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袋装苗育苗技术

2015-04-13 01:27:50何跃发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湿地松育苗技术

何跃发

摘 要:从培育芽苗、准备圃地、芽苗移植等方面详细叙述了湿地松袋装容器苗育苗技术。

关键词:湿地松;袋装苗;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6-115-02

1 培育芽苗

1.1 准备沙床(芽圃)

1.1.1 沙床位置 选择交通便利、避风向阳、阳光充足、无老鼠和家禽危害、通风良好、接近水源、排水良好,雨天无积水、地势较高且平坦、东南方向地段、距离苗圃地较近的工房或工棚。

1.1.2 沙床制作 临时性沙床的床框可用板材等围成。长期用沙床的床框要用建筑方砖垒砌,多个沙床以东西向并排排列,沙床之间的距离为1.5m。床基内宽1~1.2m,内长8~10m。沙床北墙高50cm,南墙高30cm,两端砌成斜面,南北两墙每隔50cm预留出对称的小缺口,放置木棍,用作支架以承农膜。

1.1.3 沙床消毒

1.1.3.1 内外消毒 床框砌好后,沙床的底层用硫酸亚铁粉末混合20倍细土均匀铺上5~10cm,其上再垫铺1层卵石,厚5cm,然后进行床内外全面消毒,消毒剂有:4049、0.2%高锰酸钾溶液、0.3%的硫酸铜溶液、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0.2%~0.3%的福尔马林溶液。

1.1.3.2 床面消毒 准备好已筛去泥土、石块等杂质的纯净细河沙,沙子直径2~3mm。将河沙铺于床内卵石上,厚15cm。用木板将床面整平后对床面进行消毒,消毒剂有:0.3%硫酸铜溶液、0.1%新洁尔灭溶液、1%硫酸亚铁溶液。床面消毒工作结束后,用薄膜封闭整个床面2~3d[1]。

1.2 准备种子

1.2.1 精选良种 选用从优良湿地松母树林里采摘的种子,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Ⅱ级以上。同时要精选优良家系,贮藏环境好、方法得当、技术先进且贮藏时间不超过1a,生理成熟度高,种源可靠,颗粒饱满,无病虫害,无霉变现象,发芽率高的优质种子。

1.2.2 种子处理 (1)消毒。消毒方法有:0.5%高锰酸钙溶液浸泡3min;ABT3号生根粉200×10-6溶液浸泡2h;5%的生石灰水浸泡1.5h;0.5%的高锰酸钾或0.3%的硫酸铜溶液浸泡30min;0.1%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浸泡15min。(2)浸种。将浸泡消毒时间达到规定要求后的种子捞出来,放在箩筐里沥去消毒液,然后倒入清水中用手搓洗,去除种子表面的蜡质,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将冲洗干净后的种子用45℃左右的温开水浸种24h至自然冷却,浸种的液面应高出种子10cm为宜。将浮于水面的劣质种子及杂物捞除,将沉于水下的种子捞出沥水,除去死粒。(3)催芽。将经过消毒、浸种后的种子放进竹篮或簸箕里,盖上湿毛巾或湿布催芽48h,每12h适量淋水1次,淋水之前要轻轻翻动种子。

1.3 温床播种

1.3.1 播种时间 (1)春播育苗。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3月中旬至3月下旬移芽上袋,5月下旬出圃造林,苗龄约90d左右。(2)秋播育苗。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移芽上袋,第二年3月上旬出圃造林,苗龄120d左右。

1.3.2 种子撒播 先将沙床淋透水,再将经过处理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沙床上,种子用量为200g/m2左右。然后覆盖一层已经消过毒的细沙,厚约1~2cm,以不见种子为宜,并用清水喷湿,让种子和沙子紧实在一起,这样既能保温又能保湿。用薄膜覆盖沙床保温,种子出土前,温床内温度要控制在36℃左右,如果超过此温度,应将温床两头薄膜揭开适当换气。定期对沙床洒水保湿,白天揭开薄膜,晚上盖上薄膜。鸟兽危害严重地区要采取搭遮阳网、设栅栏等防范措施。

