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秉公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现代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今天主要讲这个内容。
我们知道,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按照德国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的理论,世界处在轴心时代,也就是在那时,在北纬30度上下,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精神导师,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古中国的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或结群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至今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这是人类“终极关怀的觉醒”,是对原始文明的突破和超越。以后每当人类遇到重大挫折,往往都要回到那个时代的元典中去寻找智慧。彼时,中国正处在先秦时代。先秦是中华民族最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时代,诸子百家出现,可谓群星灿烂,光照寰宇。吕思勉先生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认为,诸子百家“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一时间,学派林立,思潮奔涌。这十二家,至今影响最大的有四家,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他们除了提出著名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思想外,也提出了著名的人格思想。如,儒家提出以“君子”“贤人”为理想人格的人格理论,道家提出以“真人”为理想人格的人格理论,墨家提出以“强者”为理想人格的人格理论,法家提出以“智能法术之士”为理想人格的人格理论等。总之,先秦时代是人格理论和人格模式多样化的时代,是传统人格理论和人格模式发轫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结束,经过秦朝,到了汉朝,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在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儒家的“君子”或“贤人”也成为中国传统理想人格。所以,两千多年来,中华文明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理论为正统,在人格模式上则以儒家的“君子”或“贤人”为理想人格。那么,儒家理想人格模式是什么样的?今天,在21世纪这个大背景下,理想人格应该怎么确定?
一、中国传统儒家理想人格模式
及其特点
在回答什么是儒家理想人格模式之前,我先讲一个与此相关的小故事,以便加深对儒家人格的认识。说有中美日三个国家的三个姑娘站在山坡上,忽然来了一阵风,你看三个姑娘的动作,你就能大概猜到她是哪国的。一个姑娘一下把帽子按住,任凭裙子飞起来,这个可能是美国姑娘:裙子飞起来没有关系,但帽子不能丢,丢了帽子就不漂亮了。一个姑娘双手捂住裙子,帽子飞了,这个可能是日本姑娘:帽子丢了没有关系,裙子不能飞起来。一个姑娘一只手把帽子按住,另一只手把裙子也按住,这个可能是中国姑娘:帽子不能丢,裙子也不能飞起来。为什么会这样?文化差异使然。一般而言,文化塑造人格,文化的差异造成人格模式的差异,不同文明的人从内在涵养到外在举止都有自己的特征,我们从其气质风度和行为举止便能够大致分辨出来。华人,无论身在海内外,不管学没学过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都会受到儒家理想人格模式或多或少的影响,拥有某些儒家的文化心理和行为举止。
那么,怎样描述中国传统儒家理想人格模式?我想用“人格特点”加以说明。
中国传统儒家理想人格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奉行“和合之道”,注重协调性品格。所谓“和”,表示关系,表示各个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如我和你、你和他、我和社会、人和大自然等;而且对关系抱有明确倾向性,就是要承认各种关系,主张加强联系,一体化沟通,谁也离不开谁,只能共生共存。所谓“合”,是联合、结合、合作的意思。“和”与“合”联在一起,是强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同的文明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只能共生、共存、共荣,共同走向明天,而不能有我没你。“和合之道”是人类的生存之道、发展之道、幸福之道。违背“和合之道”,只能走向毁灭。“道”是什么?是规律!“和合之道”就是人类联合、合作及共存、共荣的规律。中国传统儒家理想人格首先就是奉行“和合之道”,提倡协调性精神品质的人格。今天,我们的领导人出访,总是在言语上宣传“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总是在行动上调节、劝解、拉仗,这是中国传统儒家理想人格模式的延伸和发展。我们对有的国家处理利比亚、伊拉克问题的行为方式看不惯,为什么?因为其领导人的行为违背了我们心中的“和合之道”,我们认为他们违背了人之常理,做事没有人格。
