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绝望

2015-04-13 17:24刘茸茸
关键词:生命哲学鲁迅

刘茸茸

摘 要:《孤独者》形象地再现了鲁迅彷徨时期徘徊、挣扎以及绝望的复杂思想,体现了鲁迅对生命存在这一哲学命题的深刻思索。只有对《孤独者》这篇小说的象征意味和哲学意义给予充分的透析,才能对鲁迅的生命哲学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并真正解读其中的意义。

关键词:鲁迅;《孤独者》;生命哲学;反抗绝望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175-03

《孤独者》是鲁迅《彷徨》中的一篇小说,从“孤独”“彷徨”这些字眼就可以看出鲁迅这一时期所具有的彷徨和苦闷的心情。作为一篇以现代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小说,《孤独者》揭示了“先觉者”不被社会理解的“孤独”乃至被排斥的绝望和“复仇”。鲁迅在塑造魏连殳这一“孤独者”形象时,寄托的其实是自身的徘徊、挣扎、绝望以及在绝望后意欲“复仇”的真实而复杂的思想,但仅仅从思想上解读这篇颇具“鲁迅气氛”的作品还远远不够,联系鲁迅同一时期创作的被视为是他的“哲学”的《野草》中来看,《孤独者》是鲁迅生命哲学的小说化表达,他在“解剖着魏连殳的思想倾向时,同时也是在无情地解剖着自己”,①从而使《孤独者》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超越了具体性,具有一种整体的哲学意味和象征意义,凝聚了作者对人的生存这一命题的深刻思索。

一、“孤独”与绝望——生命的存在状态

鲁迅赋予魏连殳这一形象最重要的特征是“孤独”,在描述魏连殳时,贯穿整篇文章的是“一匹受伤的狼”“独头茧”“冰冷的微笑”等这类词语。小说始以一场“送殓”,“我”见到魏连殳前,就得知他是一个“同我们都异样的人”,颇有些“古怪”,对旧的社会礼俗有许多不合之处,葬礼上,周围的人料定他这个承重孙必定将有一些反常的表现,不料魏连殳对葬礼仪式和繁琐的习俗竟全然不作抵抗,只是照旧全做,葬礼完毕后,当众人竟有些“怏怏地”时,他却失声痛哭,“像一匹受伤的狼”“夹杂着愤怒和悲哀”。魏连殳的“孤独”在于作为一名“先觉者”欲以启蒙大众却不被理解,他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喜欢发表文章,写一些“没有顾忌的议论”,而S城正是最不喜欢这类人物的,魏连殳因此被孤立,性格越发冷淡孤傲,最后连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终于被剥夺。如果说刚开始还有关于未来的希望,将这希望寄托在孩子的天性上,那么在后来孩子们见到他也“声音寂然”后,他便是真正的“孤独者”了,先前若还有零星爱他的人、希望于他的人,此刻再没有了,绝望感伴随着孤独感笼罩了他。直到死后,他也是“不妥帖”的躺着,“含着冰冷的微笑”。造成魏连殳“孤独”这一生命存在状态的不仅是周围黑暗的、麻木的环境,还有自己亲手编织的“孤独茧”,他是在清醒地自我意识下,终于承受着生存的孤独和绝望走向毁灭。

魏连殳的“孤独”感和绝望感,正是鲁迅无情解剖自己情绪之后的感受,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孤独”其实包含着两个层次,“其一体现为他们与现实的关系,即孤独的历史处境和面对这种处境的决绝的战斗态度;其二则体现为他们对“孤独”和“决绝”的人生态度的强烈而敏感的自我意识”。②小说中除魏连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他的名字恰好是鲁迅曾用过的笔名申飞。“我”对魏连殳怀有深深的理解和同情,虽然在许多地方(文中的三次争辩)与魏连殳的观点矛盾,但“我”渐渐也陷入了与魏连殳类似的情状,被攻击“挑剔学潮”,在“流言”的苦痛中日益孤独与绝望。魏连殳的葬礼后,“我”“像一匹受伤的狼”,“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作者在这里特意用了与开篇时描写魏连殳同样的句子。联系这篇小说的创作背景,则不难看出“我”正隐约闪烁着鲁迅自己的身影,或者,魏连殳和“我”都是不同侧面的鲁迅,魏连殳的“孤独”感与绝望感,包含着作者自己对人生的深刻体会。因此,《孤独者》就是鲁迅对生命的存在状态的形象表达,并且隐含着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更深刻的思索,他“不仅洞悟到了人的一般生存论的困境”,而且“深深体验到了被大众弃绝的悲苦与孤独。”③鲁迅对这份“悲苦”和“孤独”有着清醒的自我认识,是他对人的存在状态进行深刻思索后的体认,也是建构他整个生命哲学的情感基础。孤独和绝望深深包围着鲁迅、困扰着鲁迅,令他的在“爱”与“复仇”的生命困境中纠结挣扎。

