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晶,武凤玉,王雪辉,黄海涛*
(1.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青岛市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 266003)
研究生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 晶1,武凤玉1,王雪辉2,黄海涛1*
(1.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青岛市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 266003)
目的:评价研究生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6名研究生作为医学文献检索课授课对象,采取传统课堂授课和课堂授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模式,课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由调查结果对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比较认同课堂授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但是在教学当中普遍存在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与临床实践衔接不够,教材与教学方式的选择不统一等诸多问题,部分影响了教学效果。结论:课堂授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模式是医学文献检索课一种新的教学尝试,有利于培养适合当前我国国情的复合型住院医师,但是应当完善教学模式来促进教学效果。
医学文献检索;教学效果;影响因素
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结合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设,改革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支持有条件的省市和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探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培训,为培养大批高水平、高素质临床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1]。为贯彻落实此项意见,受青岛大学教育处委托我院于2013年4-6月对2011级研究生的医学文献检索课程课时进行了调整,分时分段采取了传统课堂授课和课堂授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并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和评估。
1.研究对象。青岛大学医学院2011级研究生共96名。其中男生57名,女生39名。
2.教学方法。医学文献检索课程阶段共64学时,其中理论课48学时与实验课16学时,采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并辅助医学参考书,选择其中部分章节,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成CAI课件。授课采用两种形式:(1)采用传统课堂授课模式讲解;(2)采用课堂授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穿插讲解。共18学时,占总学时的28.13%。
授课前由各教研组开会讨论授课方式方法,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参考教材编写讲义,课前分发给学生预习。授课时多采取举例、比较的授课方式。
3.评估方法。问卷调查在授课后进行,由学生不记名填写,问卷有效率为100%。问卷共20题,涉及教学效果的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对师资水平、教学水平和听课效果的评价;二是学生对课堂授课与临床专业知识衔接的评价;三是学生对教材选择、教学方式的评价。
1.学生对师资水平、教学水平和听课效果的评价。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学师资有待提高、教学水平一般,只有极少数人认为教学水平高(见表1)。多数学生认为听课效果良好或一般,少数人认为听课效果优或差(见表2)。学生对听课效果不好的原因分析(见表3)。
表1 学生对教学师资、教学水平选择的支持率
表2 学生对听课效果的支持率
2.学生对课堂授课与临床实践衔接的评价。多数学生认为课堂授课与临床实践衔接的不够(见表4)。
3.学生对教材、教学方式选择的评价。绝大多数学生支持高校规划教材辅助医学参考书(见表5)。多数学生支持课堂授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见表6)。
1.师资水平、教学水平对听课效果的影响。问卷结果显示,师资水平、教学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听课效果至关重要。但目前我院存在的问题是:(1)部分教师专业水平低,不能准确表达专业知识,部分教师CAI课件做的不好,这都造成学生消化知识难度大,学生听课效果不佳。(2)部分学生的临床水平偏低,甚至对自己本专业的知识也不太了解,虽然很多已经通过全国研究生专业考试,但是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尤其是与医学文献检索知识相结合的能力仍然存在很大欠缺。这是造成学生听课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3)由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出:学生没有课前预习是造成听课效果不好的前提因素。
表3 学生对听课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表4 学生对课堂授课与临床实践衔接的支持率
表5 学生对教材选择的支持率
表6 学生对教学方式选择的支持率
2.课堂授课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好坏对课堂教学的影响。问卷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堂授课与临床实践衔接一般或比较差,听课效果不佳。在这种课堂生活中,学生不需要形成和提出自己的“问题”,不需要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很难形成创造性思维,缺乏科研创新能力[2],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剥夺。
3.教材与教学方式的选择对教学的影响。问卷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学生支持采用高校规划教材辅助医学参考书,近九成的学生赞同课堂授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目前,很多医学院的临床研究生教育都将情报检索课设为选修课,甚至不开设此课,国家教育部也无统一的临床医学研究生使用的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规范化教材。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堂授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更适合自己。
对于医学临床专业学生,与其他医学专业的学生比较,其教学目标要求更高、教学内容更多、理论知识程度要求更深,实践动手能力要求更强。但在当前教学模式不断革新、教学课时不断压缩和减少的形势下,医学文献检索课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法,难以在有限的学时和空间内完成教学计划[3]。因此,我们应对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探索解决的办法。
1.加强授课教师的专业培训。学校应该定期对授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调高教学技巧,活跃课堂气氛,并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测评,扭转以灌输文化知识为目的的不良授课习惯,提高学生的检索水平,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2.提高研究生的信息素养。学校应将提高研究生的信息素养其贯穿于基础课程学习、临床操作见习及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
3.注重传统课堂授课与临床实践的衔接。对于文献检索教学而言,应运用多种评估方法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由于文献检索课牵涉到学生的信息素养问题,因此,主张将信息素养的提高与临床实践能力的掌握结合起来考核,不以最终考试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因此学校不应只片面加强文献检索教学或临床教学,更不能只注重课堂授课或临床实践,还应注重文献检索知识与临床专业知识的衔接,课堂授课与临床实践的衔接[4]。
总之,课堂授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模式是医学文献检索课一种新的教学尝试,为改善临床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推进我国的临床医学教育事业,促进我国的临床研究生教育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1]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6号.
[2]叶 锦,陈 锦.加强医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512-13.
[3]Poulsen IM,Boel T,Green C.Recruiting medical students for the surgical education[J].Ugeskr Laeger,2012,174(50):3169-71.
[4]Boyle E,Healy D,Hill AD,et al.Career choices of today’s medical students:where does surgery rank?[J].Ir J Med Sci,2013,182 (3):337-43.
G643
A
1002-1701(2015)06-0112-02
2014-03
刘 晶,女,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医学情报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0939)。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6.059