中国传统儒家理想人格模式还有四个一般特点:
仁爱。它指发自内心的对同类的关爱。“仁”表示二人,是复数,说明人的存在,一开始就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存在。人来到世界上,一开始起码是两个人的存在,而不是单个人的存在。有两个人,才能有第三个人,有第三个人才能有无数个人。人一开始就是复数,而不是单数。那么,作为复数的人,怎样才能存在下去呢?儒家认为,最根本的是“爱人”,要有“仁者爱人”的精神。孔子用两句话表达“仁者爱人”的内涵:一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表达的是一种人道,意思是,你想生活在世界上,你也应当允许和支持别人生活在世界上;你想发展,也应当允许和支持别人发展。另一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表达了一种恕道,宽容之道,意思是,对别人要宽容忍耐,你不想遭遇的恶果,绝不要嫁祸于人。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国与国之间是有差别的,不同的群体之间也是有差别的。应当怎样对待差别?要持一种理解、宽容、宽恕的态度。这叫恕道。“仁者爱人”是儒家的一种难得的创造,既有人道,又有恕道,是一种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孔子认为,“仁者爱人”是人类的基本生存原则和生存方式。如果人类丢掉了发自内心的对同类的关爱,人对人不是爱,而是恨,人类只能走向自我毁灭,走向集体自杀之路。他甚至认为,“仁者爱人”是人作为人的根本标志。他的学生“问仁”,他做了多种解释,还问,他用一句话说到底:“仁也,人也。”意思是,仁是做人的根本标准。引申开去,你爱人就达到了做人的标准,就是一个人;相反,如果你不爱人,而是恨人,就没达到做人的标准,就不是人。爱人还是恨人,是人和非人的根本界限。
“守礼”。孔子认为,只有仁爱精神,人类还不足以生存下去,还必须有礼。礼是什么?在孔子那个时代,礼还没有分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含义非常广泛。它含有法律的意思,是法律之礼;含有制度的意思,是制度之礼;含有道德的意思,是道德规范之礼;含有文明礼仪的意思,是文明礼仪之礼。因此,我将春秋时代的礼概括为“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礼是怎么产生的?礼产生于吃。为什么?因为人类最初的也是最强烈的生存需要是“食欲”。因而,人类的第一位的生存实践也必然是吃,解决吃的问题。那么,怎样解决吃的问题?比如,人靠集体狩猎打来了野兽,怎么吃?能不能像一群狼一样,或者一群狮子一样,扑上去,叼到哪块吃哪块?那不行,人毕竟已经进化,创造了文明,必须有一个食物分配的规定(规则和方式),按这个规定(规则和方式)去吃。我看过许多记载,如,一个原始小部落,打来一头野兽,头归谁,脚归谁,肉归谁,下水归谁,都有明确的规定。有一个掌握分配的人,拿着刀子分割,分完以后,招呼一声,各家出来把自己那块拿回去,大家相安无事。分配食物的规定就是最初的礼。后来,文明发展了,生活更加复杂化,礼的规定也就更加细密和复杂。如,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住什么房子,坐什么车子,听什么音乐,看什么舞蹈,见什么人怎样说话……都有规定,不能随便,这就叫礼。
孔子十分看重礼。他认为,仅有发自内心的对同类的爱还不够,还必须对爱的对象有区分,用恰如其分的爱去爱,这才是可接受的、可行的,否则可能走向反面。这叫作“爱有差等”。当然,爱既应当“无差等”,也应当“有差等”。只要对象是人,就应当去爱他,而不管他贫穷还是富有、为官还是当平民百姓,这叫“一视同仁”。这是必须的。可是,对象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特别是他与自己的关系是具体的、特殊的。面对具体的、特殊的对象,爱又应当“有差等”。这也是必须的。那么,对具体对象应当怎样去爱?孔子认为,应当依礼去爱,也就是按“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去爱。他说“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要克制自己,按照周礼去爱,按照周礼去行动,才算得上仁。这有一定道理。爱是具体的、特殊的,爱的对象是有差别的,因而,爱也必须有差别。爱同学、爱同事、爱朋友、爱儿子、爱妻子能一样吗?如果你按礼去爱,就是按对象的区别去爱,那是恰当得体的爱;如果不加区分地去爱,虽然有发自内心的仁爱,也只能走向反面,事与愿违,造成混乱。所以,必须自觉地遵守礼,依礼去爱,这样才能成为“君子”和“贤人”。