二、“爱”与“复仇”——生命的存在困境

鲁迅在《两地书》中这样表露自己思想的矛盾:“我的意见原也一时不容易了然,因为其中本含有许多矛盾……所以我忽而爱人,忽而憎人。”④鲁迅思想中的这种“爱”与“憎”的复杂性,也明显的隐含在《孤独者》这篇文章中,实际上,这种思想的复杂性正反映了鲁迅对生命存在的矛盾和困境的思索。

魏连殳“孤独”、绝望的生存状态使他不可避免的陷入矛盾和困境之中。一面是他思想中的“爱”,即使他所希望启蒙的,也是原先为他所爱的民众孤立他、排斥他,他仍然相信“孩子总是好的”,他们本性并不坏,也许可以希望的未来尚存在于“孩子”身上。当孩子们也不再与他亲近,变得“可憎”时,魏连殳对生存的绝望感达到了极致,他思想中希望和绝望、光明与黑暗、爱与憎的矛盾和困惑逐步加深,甚至终于走向“爱”的反面:“憎”和“复仇”。在矛盾挣扎的困境中,他选择以“复仇”来“憎”这可憎的世界,“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先前对孩子们“低声下气”的怜爱、保护,现在是“用种种法子逗着玩”的戏弄,对大良祖母的平等与尊重则被歧视和冷落代替。这是一个“冷”的复仇者,然而在“冷”的表层下流淌的是深深的“热”的血液,魏连殳的“复仇”是“战士对于愿意为之献出生命的人民的‘复仇,因此,他的心里层次的最深处就不能不同时奔泻着爱的潜流。”⑤鲁迅通过魏连殳的“爱”与“复仇”的矛盾挣扎,婉曲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存在的矛盾与困境的思考:生命存在是否有希望,希望与绝望何者更为生命存在的本来状态?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何在?这些思索不仅通过魏连殳形象的表达出来,同时还巧妙地隐含在“我”与魏连殳的三次争论中,关于“孩子”的争论,“孤独”的争论和“还要活几天”的争论。这些对生命存在的困惑深刻的反映了鲁迅“彷徨”期内心巨大的矛盾,一面是深沉的“爱”,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的同情和爱,“哀其不幸”;一面又因为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麻木而感到孤独和绝望,“怒其不争”,从而通向“憎”和“复仇”。魏连殳所选择的“复仇”之路,不正是作者本人内心意欲走的道路?但魏连殳的“复仇”是一种以牺牲自我为巨大代价的反抗,得到的是新的“冷眼和恶心”,新的“失眠和吐血”,最终在“憎”的世界里走向毁灭。

鲁迅不仅对生命存在的诸多困境和矛盾进行了思索,同时,他并没有在现实中选择一条魏连殳式的“复仇”之路,而是在困境之中“轻松起来”,“坦然”“走”向前方。他不是要解决生命存在的困境,对于生命固有的“苦难”状态,鲁迅既不是去消灭他们,也不是从中超脱和躲避,消灭存在的困境和“苦难”意味着消灭生命本身,逃避意味着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鲁迅选择的是另一种方式:超越困境。这正是鲁迅超越魏连殳的伟大之处,通过《孤独者》的情绪宣泄而克服了魏连殳式“复仇”的自我毁灭,生命的存在困境并没有把他引向自我毁灭,而是反抗绝望,这正是鲁迅生命哲学的核心。