1.3.3 芽苗管理 淋水、控温、换气、炼苖、防病是芽期的主要管理措施。始终要保持沙床湿润,当种子的种壳开始大量顶出沙面时,温床内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芽苗种壳开始掉落时,为了使芽苗能够在移芽后适应大田苗圃环境条件,必须及时于早晚揭去覆盖物,进行炼苗。在炼苗过程中,应注意防家畜禽鸟、防鼠害。芽苗昜发生猝倒病,一旦发现有病株,应立即拔除并喷施0.1%退菌特或5%的新洁尔灭1 000倍液,喷药30min后用清水淋洗芽苗,避免芽苗受到药害。

2 准备苗床(圃地)

2.1 圃地位置 选取交通方便,靠近造林地,水源充足,日照较长,有良好排水灌溉条件、地势平坦、便于管理、避风向阳的水稻田或平坦旱地作圃地,忌选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雨季积水、坡度大于5°、风口、阴暗角落等处。

2.2 苗床设置 根据育苗地水湿状况不同,分高床、平床、低床3种。气候湿润,雨量较多的地区或灌溉条件好的育苗地可作高床,床高35cm;干旱地区或灌溉条件差的地区,采用平床或低床,即在齐平或低于步道的床面上摆放营养袋,摆好后营养袋上缘与步道齐平或低于步道。苗床宽1.2m左右,长度根据地形及作业方便之需而具体设计,步道宽30~40cm。苗圃地内外开好排水沟很重要。中间开腰沟,四周开围沟,深30~40cm,围沟低于腰沟,腰沟低于走道。芽苗移植前,将苗床整平压实,向床面喷洒0.1%~0.2%的福尔马林溶液,用薄膜压盖2~3d。

2.3 制作基质(营养土)

2.3.1 基质配比 pH值为5~5.5的黄心土30%、表土10%、松林土(菌根土)20%、火烧土30%及锯屑10%。每m3营养土中加入过磷酸钙10kg,磷肥12.5kg,磷酸二氢钾2.5kg。

2.3.2 基质处理 将准备好的基质充分粉碎、过筛,检去石块、树根、草根等杂物,将各种材料按照配比充分混拌均匀,在混拌时喷洒少量清水。混拌结束后,每100kg基质喷洒3~5kg0.5%高锰酸钾溶液或0.2~0.5%的福尔马林溶液进行消毒,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2~3d。基质要在移芽前7d制作完成,这样才能使基质充分发酵,增加基质空隙度。

2.4 制作容器(营养袋) 营养袋呈杯形圆筒状,用轻基质塑料薄膜制成,袋壁厚0.04~0.05mm,高12cm,直径8cm,袋底及距袋底2~6cm袋壁处各打上若干个小孔,可预防长期下雨时营养袋内积水。

2.5 基质入袋 基质装袋时应保持10%~15%的含水量。用左手拇指、中指和食指,将营养袋口撑开,右手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填入袋中,抖实填满,依次排于苗床之上,全部摆放结束后,将沙床外围的营养袋外边缘予以培土。最后喷洒移栽灵2 000倍溶液。

3 芽苗移植

3.1 切根移植 芽苗移栽到营养袋的时间宜早不宜迟,种壳脱落后立即移植。芽苗带帽移栽虽然能够提高成活率,但易遭到鸟类的危害,因此提倡芽苗脱帽后移栽。移栽前1d将苗床上营养袋内基质浇透水。移栽要做到边起苗、边移栽、边少量淋水。晴天移栽应在早、晚进行。取苗时要仔细,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芽苗子叶向上轻轻提起,用锋利的刀片从根尖切去1~2cm(约占根尖长的1/3~1/2),然后放入盛有清水的器皿中,防止芽苗失水,影响成活。移植时用右手拿削好的长15cm、宽2cm、厚0.3cm的竹签或木签,插入营养袋中央,深度以芽苗原入土深度为准,将苗根顺竹签插入土中,将竹签提出,再从芽苗旁边轻轻插入,使芽苗与土壤紧密结合。移植时注意避免窝根、悬根。整个苗床芽移全部结束后,再次浇足定根水。用切根移植法培育出来的苗木,侧、须根极其发达。

