完成).
①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8,BC=15,∠B=60°,则AD=_________.
②如图2,若梯形的上底长为4,下底长为7,一腰AD为5,则另一腰BC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图1
图2
③如图3,梯形ABCD中,AB∥CD,∠D=70°,∠C= 40°,AB=4cm,CD=11cm,则BC=_________.
④如图4,在梯形ABCD中,AD∥BC,AB=CD,对角线相交于点O,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BDE是_________三角形.
图3
图4
生2~5讲解思路,教师追问思考过程.
师:从这些问题的解决中,我们得到什么启发?生6:通过添加辅助线,可以有效转化梯形问题.
解读: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自主建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正确把握知识的生长点、思维的连接点和方法的迁移点,为学生搭建好自主探究、有效转化、体验自身探索创新能力的平台.
师: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对梯形问题做深入探讨.
2.师生活动,探究性质
例1我们知道“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类似地,我们把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如图5中的EF).试探究其有何性质?
图5
师:课前各个小组都进行了探究,下面大家把研究的成果共享一下.
生7:如图6,可以连接AF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先利用ASA证明△ADF≌△GCF,从而得到DF=CF,则F为AG的中点,由已知E为AB的中点,从而将EF顺利地由原先的梯形ABCD的中位线转化为△ABG的中位线……
图6
师:很好!请问图6中梯形ABCD的面积与哪个图形的面积相等?
生8:因为△ADF≌△GCF,所以S梯形ABCD=S△ABG.
师:有没有其他的转化?
生9:如图7,连接BD交EF于点G,将梯形转化为△ADB和△CDB,证明EG、GF分别为△ABD、△DBC的中位线……
图7
生10:连接AC,由法2同理可得……
生11:如图8,过点A作AH∥DC交EF、BC于点G、H,证明G为AH的中点,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图8
师:我们来一起回顾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无论是法1还是法2,究其本质都是通过添加辅助线,将原本梯形的中位线无一例外地转化成三角形的中位线,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师: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
例2如图9,在梯形ABCD中,AD∥BC,∠B=90°,AB=14cm,AD= 18cm,BC=21cm,点P从点A开始沿AD边向点D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设移动时间为t秒,当四边形PQCD是等腰梯形时,求t为多少?
图9
师:哪一组来回答?
生12:如图10,因为AD∥BC,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要说明四边形PQCD是等腰梯形,则作PN⊥BC,DM⊥BC,有QN=MC=3,即转化为QC-PD=6得到解决.
图10
师:这位同学回答非常好,他透过图形,看到问题实质,将所求的等腰梯形有效转化为“QC-PD=6”.
生13:如图11,由法1,可以考虑过点P作DC的平行线交QC于点E,可以直接转化为QE=6.
师: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这两位同学都是抓住图形的几何特征,运用了转化、数形结合的思想.课后,大家考虑一下能否从代数角度利用两腰相等,通过计算解决问题?
解读:通过例1、例2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多重交互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师互动)中体验梯形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转化,这样的探究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掌握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图11
3.小结全课,提升理念(师生共同完成)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2)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
(3)梯形中常添加的辅助线有几种,由学生小结.
解读:从知识、方法、过程等方面进行课堂小结,鼓励学生从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养成品德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及体会.不仅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而且使学生逐步体会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含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日本著名的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及研究方法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人们终生受益.”思想方法的渗透,会使思维变得开阔、灵动.久而久之,数学的枯燥、难学就会变得趣味横生.思维的“思想”化,解题的“方法”化,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一个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化过程.
1.精心预设,将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能不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整理分析,这恰恰是教师需要引导的,要教会学生从正确的解题思路中总结方法,提高对解题的理解,最终形成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复习课的教学中,要能基于对解题这样的理解,高屋建瓴地开展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课例中,每探究完一组题后,教师都请同学们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及时和学生分享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对“四基”中基本思想方法及基本活动经验的深刻理解,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当然,从教学实际效果来看,把例1、例2的探究从课前移到课上,直观感受“转化思想”的生长过程,亲自体会知识从手中诞生.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大大拓展了数学学习的广度、深度及厚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再创造能力.
2.多重交互,在对话互动中共同发展
《课标(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老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要求通过教师的“有效引领”,让学生“在交互中自主创新,掌握探究之法;在体验中丰富数学思想,感受数学之美”,从而实现师生的“协同发展”.可以发现,本课例中以“梯形”为主题,以转化思想的应用为主线,开门见山,以题组形式,分类呈现,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例1”、“例2”是从学生已有经验(梯形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相互转化),经历“亲自操作”、“亲自体会”、“积极参与”、“与人合作”、“自己提出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刻体会”的过程,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最后自主创新归纳得出对于梯形问题的解决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基本技能、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且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的活力,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激励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善良.理清核心主线,优化教学过程[J].中学数学月刊,2013(10).
3.章建跃.构建逻辑连贯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思考[J].数学通报,2013(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