三、反抗绝望——生命的存在方式

理解鲁迅的生命哲学,必须先理解他的“绝望”,“绝望”是鲁迅生命哲学的情感基础,也是他生命哲学的前提,没有“绝望”,也就谈不上反抗。《孤独者》隐含的正是鲁迅对“绝望”的情绪体验,而《孤独者》作为一篇具有象征意味和哲学意义的小说,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从象征和哲学的角度上把握鲁迅的“绝望”。“生命哲学意义上的‘绝望或对于‘无的体验,是主体对人类本身固有的生存状态的内省,或者说是一种被‘抛入状态的领会。”⑥鲁迅将这种置身于“无物之阵”的绝望投射在小说中,给《孤独者》安排了一个以送殓始,以送殓终的结构,形成一个“绝望”的循环。魏连殳为祖母送殓不是一个结束,而是“孤独”和“绝望”的开始,结尾“我”又为魏连殳送殓,同样,死亡不是终结,而是“绝望”的开始。鲁迅安排这样一个生者与死者的循环,表达了他对生命有限而“绝望”无限的哲学意义上的“内省”,是对人类固有的生存状态的“绝望”。这种哲学上的“绝望”是他“消解了种种终极希望的思想成果”,⑦深刻体验了“爱”与“苦难”,并苦苦思索了生命的存在困境之后对生存的体味。

只有从哲学角度把握了鲁迅“绝望”的深刻,才能真正把握他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作为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反抗绝望通常具有两种不同的形态,一是基于未来所存在的希望的反抗,另一则是清醒的看到未来的“绝望”的反抗。显然,鲁迅是后者,他的反抗并不是要寻求光明的“黄金世界”,也不是基于对未来有所预设的希望,而是建立在对现实和人生有清醒透彻的认识,且悲观绝望于这认识之上,所以他的反抗,“不过是与黑暗捣乱。”⑧《孤独者》中魏连殳的“复仇”,只不过是“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这个意义上的反抗往往容易被误为悲观主义。然而,鲁迅反抗绝望的意义并不在于反抗的结果,而在于选择这一方式的本身,意义恰恰就在于“绝望的抗争”的过程中,选择本身就是意义。反抗没有终结,但是自我没有被打垮,自我的精神力量反而在这个过程得到了强化,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麻风病人”,即使没有希望,也“拼命用自己的胸膛去冲撞”,这一“冲撞”动作的本身就是胜利。鲁迅明知生命的“绝望”,却敢于去毫无希望的抗争,这与神话中的西西弗格外的相似,“一个紧张的身体千百次地重复一个动作:搬动石头,滚动它并把他推向山顶,在巨石到达顶峰的瞬间又向下面的世界滚去。”西西弗“完全清楚自己所处的悲惨境地”,他清醒地意识到其中的绝望和虚无,却还是一次次重复着,并从中获得生存的意义,“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⑨同样,鲁迅深刻的洞察了人生存在的“绝望”状态和种种困境,他是悲观的,正是这悲观显出反抗绝望的勇气和意义,明知前面等待的是“无”和“绝望”,却仍然能克服消极的逃避或魏连殳式的自我毁灭,“坦然地”“走”向这“无”和“绝望”,这就是鲁迅的生命哲学。

《孤独者》是鲁迅彷徨时期一个缩影,形象地体现了鲁迅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个性鲜明的人物和情节后面潜藏着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只有对《孤独者》这篇小说的象征意味和哲学意义给予充分的透析,才能对鲁迅的生命哲学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并真正解读其中的意义,从而把握他对生命的存在状态、存在困境以及存在方式的思索。唯其对生命存在这一命题思索的深刻,他所进行的“绝望的抗争”才能够显示出对绝望的精神超越,体现出个体生命生存的价值和意义,鲁迅精神的“真”和“深”正在于此。

注 释:

①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58.

②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14.

③⑥⑦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203,181,179.

④⑧鲁迅.两地书.二四//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93,493.

⑤钱理群.心灵的探索[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91.

⑨(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143-146.

参考文献:

〔1〕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钱理群.心灵的探索[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6〕(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生命哲学鲁迅
鲁迅《自嘲》句
艺术意境中生命哲学的静照及其表征
从熊十力的生命哲学看人的生命观
鲁迅的真诚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早期受控之鲁迅的翻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