3.2 前期管理 移芽初期,如遇高温晴朗天气,在9:00~16:00时间段用遮光率为65%的遮阳网进行遮荫。芽苗移栽后要保持袋中基质湿润。栽后7d内,晴天每天浇水1次,喷水时间在上午10:00以前或下午5:00以后,10d左右长出侧根。移栽10d后用水93%、人粪尿或腐熟饼肥5%、过磷酸钙2%配制稀薄有机肥溶液(俗称“面肥”),喷施于床面,严禁干施化肥,追肥后用清水喷洗幼苗叶面。15d后施用1/2波尔多液、多菌灵、托布津等,用于防治猝倒病,并及时进行人工除草。

3.3 中期管理

3.3.1 除草 人工拔除各种杂草。在拔草前向苗床喷水。除草后还要及时喷水,使松动的苗木根系与基质重新紧实起来。

3.3.2 施肥 在苗木初生针叶出齐后,施数次浓度为2%的磷、钾液肥,俗称“壮苗肥”;在苗木开始抽梢时,施数次浓度为0.2%的尿素水溶液,促进苗木高生长,俗称“长高肥”;苗木出圃前25d,施1次浓度为2%的磷、钾液肥,俗称“送嫁肥”。施肥应遵循先稀后浓、薄施勤施的原则。速生前期以施氮肥为主,促进苗木快速生长。速生后期施磷、钾肥,促使苗木木质化。追肥后及时喷水洗苗,以免烧苗。严禁干施肥料。

3.3.3 病虫害防治 每隔10d喷施1次等量式波尔多液(1∶1∶100)或多菌灵1 000~1 200倍液,并与甲基托布津、敌克松、退菌特、百菌清、硫酸亚铁溶液交替使用,能有效防治苗木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黄化病主要是由于缺乏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引起,防治方法是施撒草木灰,叶面喷施铁、锰、硼、锌、铜、钼、氯等微量元素肥料。常见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蟋蟀、蝼蛄和蚁类等。当虫害发生时,可施用敌敌畏、氧化乐果、敌百虫、乐斯本、辛硫酸等杀虫药剂交替喷施,可有效防治。苗木生长期如果有食叶害虫结苞危害,可采用20%杀虫菊酯2 000倍液喷雾防治。

3.3.4 浇水 土壤有泛白现象时及时浇水,宜量多次少,做到培养基干湿交替[2],提高苗木抗旱能力及耐涝能力。

3.4 后期管理(出圃前管理) 出圃前20d停止施肥,控制浇水次数及单次浇水量,促进苗木木质化,为苗木出圃造林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李翠红.湿地松容器苗培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165-166.

[2]张术明,吴海生.容器育苗技术要点[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4):114.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湿地松育苗技术
湿地松丰产造林技术探讨
农业与技术(2021年6期)2021-12-12 05:33:47
湿地松和火炬松栽培技术差异
林业与生态(2020年2期)2020-04-16 12:48:31
湿地松容器苗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闽北不同海拔湿地松生物量模型构建及比较分析
简述红豆杉快繁育苗技术以及管理
新农村(2016年12期)2017-01-12 09:58:32
有关营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毕节市早实核桃实生育苗技术
绿色科技(2016年21期)2016-12-27 10:46:05
栾树种子育苗技术探析
西红柿穴盘育苗技术
乡土树种与国外优良树种育苗技术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11期)2016-05-23 08: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