“中庸”。孔子创造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理论以后,很自信,认为依据它就可以解决春秋时代的混乱,由乱世转变为治世。他率领学生周游列国,劝说各个诸侯国息兵罢战,恢复秩序,并想通过做官,推行这套学说。然而,他的学说遭到冷遇,没人接受。他在68岁时返回老家,心情惆怅。于是,开始反思,难道我说错了吗?他向中华元典《周易》去请教。这就是孔子晚年演《周易》。他在《周易》中发现了十分深奥的哲学──中庸之道。孔子恍然大悟,原因找到了。各国诸侯之所以不接受仁和礼,根本原因在世界观方法论上,世界观方法论有问题,接受不了仁和礼,更实行不了仁和礼。《周易》通篇贯穿着中庸哲学思想。中庸哲学的核心,是尊重合理性,追求合理性。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必须在度之内做事,超过度就走向极端,会物极必反。也就是,既不走这个极端,也不走那个极端,就是“中”。什么叫“庸”?就是用。中庸就是用中的方法、中的态度,用恰当的、合理的方法看人看事,处理人处理事。中庸之道是相当高明的一种哲学。
我举个例子。《周易》讲“时中”,指制订和执行政策,必须符合中庸之道,恰当正好。超前了不行,落后了也不行。依据今天的实际制订和执行政策,就正确,效果就好。我们今天讲“与时俱进”,在《周易》中叫“与时偕进”,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与时间一块走。任何理论、方针和政策,要和时间相一致,应符合今天的实践。如果超前了,按今天中国的说法就是左了,落后了就是右了,都属于错误,会带来恶果。《周易》还有“刚中”。什么意思?“刚”,表示态度坚决、坚定、果决。“中”表示恰如其分。“刚”的后面加一个“中”,什么意思?刚是对的、好的,但是要注意,刚必须恰当正好,而不是一概刚、一刚到底才正确。对谁刚,对谁柔,什么时间刚,什么时间柔,刚到什么份上,柔到什么份上,都必须恰当正好。今天的女性成功者,有不少家庭出现问题。为什么?原因当然很复杂,但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往往是不懂得刚中之道。一位女老总,在单位,刚,我定了就得这么办,坚定果决,没商量。但回家就不能再当老总了,在家她的角色是妻子,主要应该柔。在家还当老总,丈夫不干了,结果家庭不和睦,婚姻不幸福。她不明白,我挣这么多钱,又买车,又买房,你还不知道感恩载德,还和我对着干?当然,男的也一样,也应当刚中。“中庸”要求很高,并不容易做到。它的基本要求是恰当地、正好地、公正地、公平地、平等地、实事求是地认识人认识事,处理人处理事,认识和处理一切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世界观方法论。
刚健。刚健就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国的先民赞美太阳,崇拜太阳。你看,早晨太阳从东方一跃升起,正午走到头顶,黄昏的时候从西边落下去。你以为太阳消失了吗?没有。第二天早晨太阳又从东方升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太阳是阳刚之气的代表,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住它前进的脚步,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最终战胜它。人应当像太阳那样,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就是刚健。
二、21世纪中国的理想人格
21世纪中国面临几个严峻的挑战:第一,全球化挑战;第二,知识经济的挑战;第三,一超独霸挑战;第四,教育改革挑战。
可以这样简约地表述21世纪中国理想人格──“集多种人格力量”和“多种人格特征”于一身的社会主义理想人格。从“人的生命本体”角度看,人有四种理性力量──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和反省力量。所谓“集多种人格力量于一身”,指集这四种力量于一身。从人的素质结构现代化的角度看,所谓“集多种人格特征于一身”,指集多种人的现代化特征于一身,即集进取性精神品质、创造性精神品质、协调性精神品质和超越性精神品质于一身。如果将上述四种人格力量和四种人格特征进一步简化,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集“真善勇美”(或“智仁勇美”)于一身。21世纪的中国理想人格模式就是,集“真善勇美”(或“智仁勇美”)于一身的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或集“真善勇美”(或“智仁勇美”)于一身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上面是从内在人格力量来说的。从外在人格力量来说,21世纪的中国人应有美好的形象魅力。外在形象魅力可用四句话表述──美观的仪表,振奋的神态,优美的语言,高雅的举止。
总之,21世纪中国的理想人格,内在的人格力量表现为集“真、善、勇、美”(或“智仁勇美”)于一身,外在的人格力量表现为“美观的仪表,振奋的神态,优美的语言,高雅的举止”。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